《山水诗的一般品格·胡兴》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山水诗作为一个独立的诗歌品种起源于南朝。虽然,以景起兴、诗中引入自然景物的描写可以追溯到更远,但这些都不能算是山水诗。山水诗的产生是以山水意识的觉醒为前提的,即依赖于人对自然的某种审美关系的建立。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远古时代,大自然的风雨雷电、荒蛮混沌曾经威胁着刚刚脱胎于自然的童年的人类。人们为了摆脱这种威胁,把自然人格化,这便产生了关于自然的神话传说,在中国远古神话中就有所谓河伯雨师等等人格化的自然神。这也表明人类刚刚从自然的沉睡中醒来,但自然与人的区分还不是很明确。 到了《诗经》《楚辞》时代,人在自然中的地位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相对和谐的,这在艺术上便表现为人对自然的移情,因而在诗中以自然景物起兴、措景抒情的例子便屡见不鲜。 山水意识的萌生、山水精神的兴起实质上是文化人类在一定的文明水平上意识到与自然的分离,主动向自然复归的一种意向。当然,山水诗在南朝时代产生还有特定的社会和思想背景。这时,人们对自然的看法、自然山水在诗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我们看到,经过几代诗人的发展,原来在诗中作为抒情载体的景物,变成了主住的景物,自然在诗中具有了本体的意义。山水诗的品格由此而确立,同时也标志着一种新的艺术精神的诞生。我们不妨作一个比较,《诗经》中写景名句不少,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但这些景物在诗中只起着衬托和起兴作用,从属于所抒发的一情感。而到了谢灵运,情况就截然不同。谢诗中的景物已经不再居于从属地位,虽然没有达到后来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的“全意象”境界,但景物的意义完全改 变了,它由原来的背景变为“前景”,有了独立的本体意义。“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我们宁愿不把它看作什么隐曲的政治讽喻,而视为纯粹自然的“呈现”。 区别就在这里,在山水诗中,自然成其为自然,它自我呈现;而在抒情诗中,自然景物仅仅是载体,渗透了诗人的主观情感,它在诗中是一个客体,是诗人的描写对象。从诗歌文本看,山水诗中的自然意象是一种纯粹的意象,能指即所指,“明月”就是明月,“清泉”就是清泉,完全是自然的兴作和呈现;在抒情诗中,自然意象是一种象征意象,作为某种观念或情感的象征性符号,它指向自身以外的某种本体。 也许并非巧合,中国古代山水精神在二十世纪西方现代主义诗歌中找到了它的回响。庞德说:“剔除事物的象征意义,事物本身就是一个自足的象征,是一只鹰就叫它一只鹰。”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也有一句名言:“没有观念,只在事物中。”这些观点可以看作是对山水诗本质的又一种表述。 (摘编自胡兴《山水诗的一般品格》)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南朝时期人们的山水意识已经觉醒,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了新的审美关系,从而促进了山水诗的产生。 B. 为了摆脱风雨雷电等大自然的威胁,人类才从自然沉睡中醒来,塑造了河伯雨师等自然神。 C. 《诗经》《楚辞》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趋于和谐,表现在艺术上便是景物在诗中起到了衬托与起兴作用,成为了抒情载体。 D. 自然在诗中具有了本体意义,既标志着山水诗品格的确立,也意味着一种新的艺术精神的诞生。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从远古到唐朝逐步展开,论证了中国山水诗不同阶段的不同特质。 B. 文章主要使用对比的论证的手法,鲜明揭示了山水诗与抒情诗中景物的不同地位和作用。 C. 文章通过解析具体诗句,论证了谢灵运与王维的山水诗已经没有了本质的区别。 D. 文章结尾借用西方诗人话语进一步论证了中国山水诗中的自然意象是一种纯粹意象,而非象征意象。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经历了合一、分离、复归三个阶段,显示了文化人类文明水平的不断提升。 B. 借景抒情等艺术手法的增多,表明了《诗经》《楚辞》时代,人在自然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C. 《诗经》中的“蒹葭”和“自露”属于象征意象,而王维诗中的“明月”和“清泉”则属于纯粹意象。 D. 南朝特定的社会和思想背景,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的看法,使人们意识到与自然的分离,从而主动向自然复归。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山水诗的一般品格·胡兴》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B 2. A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B项,“人类从自然沉睡中醒来”与“摆脱威胁”无因果关系。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A项,文章并不是按历史发展顺序展开,南朝之前还没有山水诗。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A项,人与自然由“分离”到“复归”并未显示文化人类的文明水平的不断提升;B项,借景抒情手法的增多表明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相对和谐;D项,“南朝特定的社会和思想背景”与“人与自然的关系”无联系。故选C。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
|
录入时间:2021-02-05 12:12: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