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家庭教师·琦君》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家庭教师

琦君

①父亲过分疼爱我,自幼恨不得把我封在箱子里抚养,才五岁就特请一位老师教我认字块。稍稍长大,就读三字经、女四书、幼学琼林……直到十四岁,整十年的光阴,脑袋里尽是些不知所云的“之乎者也”在打转,黄金时代的童年,就被这位严厉的老师活生生的剥夺了。至今想起老师的尊容,尚未免心有余悸呢!

②老师四十左右年纪,秃头马脸,目光炯炯逼人,两排黄牙自出生以来从不洗刷,说是刷牙丧精神,非养身之道。因为老师是位虔诚的佛教徒,他终日茹素以外,每月里还有六天斋期,过午不食,十二时以前赶着吃了三大碗饭,午后就不进任何点心食物了。到晚上他不免饿火中烧,肝阳上升。我这唯一的学生,就做了他唯一的出气筒了。所以老师怕度斋期,我更怕度老师的斋期。

③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吾……宰吾……”“拍”,茶杯垫子已经飞过来,刚巧打在我的鼻梁上,打得我涕泪交流,却不敢哭出声来。鼻梁上起一块青肿,晚上向母亲哭诉,母亲以商量的口吻问老师可否以打手心代替扔茶杯垫子,老师一言不答,第二天,就向父亲辞馆了。幸父亲再三挽留,总算打消了辞意。从那以后,他不再打我了。背错了书,他就在香炉里燃起一炷香,叫我跪在佛堂里,眼观鼻,鼻观心,慢慢儿“反省” ,直至燃完了香,才得起立。最初几次,我跪得眼聋耳花,摇摇欲倒,可是不到时候不得起来。其后次数多了,也就习以为常,跪在蒲团上,看炉烟袅袅,倒落得想入非非,比背“孟子曰……”总自在得多呢!

④老师叫我习大字,“磨墨如病夫,执笔如骁将”,“握拳透爪”,“力透纸背”,一大篇理论。可是习字对我就如上镣铐。一个红珠碟子放在手腕上,提笔悬空,脚踏实地,气沉丹田,目不得转瞬,心不得两用。老师在背后乘其不备将笔一抽,如被抽走了就被认为握笔不坚,字必无力,要重写。腕上红珠碟子如果翻下来,即是小腕不正,字亦不正,又要重写。就这样每天上一次刑,不知多少眼泪咽下了肚子。

⑤七岁的时候,父亲的朋友夸我字写得好,父亲高兴,要我写幅大对联,先把一个广东月饼放在我面前,写得好有赏。我看在月饼的份上,拿起笔来胡乱地在纸上爬行,还记得对子是:“莼菜鲈鱼人生贵适意,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父亲问我懂不懂,“懂,懂!”我说,管他懂不懂呢,眼睛老早盯在又油又甜的月饼上了。父亲又说一个“而”字要我造句,我毫不迟疑地说:“盘中有饼,取而食之。”父亲虽夸我已懂得虚字的用法,可是老师因我只知道吃总是大大不高兴。

⑥十年昏沉岁月里,我没有假期也没有周末,唯一盼望的就是一年一度的生日与新年。老师究竟富于人情味,生日给假一天,新年自廿四日送灶神以后至正月初五日放假十二天。如今想起那鲜甜温馨的十二天,犹恨不能重返童年。过生日,老师要我跪在佛前念三遍“白衣咒”、一遍“心经”。新年里,更每天大清早套上一串念佛珠,跟着他敲小木鱼念阿弥陀佛团团转上十圈,才得“放生” 。初五以后,便是“新春开笔”,重度艰难困苦的日子了。

⑦十二岁那年,我家迁到杭州,正住在一个教会学校的斜对面,每天倚楼看短衣黑裙的女学生,生龙活虎似的在草坪上蹦蹦跳跳,心中好不羡慕。我疏通了父亲的一位开明朋友,费劲唇舌说通了父亲,总算答应我考中学了,我费了三个星期补算学,居然“金榜题名”,考了第三。进了学校,我开始念“A、B、C、D”“X+Y=Z”,老师看了,不免喟叹斯文扫地。教会学校要念圣经,与老师的“白衣咒”“心经”自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了,于是老师的去志遂决。他告诉父亲“尘缘已了”,“四大皆空”,要去五台山当和尚了。父亲不得不同意。

⑧ 老师就此飘然隐去了。

⑨今天我执笔涂鸦,饮水思源,仍不能不归功于老师的启蒙呢。

1. 根据语境,揣摩划线句子所蕴含的人物情感。

(1)老师一言不答,第二天,就向父亲辞馆了。

(2)老师看了,不免喟叹斯文扫地。

2. 有人说,第⑤段内容和题目“家庭教师”关系不大,可以删去。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3. 文章第⑧段写道“ 老师就此飘然隐去了”,根据文章内容,具体分析老师“隐去”的原因。

4. 回忆性散文常使用“双视角” (双视角,在本文指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写作。通读全文,结合作者情感和老师形象,分析这种手法的妙处。

下载Word版试题
《家庭教师·琦君》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1)不被理解却无法解释的无奈,打伤了女弟子的悔愧。(2)对女弟子去教会学校的愤然,对自己无法传授传统文化的失落。   

2. 不可以删除,本段既写出了我的调皮、可爱,又从侧面写出了先生教书水平高、重视培养孩子不贪吃的美好品格。   

3. 信仰因素。文章第二节写道:“老师是位虔诚的佛教徒”,终日茹素,每月里还有六天斋期;就连惩罚我,也是要我跪在佛前念 “白衣咒”和 “心经” ;新年里,更每天大清早套上一串念佛珠,跟着他敲小木鱼念阿弥陀佛。(这是他飘然隐去的根本原因。)性格因素。老师是传统文化大师,教我习经典,写大字。可是教会学校教我念“A、B、C、D”“X+Y=Z” ,念《圣经》,他无法接受我学习西方文化的事实。(这是他飘然隐去的重要原因。)时代因素。西方文明的闯入让他感叹“斯文扫地”,道不同不相为谋。(这是他飘然隐去的直接原因。)   

4. 儿童视角可以真实再现童年琦君对家庭教师的惧怕,从中我们可以读到一个严厉的教师、虔诚的佛教徒的形象。成年视角可以全面客观的表现成年琦君对家庭教师的崇敬与怀念。从中我们可以读到一个严而有爱、醉心于传统文化、秉性刚直的高人隐士形象。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察鉴赏小说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本题为揣摩句子,理解其中所蕴含的人物情感,也即人物心理。(1)句,老师一言不答,是面对母亲的请求,感觉不被理解,又无从解释,又无奈,又惭愧,所以“第二天就向父亲辞馆了”。(2)老师喟叹斯文扫地,是看到“我” 去教会学校学习西方文化念洋字母,内心有失落,有愤然。失落自己无法再传授传统文化,愤然于女弟子去教会学校读书。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小说结构及材料安排的能力。分析文中的某情节的作用题目,首先要简单的概括该情节,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用,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首先审题,本题问能否删去某一段,一般都是不能删去,其实就是问第5段的作用。此段中“夸我字写得好”、“ 对子是:“莼菜鲈鱼人生贵适意,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我毫不迟疑地说:“盘中有饼,取而食之” 既写出了我的调皮、可爱,又从侧面写出了先生教书水平高。而“老师因我只知道吃总是大大不高兴”又表现出老师的重视培养孩子不贪吃的美好品格。

【3题详解】

本题考察学生对小说情节的理解能力。本题其实是问对老师“隐去”这一做法的理解。做此类题,首先要完整把握文章情节,理解人物形象特征,感知主题。先看老师:老师信仰佛教,终日茹素,每月里还有六天斋期;就连惩罚我,也是要我跪在佛前念 “白衣咒”和 “心经” ;新年里,更每天大清早套上一串念佛珠,跟着他敲小木鱼念阿弥陀佛;老师是传统文化大师,教我习经典,写大字;老师思想传统,对女孩子要求也那么严格,我贪吃都“大大不高兴”。道不同不相为谋,面对教会学校,自己的女学生念洋字母,读《圣经》,他感叹“斯文扫地”终于飘然隐去。整合以上分析,得出答案。

【4题详解】

本题考察对小说叙事谋篇的鉴赏能力。做此类题,要完整把握文章情节,分清不同视角叙事内容,比较分析情感、形象的异同辨析表达效果。小说1—6段从儿童视角真实再现了童年琦君对家庭教师的惧怕,从中我们可以读到一个严厉的教师、虔诚的佛教徒的形象。8—9段,说老师“飘然隐去”、“饮水思源,仍不能不归功于老师的启蒙”,老师的形象突然高大,有隐士高人的风范;前文的诸多怪癖,在这个结尾的映衬下似乎都成了高人逸事;思想情感上,“飘然隐去”四个字更能表达老师的神秘感和对老师的钦佩敬仰之情。这样写既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又使得前文描写的老师不徇私情的严格教导在此有了回应,在人物形象上,丰满了老师勤恳、严格的启蒙教师的形象,也侧面体现出老师教育的成功; “饮水思源”“归功于”表达出作者对老师为自己打下深厚基础的感激之情,简单明确又饱含深情。

【点睛】小说情节作用一般从以下方面分析:

①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考虑,如突出人物个性,展示人物的精神品格。

②从情节与上下情节的关系考虑,如创造悬念;埋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前后照应、对比;推动情节的发展等。

③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考虑,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④从给读者的感受分析,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录入时间:2021-04-26 09: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