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怎样的“水土”才养人·游宇明》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怎样的“水土”才养人

游宇明

不久前听了一个演讲,演讲者引用了一句俗语,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演讲者自然是从正面理解这句话的,我听了之后却反复在问自己一个问题:怎样的“水土”才养人?

中国人习惯于将“天”“地”“人”三个字并列,“天”与“地”就是人的“水土”。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没有高山,没有河流,没有原野,没有草木,我们无处获取木料、种植粮食、接来饮水,人怎么去生活?“水土”不仅给我们自然的凭靠,也给我们心灵的慰藉,比如看到天空之远,我们会放飞梦想的翅膀;看到大地之美,我们会产生愉悦之情。然而,我们也应该想到,能养人的“水土”一定是好“水土”,如果我们的高山是被从地底掏空的,如果我们的河流是被各种工业与生活废水污染了的,如果我们的原野四处撂荒,看不到庄稼,如果我们的草木动不动被连根挖掉,这样的“水土”不仅不能养人,还会害人。

大自然的“水土”是这样,社会的“水土”也同样如此。假若一个社会人文生态和谐,我们的心灵就会被社会养得活泼开朗;假若一个社会风气不好,大家都视他人为地狱,我们的心灵必然变得狭隘偏激。

在我看来,社会的好“水土”至少需要这样几个条件:第一,社会必须是诚信的;第二,社会必须是善良的;第三,社会必须让我们每个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才华。

人不是一个孤岛,必须要跟其他人打交道,社会讲诚信,我们上学不担心拿到假通知,我们做生意不忧虑被敲诈,我们写作可以及时拿到稿费,那么,我们对这个世界就有了信心,社会各种矛盾就会大量减少。

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社会,都不敢保证没有个别人作恶,但社会的总体必须善良。孩子摔倒了,陌生人扶一把;有人出了车祸,旁观者帮助送一下医院;学生无钱读书,有能力的人捐上一点钱,都不需要我们付出太大的代价,然而,有了这样的温暖细节,得到救助的人会感受到社会的关心,日后可能向别人传递这份爱心。当社会总体的善良得到了保证,我们出门在外,才有真正的安全感,我们的言行也才会变得绅士。

养人需要社会的好“水土”,但这好“水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不会从地底生出来,它说到底还是要依赖两种力量,一是每个个体,二是组织化了的公权力。每个个体都有人人是别人的“水土”的意识,尽可能给这“水土”注入正能量,社会的“水土”自然会越来越好。组织化了的公权力有足够的社会责任感,能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它就会抓好社会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将绝大多数人的美好愿望变成政策、法律,让社会的列车在良性的轨道上运行。

“养人”的“水土”从来是有责任感的人创造出来的。

1. 下列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自然的好“水土”才养人。

B.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C. 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生态和谐的社会环境才养人。

D. 社会的总体是良善的,人们的言行就会变得绅士良淑。

2. 文中第段说:大自然的“水土”是这样,社会的“水土”也同样如此。这里的“如此”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3. 第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4. 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具体证明了什么观点?

5. 文章第④段与⑤⑥⑦段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请简要分析。

6. 在打造“养人”的“水土”的过程中,个人应该怎么做?请结合文章内容和自身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下载Word版试题
《怎样的“水土”才养人·游宇明》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指一个社会人文生态和谐,我们的心灵就会被社会养得活泼开朗;一个社会风气不好,我们的心灵必然变得狭隘偏激。(大意答对即可)   

3. 引用俗语引出论题:怎样的“水土”才养人,并用设问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4. 举例论证,证明了自然的“‘水土’给了我们心灵的慰藉”这个观点。   

5. 总分关系,第④段总说社会的好“水土”需具备三个条件,⑤⑥⑦段分别对这三个条件加以阐述。   

6. 示例:每个个体都应有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应有人人是别人的社会“水土”的意识,从自己做起,给社会的“水土”注入正能量。例如我们外出旅游时要爱护自然环境,不要随地乱扔垃圾或攀折花木;做人要讲诚信、良善,与别人和睦相处。(意对即可)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对论点的提炼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细读文章.分析中心论点,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有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本题中,A、D项以偏概全,选项本身不准确;B项,作为文章的道理论据,为了引出本文的论题,不是文章论点。C项才是文章的论点。故选C。

【2题详解】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细读文章,考生要在阅读的过程中,画出有关的语句,进行概括总结。本题中,考查的是代词的指代内容,需要去附近的上文寻找答案,根据第二段的内容“能养人的‘水土’一定是好‘水土’”“如果我们的天空呗雾霾笼罩,如果我们的高山从地底被掏空,如果我们的河流被废水污染,如果我们的原野四处荒芜,这样的“水土”不仅不能养人,还会害人”可知不好的“水土”不仅不能养人,还会害人;由此可知,“如此”一词指一个社会人文生态和谐,如原文所说“假若一个社会人文生态和谐,我们的心灵就会被社会养得活泼开朗;假若一个社会风气不好,大家都视他人为地狱,我们的心灵必然变得狭隘偏激”。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掌握重点段落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结合句子或段落在文章中位置来回答。有指定就问题回答,没有指定,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回答。内容上,内容的充实作用;主题的深化、升华作用;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等。结构上,开头,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制造悬念,推动情节发展等。中间,过渡照应,承上启下结尾,呼应前文,深化升华主旨,卒章显志等。本题中,内容上,引用俗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引出论题:怎样的“水土”才养人,作用上,“我听了之后却反复在问自己一个问题:怎样的‘水土’才养人”,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4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划线句举了“天空大地带给人的愉悦”的例子,属于举例论证,其作用通过原文“‘水土’不仅给我们自然的凭靠,也给我们心灵的慰藉”可知,是为了证明自然的“‘水土’给了我们心灵的慰藉”这个观点。这样的举例论证方式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5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议论文结构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求考生分析段落关系,考虑是否是总分、分总、并列、递进的关系,考生要细读语段,进行作答。本题中,第④段总说“在我看来,社会的好‘水土’至少需要这样几个条件……”,⑤⑥⑦段分说,如文中说“人不是一个孤岛,必须要跟其他人打交道”、“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社会,都不敢保证没有个别人作恶,但社会的总体必须善良”、“养人需要社会的好‘水土’,但这好‘水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不会从地底生出来”,由此可知,它们之间是总分关系。

【6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探究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明确,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答时需要结合文章内容,联系自己学习生活实际,谈谈看法,言之有理即可。本题中,每个个体都应有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如“假若一个社会人文生态和谐,我们的心灵就会被社会养得活泼开朗;假若一个社会风气不好,大家都视他人为地狱,我们的心灵必然变得狭隘偏激”;应有人人是别人的社会“水土”的意识,从自己做起,给社会的“水土”注入正能量,如文中说“当社会总体的善良得到了保证,我们出门在外,才有真正的安全感,我们的言行也才会变得绅士”。考生可从身边小事入手,在出行的时候,吃饭的时候、游玩的时候,都该讲诚信、良善,与别人和睦相处。

录入时间:2021-04-26 09: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