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中蕴含的生态保护思想》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著作《孟子》七篇蕴含了丰富的生态保护思想。

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孟子在孔子提出的“仁爱”的基础上,孟子将仁爱的范围从“亲”推广到“民”,又扩大到“爱物”的领域。“仁”是爱人,但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故“爱”育之,这是“仁民爱物”。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泛爱众而亲仁”的思想,将“物”纳入了生态伦理思想中来,表达了对“物”的同情。孟子认为君子对于动物要有恻隐之心,提倡关心动物、保护动物。而正是这种承载万物的情怀、博大深沉的仁心慈念,形成孟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内在动力。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檀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孟子主张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即“时养”的思想。孟子劝告人们不要用缎密的网打鱼,以留下个体较小的鱼继续生长繁殖;砍伐木材要遵循规定的季节,循自然之性,以满足继续利用的需要。孟子教育人们,一切动植物的生长繁殖都有依据季节变化而发育成长的生态规律,因此一定要顺应规律,不要试图破坏规律。再者,人们必须依据万物生长变化的生态规律,按照一定的时序进行农业生产、砍伐取用和捕获渔猎,适度地获取生活资料,切勿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导致生态环境失衡,走向末路。

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告子上》)孟子在强调“以时入山林”同时,还着重自然资源的保护。“养护”是十分重要的,不仅要取用有度,而且要尽量减少人向自然界的索取,保持自然界原有的面貌,即孟子所说的“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孟子·离娄下》),使自然界的万物繁育旺盛、和谐有序,维持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

孟子思想中隐藏着丰富的生态伦理观念,而重温孟子的生态伦理观对当今社会的生态建设也是十分有益的。孟子告诉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时养”,既要顺应自然,又要保护自然,追求以节约资源、能源和减少污染为前提的生态经济效率,在经济活动中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统一。

(摘编自《<孟子>中蕴含的生态保护思想》)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物可以不用仁但需要有爱,而对人则需要用仁,物可以养人,而人则需要关爱,这属于孔子“仁爱”的思想。

B. 孔子认为,应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孟子在此基础上将“物”纳入其思想之中,表达了对“物”的同情。

C. 君子对动物要有恻隐之心,关心和保护动物,体现承载万物的情怀和博大深沉的仁心慈念,这契合孟子生态伦理思想。

D. 孟子提倡“时养”,让人们不要用密网打鱼,留下池塘中个体较小的鱼继续生长繁殖,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启示意义。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二段引用《孟子》中的语句分析了“仁”和“爱”的关系,阐述了“仁民爱物”的具体含义。

B. 文章第三段指出了儒家两圣孔子和孟子在生态伦理思想上的贡献,并引用了《孟子》中的语句加以论证。

C. 文章第四段还是从《孟子》中的语段切入,引出孟子主张“时养”思想这一观点,再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D. 文章第五段用《孟子》中的语句跟前文相比较,提炼出“养护”这一关键词,以作为本段的分论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爱物”和“爱人”都有伦理学的价值,孟子将仁爱的范围从“民”扩大到“爱物”的领域,这是一种发展。

B. “不违农时”和“斧斤以时入山林”等言论,体现了“时养”的思想,这十分有益于当今社会的神态建设。

C. 孟子说的“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可以引申为人们对自然资源要取用有度,否则将破坏生态环境。

D. 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离不开“养护”的思想;而“时养”让人们遵循生态规律,尽量不要向自然索取。

下载Word版试题
《中蕴含的生态保护思想》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A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本题中,A项错,文中“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仁”是爱人,但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故“爱”育之,这是“仁民爱物””可知,题干的表述是孟子的思想。故选A项。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中,B项错误,“指出了儒家两圣孔子和孟子在生态伦理思想上的贡献”于文无据,原文第三段并未论述孔子关于生态伦理思想的贡献,孔子的“泛爱众而亲仁”着眼于人的伦理思想,但被孟子引用而加以阐发。故选B项。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本题中,D项“而“时养”让人们遵循生态规律,尽量不要向自然索取”错,文中第五段““养护”是十分重要的,不仅要取用有度,而且要尽量减少人向自然界的索取”可知,原文只是说“尽量减少向自然界的索取”,并不是“不要向自然索取。

录入时间:2021-04-27 09: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