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西湖·巴金》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西    湖

巴  金

还是在四月,我又来到西湖,房间面对西湖。不用开窗,便看见山、水、花、树,还有苏堤。我住在六楼,阳台下香樟高人际,幽静的花园外苏堤斜卧在缎子一样的湖面上。我每天几次靠着栏杆朝苏堤望去,眼光慢慢地在绿树掩映的苏堤上来回移动。忽然起了一阵风,樟树的香气吹到我的脸上,我再看前面明净的湖水,我觉得心上的尘埃仿佛也给吹走了似的。要是早晨雾大,站在阳台上,不但不见湖水,连苏堤也消失在浓雾中,茂密的绿树外只有白茫茫的一片。

很多人喜欢西湖。对于美丽的风景,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全国也有不少令人难忘的名胜古迹,我却偏爱西湖。我一九三〇年十月第一次游西湖,可是十岁前我就知道一些关于西湖的事情。在幼小的脑子里,有一些神化了的人和事同西湖的风景连在一起。岳王坟就占着最高的地位。我读过的第一部小说就是《说岳全传》。我忘不了死者的亲友偷偷扫墓的情景。后来我又在四川作家觉奴的长篇小说《松岗小史》中读到主人公在西湖岳王墓前纵身捉知了的文字,仿佛身历其境。再过了十几年我第一次站在伟大死者的墓前,觉得来到了十分熟悉的地方,连那些石像、铁像都是我看惯了的。以后我每次来西湖,都要到这座坟前徘徊一阵。有一天下午我在附近山上找着了牛皋的墓,仿佛遇到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于是小说中“气死金兀术”的老将军、舞台上撕毁圣旨的老英雄各种感人的形象一齐涌上我的心头。人物、历史、风景和我的感情融合在一起,活起来了,活在我的心里,而且一直活下去。我偏爱西湖,原因就在这里。岳飞、牛皋、于谦、张苍水、秋瑾……我看到的不是坟,不是鬼的化身。西湖是和这样的人、这样的精神结合在一起的,它不仅美丽,而且光挥。

五十二年来我到西湖不知多少次。我第一次来时,是一个作家,今天我还是作家,可见我的变化不大。西湖的变化似乎也不太大,少了些坟,少了些庙,多了些高楼.……人民的精神面貌是有过大变化的。说出来会有人感到不可理解吧,我对西湖的坟墓特别有兴趣。其实并不是对所有的墓,只是对那几位我所崇敬的伟大爱国者的遗迹有感情,有说不尽的敬爱之情,我经常到这些坟前寻求鼓舞和信心。

有一个时期我到处寻找秋瑾的“风雨亭”。她是我们民族中一位了不起的女英雄,即使人们忘记了她,她也会通过鲁迅小说中的形象流传万代。三十年代我写短篇《苏堤》时,小说中还提到“秋瑾墓”,后来边“秋风秋雨愁煞人”的风雨亭也不见了,换上了一座矮小的墓碑,以后墓碑又都消失了,我对着一片草坪深思苦想,等待着奇迹。现在奇迹出现了,孤山脚下立起了“巾帼英雄”的塑像,她的遗骨就埋在像旁,她终于在这里定居了。我在平凡的面貌上看到了无穷的毅力,她拄着宝剑沉静地望着湖水,她的确给湖山增添了光彩。

有一个时期我寻找过于谦的墓,却找到一个放酱缸的地方。当时正在岳王庙内长期举办“花鸟虫鱼”的展览,大殿上陈列着最引人注目的展品——绿毛龟。我和一位来西湖养病的朋友谈起,我们想起了三百多年前张苍水的诗句。苍水先生抗清失败,被捕后给押送杭州,在杭州就义。他写了一首《入武林》,前四句是“国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我同朋友合作,借用了三、四两句把它们改成“油盐酱醋于氏墓,花鸟虫鱼岳家祠”。我们看见的就是这样。

又过了若干年之后,今天我第若干次来到西湖,“于氏墓”的情况我不清楚,“岳家祠”给人捣毁之后又重新修建起来,不仅坟前石像还是旧日模样,连堂堂大宰相也依然长跪在铁栏杆内。大殿内、岳坟前瞻仰的人络绎不绝,如同到了闹市。

看来,岳王坟是要同西子湖长存下去的了。

一九八二年四月二十八日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以写西湖自然风光起笔,继而写到西湖人文景观,饱含着对西湖的偏爱与忧思。作者偏爱西湖,尤其对他崇敬的伟大爱国者的遗迹有感情。

B. 写到秋瑾的“风雨亭”,以“也不见了”“又都消失了”“深思苦想”“等待”“奇迹出现了”“终于”等词语,生动细腻地写出了“我”的忧心、焦虑、不解、苦闷与喜悦等心理。

C. “她的确给山湖增添了光彩”,暗合古人“青山有幸埋忠骨”之意。“油盐酱醋于氏墓,花鸟虫鱼岳家祠”,看似戏谑,其实充满讽刺,表达了既痛恨又无奈的心理。

D. 本文在清丽委婉的语言中包含深沉情感。结尾段的“看来”一词有万钧之力,是对上文所述的历史变迁的总结,有着无可撼动的历史逻辑。

2.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作者引用张苍水诗的作用。

3. 巴金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即能够关注社会生活,反思历史。结合文章,从追述历史、反思现实的角度谈谈作品如何表现出作者的“良心”。

下载Word版试题
《西湖·巴金》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D   

2. (1)内容上:诗中苍水先生在国破家亡之际,以岳飞、于谦精神鼓励自己,表达对岳飞、于谦的敬重以及可敬的家国情怀。(2)结构上:与上文于氏墓现状形成对比,为下文作者改写的诗句做铺垫。(3)主旨上:这首诗将苍水先生、岳飞、于谦与西湖紧密联系一起,表达作者对西湖的偏爱及对伟大爱国者的崇敬,突出文章主旨。(4)表达效果上:诗句的引用,增加了西湖的文化气息以及文章的文化内涵。   

3. (1)作者通过叙写西湖爱国志士,表达对他们的怀念与敬仰之情,寄寓着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刚正的精神品格。通过岳飞抗金、牛皋气死金兀术、张苍水被捕后英勇就义以及于谦、秋瑾等事和人,赞美他们的崇高理想和献身精神,给后人以鼓舞与信心。(2)通过爱国志士遗迹的遭际与变迁,表达对漠视、破坏西湖珍贵历史文化遗存的不满。于谦的墓成了放酱缸的地方,岳王庙举办着商业性的展览,秋瑾的墓和碑也曾经消失,启示后人珍视历史遗存,寄望西湖文化与精神长存。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及赏析艺术手法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情节、主旨和环境。D项,“有着无可撼动的历史逻辑”理解错误,从上文来看,作者在结尾“看来,岳王坟是要同西子湖长存下去的了”的表述,不是从“历史逻辑”的角度,而是有情感逻辑,表达作者对那些和西湖有联系的历史爱国者在现在社会受到漠视以及现在社会破坏西湖珍贵历史文化遗存的不满和无奈之情。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文本中次要角色或物象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应该从结构、内容、情感、主题、表达效果等方面入手,作答时分条整合。本题让分析“引用张苍水诗的作用”,“国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在内容情感上,诗的后两句赞扬于谦、岳飞的爱国精神,苍水先生是在国破家亡之际以此对自己的勉励,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些历史英雄人物的崇敬和可敬的家国情怀。结构上,上文写道“我寻找过于谦的墓,却找到一个放酱缸的地方”,可见“于氏墓”的现状令人唏嘘,诗歌中的赞扬与现在的“于氏墓”形成强烈的对比,也为下文作者及朋友改写诗句做了铺垫。这篇文章在主旨上通过风景优美的西湖,内涵丰富的历史,又有众多杰出人物的遗迹的描写,表达出作者对西湖的偏爱及对伟大爱国者的崇敬之情,这首诗将苍水先生、岳飞、于谦与西湖紧密联系一起,突显了主旨。引用诗句在表达效果上会有增加文学色彩和文化内涵的作用。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可以从语言、人物、情节、主题等角度回答。本题要求“结合文章,从追述历史、反思现实的角度谈谈作品如何表现出作者的‘良心’”,这就是要从情节和主题的角度来分析。情节上,文章通过叙写和西湖有联系的爱国志士及事迹,如岳飞抗金、牛皋气死金兀术、张苍水被捕后英勇就义以及于谦、秋瑾等,追述历史,表达了作者对他们崇高理想、刚正、献身精神的赞扬,关照现实,给后人以鼓舞与信心。主题上,通过叙写爱国志士遗迹的遭际与变迁,反思历史,关照现在社会,于谦的墓成了放酱缸的地方,岳王庙举办着商业性的展览,秋瑾的墓和碑也曾经消失,历史与现实形成对比,表达对漠视、破坏西湖珍贵历史文化遗存的不满与无奈,启示后人珍视历史遗存,寄望西湖文化与精神长存,升华主题,反思历史,关注社会生活。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事件理清小说情节。(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全文思想主旨。(3)找出描写人物的段落和语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征及心理。(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揣摩挖掘内涵。(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

录入时间:2021-04-27 09: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