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冬材·周伟》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冬材·周伟

一个冬日,城南诊所,我推门进去,娘躺在病床上,正在打着点滴,我急急地问娘:“您烧到多少度?”娘说:“我试了体温,毛毛烧,年轻时挺得住。唉,年岁大了,只好来吊点滴。”娘说得若无其事,但娘的脸上还是起了变化。我正眼看娘时,娘马上侧过脸去。医生急急接过话:“还毛毛烧,都40度了,幸亏来得早。”

娘岔开话题,和另一个打点滴的老婆婆拉起了家常。娘说:“你老人家有几个儿女呀?”老婆婆答:“两个儿,一个女。”

娘看了看她孤单单的一个人,问:“他们不管你?”老婆婆答:“不管。也管不了这么多,我跟小儿子过。小儿子也是前世的冤家来收债的,也不怪他们。”

我看那老婆婆,原来是住在老街的冬材他娘。冬材娘老弱多病,常常在老街捡废品卖钱。冬材患脑膜炎后遗症,是个弱智,与他娘相依为命。冬材娘怕冬材丢了,在他的每件衣服上都用白线绣了字:老街34号冬材。

娘问:“难道生病了,他们也不管?”冬材娘低低地回答:“我们娘俩互相照应着。他们要讨生活,各顾各的,蛮不容易的。”长久,诊所里谁都不说话。长久的静,只有点滴在一滴一滴地落下。 

娘的血管太细,打点滴时用七号针,很慢很慢。坐了一个多钟头,我的屁股下面似生了钉子一般,坐不住了。娘看出来了,说:“你有事忙你的,我打了针就回去了,不用管我。”

医生却不屑,你娘打得还算快的,冬材娘都四个小时了,她的儿子还在外面等着呢。我才发现冬材坐在门口一侧,天气很冷,他不时地打着哆嗦,还透过拉紧的玻璃门往里瞅。也许是想看清楚,他整个脸都贴在玻璃门上,看上去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眼睛睁得老大,静静地看着门里的一切。

娘问冬材娘:“怎么不把你儿子喊进来?”冬材娘答:“我不要他陪,他要陪我来。他来,又不肯进来,怕别人闻着他身上的味。”

冬材娘先打完点滴。医生拔出针,要她用手摁一会儿。谁料她急于起身,一用力,手上的血直冒,谁也没看见,在门口的冬材拍打着玻璃门,嗷嗷嗷地叫着。交完钱出门,冬材在门口扶着他娘,没走五米远,下台阶时,冬材娘摔倒了。冬材嗷嗷嗷又高声大叫,近旁的人都拥了上去。再看时,冬材扶着他娘一步一步走向远处,远处的天暗了下来。

过了几年,我再去老街,老街看上去更老了,冬材家的老木屋歪歪的,似乎有随时倒下来的危险。我没有见到冬材娘,以为没人住。刚准备走开,听见吱呀一声,虚掩的门缝里探出脑壳,是冬材。他的眼睛还是睁得老大,脸已消瘦得不像样子,衣服穿在身上就像挂在木架子上,空空荡荡。冬材出不来,门上是一把长长的链子锁。

冬材嗷嗷嗷又高声大叫,老街出奇地静。抬头看天,老街的阳光是淡白淡白的,了无生气。

我问了一个老人,知道冬材娘过世了,只剩下冬材住在老街。起先,大家都劝冬材的兄姐接冬材走,冬材死也不离开老街,不离开老屋,要在老屋等娘回来。冬材认定一个死理,娘走丢了,会回来,娘不会离开冬材的。

冬材有政府的低保,冬材的兄姐也不能让冬材饿死。他们轮流送饭,一人一月,一天两次。事多了,事杂了,有时忘记了,一天一次,甚至两天一次。关在老屋里的冬材,吃喝拉撒都在屋里,他睡的时候少,唯恐睡熟了,不能第一眼看见回来的娘。冬材终日把眼睛睁得老大。

有人看见冬材竟能穿针走线,照着娘在他衣服上绣的字,绣得有模有样:老街34号冬材。令人惊讶的是,“冬材”后面绣了老婆婆满是皱纹的脸。我想,冬材绣的是:老街34号冬材的娘。冬材笃定,娘穿着他绣的衣服也能找到回家的路。

冬材在去年最冷的冬天走了。

今年冬天又是特别冷,我陪娘在旺旺的火塘旁烤着火。娘和我都异口同声地说到冬材。娘说,老街真老了。这年月,傻的不见得真傻,正常的也不见得正常。今年的老街肯定最冷了。

 (有刪改)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写发生在诊所的事情,是小说情节的开端和发展,交代了冬材和他娘相依为命的生活状况。

B. 冬材娘担心冬材走丢了,就在他的衣服上绣了“老街34号冬材”。这看似淡淡的一笔,却为后面冬材模仿他娘绣字作了铺垫,使情节显得合乎情理。

C. “冬材在去年最冷的冬天走了”, 渲染了凄寒的气氛,突出冬材死得凄惨悲凉,令人心酸。

D. 小说中冬材患脑膜炎后遗症,智力上比不上一般人。作者通过对冬材的动作、语言和神态的描写,表现他对母亲的爱,真挚动人。

2. 小说结尾说“这年月,傻的不见得真傻,正常的也不见得正常”,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 小说的主人公是冬材,那“我”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下载Word版试题
《冬材·周伟》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D   

2. ①“傻的不见得真傻”指的是冬材,他虽然智力弱,但真心爱他的母亲,如等候母亲挂点滴,搀母亲回家;不离开老街和老屋,等待母亲回归;还在衣服上模仿绣字。②“正常的也不见得正常”指的是像冬材的兄姐那样智力正常的人,平常赡养母亲没有尽到做儿女的责任,母亲去世后又不尽心照顾弟弟。③看似傻的冬材和智力正常的兄姐形成强烈的对比反差,发人深省。   

3. ①“我”是故事的见证者和叙述者,通过“我”的观察和叙述,使故事和人物显得真实可信。②“我”是贯串全文的线索,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连接故事情节,使作品结构严谨。③用“我”衬托冬材的形象。“我”在诊所内陪母亲打点滴,时间一长就坐不住;冬材在诊所外打着哆嗦,在寒冷中静静地守护他的母亲,二者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冬材对母亲真挚的爱。④同主要人物一起更好地揭示主题,引起读者关于亲情的思考。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思想内容是文章的主旨,就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就是作者主要要反映的内容,是作者写文章的目的。艺术特色一般来说,赏析它的结构,独特的修辞,这类题型都要结合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此题是选“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D项,“作者通过对冬材的语言描写,表现他对母亲的爱,真挚动人”理解有误,文中没有对冬材的语言描写。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含义的试题,首先要认真把握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然后结合对文本的把握,认真理解句子的含义。本题题干问的是:小说结尾说“这年月,傻的不见得真傻,正常的也不见得正常”,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根据对题干的把握,首先要弄清楚“傻”和“正常”的意思。本文中从表面上看,是冬材“傻”,但是冬材却等母亲挂点滴,搀母亲回家;不离开老屋,执意等母亲回来……对母亲十分的孝顺;而“正常的”的冬材的哥姐,却对母亲和弟弟非常冷漠。文中用这两种人作对比,突出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发人深省。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要紧扣故事情节。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分析“‘我’在小说中有何作用?”,然后到小说中找到相关的内容,看内容上写了什么,然后再从情节结构、人物塑造和表现主题上分析作用。从情节结构看,“我”是故事的见证者和叙述者,使故事情节显得更加真实可信。 “我”作为线索人物,使小说结构更严谨。从人物塑造来看,“医生却不屑,你娘打得还算快的,冬材娘都四个小时了,她的儿子还在外面等着呢。我才发现冬材坐在门口一侧,天气很冷,他不时地打着哆嗦,还透过拉紧的玻璃门往里瞅”,小说用“我”衬托了冬材的孝顺。从表现主题来看,“我”和主要人物冬材一起更好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发人深思。

录入时间:2021-04-27 09: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