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保护知识产权,凝聚创新力量·张凡》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由低到高分别是劳务出口和自然资源出口、产品出口、知识产权的共享。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施,我国的对外合作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与知识产权共享相结合的形态。

“一带一路”是我国站在全球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发起的共商规则、共建平台、共享资源,共同发展的联动发展倡议,合作共赢是“一带一路”倡议追求的长期战略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单纯扩大中低端经济增长要素存在诸多局限性,只有坚持知识共享,才能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度合作,最终实现共享繁荣的目标。

以技术要素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当今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技术附着于实物商品,并通过产品出口实现经济利润,产品的知识技术含量越高,其利润越大。我国在高铁、核电等基建领域以及5G通信、风电设备、多晶硅、光伏电池等新兴领域,已形成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其中一些技术已经实现了从产品出口到知识产权共享的跨越。“一带一路”沿线一些国家与我国存在现实发展势差,以知识产权共享为关键的国际合作将占据重要地位。

(摘自《知识产权共享将占据关键地位》,《光明日报》2012.12.26)

材料二:

2008年6月5日,我国颁布施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将知识产权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10年来,我国修改完善了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成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和知识产权法庭……到2017年,我国发明专利中请量达到132.2万件,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通过《专利合作条约》途径提文的国际专利申请受理量达到2.1万件,排名全球第二。

知识产权制度的逐步完善,不仅能促进技术迭代、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也标注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脚步。四十年间,外资企业成为中国知识产权制度不断完善的亲历者、见证人。最近,广受关注的苹果与高通公司专利诉讼在福州中级人民法院有了新进展。越来越多跨国企业在遇到专利纠纷时,选择到中国来寻求正义。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更彰显着外资企业对中国知识产权领域司法、执法的信心。

也不可否认,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仍然任重道远。比如维权成本与侵权成本不匹配的矛盾如何解决?“洗稿”“伪原创”等打擦边球的侵权行为不时出现,对于这样隐蔽性强、取证难的侵权行为又该如何处理?在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进程中,这些问题亟待破解。

(摘编自张凡《保护知识产权,凝聚创新力量》《人民日报》2012.3.5)

材料三:

近日,日本媒体被一则消息拨动了神经——中国国际专利申请数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日本经济新闻》直指,在日本技术立国的地位出现动摇的背景下,知识产权领域逐渐走向“中美两强”时代。

日经中文网报道,3月2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2017年全球企业等申请国际专利的统计数据,中国申请专利数量2016年增加13.4%,成为唯一一个专利申请数增速为两位数的国家,达到48882项,超过日本的48208项,升至第二位。日本的申请数量增加了3.6%,但以微弱差距位列第三。而占据首位的美国,去年申请数量为56624项。

“中国正在成为知识产权‘强国’”是日媒关注这一消息时开门见山的看法,而对于中国如何成为“强国”,内驱力从何而来,外界始终对中国保持着“强势围观”。《日本经济新闻》的最新报道提到,中国在《“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提出“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目标。将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处罚力度,举全国之力改善知识产权市场环境。

俄罗斯《独立报》3月初则援引经济分析师阿尔乔姆·杰耶夫的观点说,中国目前遇到了贸易摩擦、全球爆发新危机等问题,“中国不得不在迅速完成外部订单的同时,向主要贸易伙伴推广本国技术和产品。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激烈动荡的时局中保有安全感。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2.3.23)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在高铁、核电等基建领域和5G通讯、风电设备等新兴领域,有一些技术实现了从产品出口到知识产权共享的跨越。

B. 我国技术的迭代,产业转型的升级,对外开放的扩大,促进我国颁布施行一系列法律及对这些法律的修改完善。

C. “一带一路”沿线的一些国家发展相对滞后,这是我国的对外合作呈现出与知识产权共享相结合的形态的重要原因。

D. 苹果与高通公司专利诉讼选择在中国福州中级人民法院展开,反映出外资企业对中国知识产权领域司法、执法的信心。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在2017年企业申请国际专利数量增长率超过10%,按照这样的速度,中国有望超过美国,升至专利申请数量的第一位。

B. 材料二和材料三都报道了中国在专利申请方面的成就,材料二还分析了专利保护的成绩和不足,材料三则侧重于原因的探寻。

C. 我国对于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不断加大,释放了保护知识产权的决心和信心,使得我国成为知识产权强国。

D. 我国出台《“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将对解决知识产权方面“维权成本与侵权成本不匹配的矛盾”产生积极作用。

3. 中国发展知识产权战略有何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下载Word版试题
《保护知识产权,凝聚创新力量·张凡》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C   

3. ①有利于实现“一带一路”倡议构想,实现共享繁荣的目标。②促进以技术要素为核心的知识产权的共享,有利于经济增长。③促进技术迭代、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我国对外开放的脚步。④增强外资企业对中国知识产权领域司法、执法的信心。⑤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有利于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改善知识产权市场环境。⑥在贸易摩擦、全球爆发新危机等情况下保有安全感。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B项,“我国技术的迭代,产业转型的升级,对外开放的扩大,促进我国颁布施行一系列法律及对这些法律的修改完善”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二段“知识产权制度的逐步完善,不仅能促进技术迭代、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也标注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脚步”分析,可以看出因果倒置。故选B。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C项,“成为知识产权强国”错误,结合文本内容“中国正在成为知识产权‘强国’是日媒关注这一消息时开门见山的看法”分析可知,原文是“正在成为知识产权‘强国’”,且只是日媒的看法。并且整句话强加因果。故选C。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本题答案来源于材料,但高于材料,现有材料是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但现有材料的原句绝不是最佳答案,更不是最佳答案的全部,这就考查了考生真正读懂多文本的内涵、联系社会生活现实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能力。题干问的是“中国发展知识产权战略有何意义”,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概括。结合“知识产权制度的逐步完善,不仅能促进技术迭代、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也标注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脚步。四十年间,外资企业成为中国知识产权制度不断完善的亲历者、见证人”分析可知,中国发展知识产权促进技术迭代、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结合“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单纯扩大中低端经济增长要素存在诸多局限性,只有坚持知识共享,才能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度合作,最终实现共享繁荣的目标”分析可知,促进知识产权共享,实现“一带一路”倡议构想;结合“中国目前遇到了贸易摩擦、全球爆发新危机等问题。中国不得不在迅速完成外部订单的同时,向主要贸易伙伴推广本国技术和产品。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激烈动荡的时局中保有安全感”分析可知,在贸易摩擦、全球爆发新危机等情况下保有安全感。结合“越来越多跨国企业在遇到专利纠纷时,选择到中国来寻求正义。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更彰显着外资企业对中国知识产权领域司法、执法的信心”分析可知,促进对外开放,增强外资企业对中国知识产权的信心。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录入时间:2021-04-28 09: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