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文化困境及其超越·李丽》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马克思说:“人双重地存在着:从主体上说作为他自身而存在着,从客体上说又存在于自己生存的这些自然无机条件之中。”这就是说,人是双重生命的存在。一方面,“人直接地是自然物”,存在于自然之中。作为一种自然存在,隶属自然的本性规定了人如其他自然存在物一样,受自然必然性的支配。这是人存在的客观方面、物质方面。另一方面,“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作为一种自为存在,人的活动总是灌注着一种内在的渴望、憧憬,即要求在创造性活动中,通过自我意识,把自身从自在的自然世界中提升出来。这是人的存在的主观方面、精神方面。客观方面与主观方面、物质方面与精神方面的共在、共存,人才能成为有生命创造的人。梁漱溟的“人禽之辨,前者形为心役,后者心为形役而已”的议题,同样也暗含着对人的两重性存在的肯定。“形为心役”,一方面肯定了“心”这种精神内驱力在人的存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也表明,“形”与“心”、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不是分裂的,而是相互依存、同生共存的。正是因为两重生命的共在,人才能在生产自身、满足肉体物质需要的同时,追求和创造自身价值与意义,从而形成人独有的身心不二、体魂合一的存在方式。

但进一步看,人的两重化生命存在对人的意义并非等量齐观。帕斯卡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是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思想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在内在的精神世界中,寻找自己、认识自己,进而过有意义的生活,这才是人之为人的独特性。赫舍尔直言:“人的存在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存在;他总是牵涉到意义。意义的向度是人所固有的。”面对现代人的沉溺于物欲,皮兰德洛的“我为什么不是我自己?”以反问句式和更强烈的指向,说明了精神生命、意义生命是人的生命的重要内容。诸多论述共同表明,能将人和一般动物区分开来的,不是人的存在的容观方面、物质方面,而是人的主观方面、精神方面,其中,对意义的追问和对真善美的向往,是人独有的内容。这种源自灵魂深处的对意义的渴望与追求,是人的精神支柱,是人的最高意义上的精神权威,是人独有的最高之境,也是人的本性的重要方面。它使人立于自然而又能超越自然,受制于肉体生命而又能超越肉体生命的局限,成为一种超越之物,一种“超自然的自然体”、“超生命的生命体”。

总之,人既不是纯粹的物质存在,也不是纯粹的精神存在,而是具有精神意味、意义向往的物质存在和在自然界中的精神存在。

(摘编自李丽《文化困境及其超越》,人民出版社)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马克思认为人是双重生命的存在,文中对此的表述为自然存在和自为存在。

B. 为了能在自然界中更好地生存,人类不得不把自身从自然世界中提升出来。

C. 人的两重生命存在同生共存,但就对人的意义而言,精神存在显得更重要。

D. 是否存在对意义的追问、对真善美的向往,是区分人类与一般动物的关键。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通过引用马克思的相关论述,为文章观点的具体阐述提供了理论依据。

B. 梁漱溟的话,与马克思论述的重点和角度不同,但也认可人的两重性存在。

C. 赫舍尔和皮兰德洛的话语,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意义生命对人的重要性。

D. 文章第三自然段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简明扼要地申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人要成为有生命创造的人,需先满足肉体物质需要然后创造自身价值与意义。

B. 相较于创造自身的人生价值,满足肉体物质需要的追求显得低级而缺乏意义。

C. 动物对自身所处的生活状态缺乏清醒的认识,更不会思考何为有意义的生活。

D. 人是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的统一,对意义的渴望与追求使人立于并超越自然。

下载Word版试题
《文化困境及其超越·李丽》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B项,“人类不得不把自身从自然世界中提升出来”错误,人类为了能在自然界中更好地生存是人“一种内在的渴望、憧憬”,是人的“自我意识”。“不得不”体现的却是人“受自然必然性的支配”。故选B。

【2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C项,“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意义生命对人的重要性”错误,依据文本,皮兰德洛是用反问的句式从正面论证,更加肯定、强调“意义生命对人的重要性”的观点。故选C。

【3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A项,“需先满足肉体物质需要然后创造自身价值与意义”错误,原文“客观方面与主观方面、物质方面与精神方面的共在、共存,人才能成为有生命创造的人”“正是因为两重生命的共在,人才能在生产自身、满足肉体物质需要的同时,追求和创造自身价值与意义,从而形成人独有的身心不二、体魂合一的存在方式。”强调“共生、共存”是人成为有生命创造的人的必要条件,而不是说要先追求“物质”然后在追求“精神”。B项,“缺乏意义”错误。原文“正是因为两重生命的共在,人才能在生产自身、满足肉体物质需要的同时,追求和创造自身价值与意义,从而形成人独有的身心不二、体魂合一的存在方式”,承以人满足肉体物质需要的合理性、必要性,并没有认为满足肉体物质需要的追求是低级的;同时,“但进一步看,人的两重化生命存在对人的意义并非等量齐观”的观点也表明,虽然人的两重化生命存在对人的意义有差别,但有差别并不等同于缺乏意义。C项,“缺乏清醒的认识,更不会思考何为有意义的生活”错误。“人和一般动物区分开来”这意味着人固然不是一般的动物,但人是双重生命的存在,是“自然物”,是自然界中的特殊动物,而人对自身所处的生活状态是有认识的,人会思考何为有意义的生活。故选D。

【点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录入时间:2021-04-29 09: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