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过年·红柯》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过年

红柯

皮芽子(即洋葱)一直堆在墙角,妈妈好像第一次看到,眼睛刷地亮了。她望了孩子们一会儿,又去看那些土豆和皮芽子。“这些小饭桶,个个都是无底洞。”妈妈摸摸孩子们的肚子,又去看土豆和皮芽子了,她说:“缺一块肉。”“妈妈你说什么?我们没听见!”孩子们跟一群群鸟儿一样围着妈妈飞旋。“妈妈你再说一遍。”“我说一块肉。”

一块肉一块肉!孩子们听得清清楚楚是一块肉。“妈妈这是过年吗?”平时都没有肉吃,只有过年他们才能吃一点肉。那正是秋天,离过年很遥远。妈妈一个挨一个摸她的孩子,“妈妈给你们过年。”

正说着,爸爸回来了。妈妈耳语了几句,爸爸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爸爸走进茫茫荒野。那是准噶尔边缘一个很辽阔的地方,穿过田野和林带就是一片大莽原。他掏了几个兔子洞,都是空的。他嚼着草根,凉丝丝的汗液让他兴奋,荒原还活着。

远方升起虔诚的心灵之光。他朝那光走去。那是一顶白帐篷,帐篷前边有个孩子,孩子朝帐篷飞跑,边跑便喊:“来客人啦,来客人啦。”进了帐蓬,女主人端上奶茶和馕、麦粉打的馕很难见到了,他不好意思动这么好的馕。主人见状,说:“这样子吃这样子吃嘛。”他只好掰一小块塞嘴里,主人到咧开嘴大笑:“吃,就这样子吃。”喝奶茶吃馕仅仅是开始,女主人又端上揪片子,羊肉汤煮揪片子。他吃出一头汗。主人高说:“客人是我们的太阳,我的帐篷很久没有照过太阳了,我的帐篷热烘烘的,会热整整一年。”

主人刚宰了一只羊,肉差不多分光了,主人只能给客人一块肉。

爸爸走过沙漠走过荒原走进院子。妈妈和她的孩子坐在床上,孩子们的小脑袋埋在妈妈怀里,他们颤抖着不敢抬头看,害怕自己失望。爸爸就用肉擦孩子们的小脸蛋,跟擦火柴一样孩子们的心里噗一声冒起火焰。

“肉,肉肉!”

孩子们跳啊叫啊冲上去,爸爸高高举着肉就像举着一盏灯,很豪迈地对妈妈说:“做饭去!”孩子们郑重地告诉妈妈:“你要给我们做好啊。”妈妈给每个孩子下保证。孩子们高兴坏了,帮妈妈打水烧火洗菜。孩子连院子都扫了,扫得干干净净一直扫到大门外的马路上,洒上清水。村里人感到惊奇,孩子们就告诉他们:“今天我们过年。”孩子把门窗都擦干净了。他们互相拍打尘土。老大,他们的哥哥还要洗手洗脸。大家乐意听哥哥指挥,很乖。

那个最小的孩子顺着木梯爬到房顶上,孩子们都上去了。他们围着烟囱,炊烟的芳香跟空气一样散向四面八方,整个村子笼罩在芳香里,准噶尔、天山、天山的那边都能闻到他们家的肉香。

那个最小的孩子看得最远,他看见大漠深处有个叔叔。“嗬!我们有客人啦!”孩子们都朝那边看,那个远方的叔叔一点一点出现在孩子们明亮的眼睛里。“我们家有客人啦。”在孩子们的印象中,过年一定要有客人,没有客人的年是很难过的。

心急的孩子已经奔出门外,飞跑去迎接贵客。另外一些孩子去告诉大人这个天大的喜讯。爸爸说:“我去搞点酒。妈妈说:“再搞几个馕。”妈妈问她的孩子:“知道怎么招待客人吗?“让客人先吃,让客人吃饱。”

妈妈又做一盒饭,玉米糊糊煮土豆。皮芽子剁碎炒一炒,浇到玉米糊糊上,热气腾腾。孩子们嚷着要吃土豆。不用妈妈动手,他们自己就把盆子里的玉米糊糊吃了。玉米糊糊里的土豆粉粉的,像一团白雾弥漫在肚子里,孩子们从来没有这么馋人地吃过土豆皮芽子,“过年就是好啊。”妈妈给每个孩子喂一小块肉。“啊,这是什么东西?”“肉,孩子,是肉。”

妈妈仔细看她的孩子,确实像吃过肉的孩子。妈妈用剩下的小块羊油给孩子们化妆,画他们的小嘴巴,小嘴巴油乎乎的。爸爸带回半瓶酒半包烟还有两个馕,不是油馕,是麦粉打的馕。妈妈很满足:“你赶在了客人前边。”大人和孩子安心地等待远方的客人。他们从来没有离开过村子,出现在地平线上的人影就是他们心中的太阳。

大孩子领着客人进来了。客人走过来去摸孩子毛茸茸的脑袋,他在戈壁滩上走了好几天,就想摸一摸毛茸茸热烘烘的东西。大人把烟插在他嘴上给他点着,他抽一口,喷出来的是天池烟的香味和烟雾。那些年天池烟是最好的烟了,金黄的烟丝就像黄金草原,在客人的嘴里化为青湛湛的天池水喷泻而下。女主人递给他一条新毛巾。脸在新毛巾里就不想动了,就像俯在春天的草地上,明亮的野花和温暖的青草从鼻孔从嘴巴从眼瞳里直入腑脏。他不知道他吃了多少,女主人不停地递碗,肠胃发出咯咯声,嘴里才尝出饭食的滋味。他看见孩子们个个像天使,孩子手托下巴热切地看着这个叔叔,叔叔说:“你们咋不吃?”“我们吃饱啦。”

客人说他是地质学校毕业的,为了给国家找石油,在卡拉玛依大戈壁里走了三天三夜实在支撑不住了。说着说着叔叔的头点着点着打起盹,“早晨五点钟叫我。”客人要在明天赶上大家。

妈妈干完所有的活后想到了她的孩子。孩子们挤成一团围在灶眼跟前,灶膛里的火已经熄灭了,灶眼里还有着热乎乎的气息,那只黑乎乎的大铁锅却已经空荡荡的了。妈妈说“干什么呢?“煮肉,我们有好多肉。”“不嫌热?”“不热不热。”

大铁锅竟然咕嘟嘟响起来,锅盖噗儿噗儿地直喷香气。

(有删改)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嗬!我们有客人啦!”“我们家有客人啦。”这两句既表达了孩子们对客人的欢迎之情,又为下文这家人热情待客作了铺垫。

B. 小说注重从细微处写人的内心感受,如客人洗脸时“就像俯在春天的草地上上……从嘴巴从眼瞳里直入腑脏”,客人放松享受的心态就生动体现出来了。

C. 小说写了两次人们热情“待客”的过程,真挚动人,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当下人际关系的忧虑与反思,这也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D. 小说擅长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营造不平常的效果,如文末,在热情招待客人后,孩子们还围在锅灶旁“煮肉”,这一情节就颇具匠心。

2. 小说前两段写了这个家庭的处境,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3. 请结合文本分析这篇小说主要的语言特色。

下载Word版试题
《过年·红柯》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①情节上,交代了孩子较多,生活困难,只有过年才能吃上肉的处境,上下文热情待客的故事情节形成对比,衬托这家人热情好客的品性;②人物上,在物资紧缺、生活困难情况下,一家人却能尽力准备食物热情招待客人,突出这家人善良淳朴的性格;③主题上,在生活异常艰难的处境在中,一家人依然那么热情、善良和乐观,有礼地表达出小说真诚、友爱和温情的主题。   

3. ①整体风格,语言朴实无华,率真不做作。如在描写孩子们对肉食的渴望及迎接客人时,情感表达率真。②语体色彩、语言生活化、口语化,亲切自然。如妈妈形容孩子们是“这些小饭桶,个个都是无底洞”,表达口语化不失亲切之感。③人物语言、说话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如“客人是我们的太阳,我的帐篷很久没有照过太阳了,我的帐篷热烘烘的,会热一整年”,体现典型的新疆语言风格。④句式使用长短句交替使用,生动活泼。如文章最后一段,妈妈与孩子们的对话为短句,描写锅灶时多为长句。⑤语言表达,干净利落,简洁传神。如写妈妈交代爸爸去找肉,及客人进门前妈妈加做一道菜等。

【解析】

【1题详解】

该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品主旨,小说的语言,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细心和耐心,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

A项,该项考查鉴赏人物语言的能力,正确;

C项,“蕴含着作者对当下人际关系的忧虑与反思”错误,该信息于文无据,本文要表达的是困难时期,新疆地区人们的热情淳朴之情,选项属于过度解读文本。

B项,该项考查描写人物的技巧,正确;

D项,该项考查小说的情节,正确。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段落作用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问的是“小说前两段写了这个家庭的处境,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然后要找出前两段能体现这个家庭处境的内容,分析这个家庭的状况,再分析这一内容与情节、形象、主题的关联。从文章第一段和第二段来看,“孩子们跟一群群鸟儿一样围着妈妈飞旋”“妈妈一个挨一个摸她的孩子”说明这个家庭的孩子很多,“妈妈这是过年吗”“平时都没有肉吃,只有过年他们才能吃一点肉”说明这个家庭的生活很困难,这是前两段交代的这个家庭的生活状况;接着看下文的内容,小说下文写父亲从另外一个家庭拿来一块肉,准备像过年一样大吃一顿时,来了一位客人,全家人非常热情地招待了客人,开头家境的困难与下文待客的热情真诚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这家人热情好客的特点;再分析家境困难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在生活如此困窘的情况下,全家人热情招待客人,突出这家人的淳朴善良;最后看主题上的作用,作者把这家人热情待客设置在家境困难这一情境之下,更能凸显真诚友爱温情这一主旨。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结合文本分析这篇小说主要的语言特色”,然后回顾语言特色的答题角度,最后结合文本进行分析。语言特色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词语、色彩、句式、修辞、语言风格、语体风格等。首先看本文的语言风格,本文的语言没有太多修饰,朴实无华,率真而不做作,如小说开头,当妈妈说到“肉”的时候,孩子们的表现是“妈妈你说什么?我们没听见!”“妈妈你再说一遍”,作者没有加一点修饰,直接地展现孩子们的惊喜,再比如当看到有客人来时,“嗬!我们有客人啦!”“我们家有客人啦”真实地展现孩子们的热情,语言简洁,干净利落;接着分析本文的语体色彩,“这些小饭桶,个个都是无底洞”“这样子吃这样子吃嘛” “你们咋不吃”,这些都是口语,富有生活的气息,如“客人是我们的太阳,我的帐篷很久没有照过太阳了,我的帐篷热烘烘的,会热整整一年”,这又具有地域的色彩,展现出新疆地域的语言特色;从句式的角度来看,文章既有长句,也有短句,随着情感的变化而改变句式,如妈妈和孩子之间对话的时候多使用短句,而描写锅灶等景物时则使用短句。考生可以围绕这些方面分析作答。

录入时间:2021-05-01 09:0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