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环境伦理视域下的太空荒野观·吕莎》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能力的不断增强,环境伦理不断扩展着道德关怀对象,从生命体到地球生态圈,再到暂无生命迹象的外太空,这本身便使环境伦理研究视域得到延伸。在荒野语境下,将地球荒野地所定义的荒野概念,扩展至距离地球居住区更遥远的外太空,从而构建起“太空荒野”的概念。这种将“地球荒野观”投射至“太空荒野观”的建构,或许是处理太空开发伦理问题值得借鉴的路径探究方式。

1755年,塞缪尔·约翰逊在《英语辞典》中将“荒野”定义为“一片荒漠,一块孤立和未开化之地”。这一定义在很长一段时间被英美视作标准。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颁布的《荒野法案》将“荒野”定义为“荒野与那些人类影响起支配地位的地区相比,被认为是一个地球和它的生命群落不受人类约束的地区,在这里人类自身是一个不再停留的访客”。如今,词典中将“荒野”定性为未耕作的或者未开发的空间,并从地球上的土地、海洋延伸到太空。在人类对太空探索和开发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太空开发的伦理问题日渐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公地悲剧”可能在太空开发中重演。太空中的很多资源与地球上的“公地”资源一样,同时被多个拥有者持有对其的使用权,而对于每一个使用权利持有者而言,却没有阻止他人使用的权利。这可能会导致即使人们知道公共资源由于过度使用必将造成资源的枯竭,但人们会抱着私心进行竞争性过度开发,从而导致资源枯竭。

其二,当前,太空不仅是科学探索的领域,还是一个关于资源掌控及利益争夺的战场。西方发达国家控制甚至垄断了先进的空间科学技术,在开发太空的进程中具有优先性和主导权。但是,对于太空技术较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关于“先到先得”的太空开发分配方式是否应该受制于国际太空正义规范的探讨存在必要性。此外,先期太空开发者遗留下的“太空垃圾”有撞击其他航天器的风险,增大了后期其他国家太空探索的难度。发达国家在自身发展后,可能将太空污染的不良后果均摊甚至直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太空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为了对太空探索的伦理问题有解决的方法,我们可以赋予太空一个道德主体的地位。太空环境是宝贵的,它为人类提供了几乎无限的空间,供人类探索开发。地球荒野和太空荒野都充满活力,会在生命的智慧中显现出来。无论是在地球上还是在太空中,我们都可以用伦理道德的概念框架来约束我们的行动。人与地球环境和人与太空环境间的关系存在相似性,人不仅要尊重地球环境,也要把道德关怀的目标延伸到太空中——不仅要利用它丰富的资源,还要保护好它自身美的存在。

(摘编自吕莎《环境伦理视域下的太空荒野观》)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环境伦理研究的领域延伸到太空荒野,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增强有关。

B. 人们对荒野的认识一再变化,先是荒野地,后扩大为不受人类支配之地,甚至太空。

C. 太空资源属于公地资源,拥有使用权的人多,这就会导致过度开发,最终资源枯竭。

D. 太空荒野观把太空看作道德主体,从环境伦理角度提出了处理太空开发问题的方法。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即在“道德关怀对象”不断扩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太空荒野观的设想。

B. 文章从两方面详细分析了太空开发中遇到的伦理问题,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了论证。

C. 文章以人与地球环境和人与太空环境的相似性为前提,论证建立太空荒野观的可能。

D. 文章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论证了开发太空行为需用伦理约束。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有从地球荒野观中总结出的环境伦理经验,太空开发带来的伦理问题可迎刃而解。

B. 对荒野来讲,无论它的定义如何变化,人类永远都只能是在那里短暂停留的访客。

C. 发达国家掌握着太空开发主导权,制造了太空垃圾,这不符合国际太空正义规范。

D. 开发太空要有公德心,利用丰富的太空资源时要遵守环境伦理,保护好太空环境。

下载Word版试题
《环境伦理视域下的太空荒野观·吕莎》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C项,“这就会导致过度开发,最终资源枯竭”说法过于绝对,原文相关表述是“这可能会导致即使人们知道公共资源由于过度使用必将造成资源的枯竭,但人们会抱着私心进行竞争性过度开发,从而导致资源枯竭”,文中强调的是“可能会”,选项错误地把可能性表述成必然性。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项,“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了论证”无中生有,原文主体部分从两方面详细分析了太空开发中遇到的伦理问题,相关表述为“在人类对太空探索和开发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太空开发的伦理问题日渐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第二……”,但文中并未没有论及两者的关系。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然后对应原文逐项分析。本题A项,“太空开发带来的伦理问题可迎刃而解”表述过于绝对,原文相关表述是“这种将‘地球荒野观’投射至‘太空荒野观’的建构,或许是处理太空开发伦理问题值得借鉴的路径探究方式”,文中用的是“或许”,选项错在以必然性代替了可能性。B项,“人类永远都只能是在那里短暂停留的访客”,说法过于绝对,根据文本“地球荒野和太空荒野都充满活力,会在生命的智慧中显现出来。无论是在地球上还是在太空中,我们都可以用伦理道德的概念框架来约束我们的行动。人与地球环境和人与太空环境间的关系存在相似性”可知人在尊重地球环境的前提下,在荒野中是有可能长期生存的。C项,“发达国家掌握着太空开发主导权,制造了太空垃圾,这不符合国际太空正义规范”不合文意,根据原文制造太空垃圾属于正常现象,原文的意思是说“发达国家在自身发展后,可能将太空污染的不良后果均摊甚至直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做法不符合国际太空正义规范”,选项曲解文意。故选D。

录入时间:2021-05-01 09:3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