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英雄·立夏》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英  雄

立夏

他二十岁的时候,她正好十岁。

她坐在台下,晶亮的眸子映照出台上英武的他。

他是学校请来的英雄,笔挺的军装上一张黝黑却棱角分明的脸,因为激动透着健康的红晕。

他在台上大声地念着手中的演讲稿,只剩下三根手指的右手高高举起,如同一面灼目的旗帜。在一次实弹演习中,面对一枚“咝咝”作响的手榴弹,他毫不犹豫地拣起来扔向远方,挽救了被吓呆的战友。

她的眼中噙满了泪水,朦胧间台上的他是那么高大英俊,连他那浓重的乡音都充满了亲切的味道。

“他真是个英雄,我会一辈子记住他的”她在心里默默地想。

他三十岁的时候,她二十岁。

学校组织学生们去农村体验生活。

如果不是村干部郑重地向大家介绍他曾经是个英雄,她是一丁点儿也认不出他了。

埋头在田里劳作的他跟其他的农民已没什么两样,披着一件灰扑扑的褂子,失却了红晕的脸还是那么黑,却变得暗沉。村干部介绍的时候,他憨憨的笑着,脸上,怎么也找不到十年前年轻的影子。

他坐在田头抽着烟卷,好几次她都想走过去跟他说几句话。看着烟头一明一灭,她终于还是没过去。

她实在想不出该对他说些什么。

他四十岁的时候,她三十岁。

他在她所在的城市摆了个摊,卖鸡蛋煎饼。

五岁的女儿吵着要吃煎饼,她先认出了他的手,再抬头看他的脸,恍若隔世般,已然很陌生了。

女儿香甜地啃着煎饼,她的心却一直不能平静。她忍不住悄悄告诉女儿,卖煎饼的是一个英雄,女儿吵闹着,要去看英雄。

她带着女儿折回去,女儿仔细看着那只残缺的手,然后“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她匆忙带着女儿离开。一边哄着女儿,一边回忆自己十岁的时候第一次看见这只手时的心情,一点都不觉得害怕,只有深深的敬意。

她还记起来当时听完报告回到家,小小的她弯曲起两根手指,模仿他举起三指的样子,想象着那种悲壮。

他五十岁的时候,她四十岁。

她在民政局混上了科长的位置,工作还算清闲,生活不好不坏。

当他在她办公室外面探头探脑的时候,她根本就没认出他,原来他是来申请追加困难补助的。

她给他倒了杯茶水,他受宠若惊地捧着,只会一迭声地说谢谢。她陪着他办完了所有手续,而他不知道为何受到如此礼遇,越发地惶恐不安,一个小时里说了不下五十声的谢谢。

望着他佝偻着背离开,她开始努力回想他年轻时的样子,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他真的曾经是个英雄吗?”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时候,她觉得那么茫然。

她五十岁的时候,他已经不在了。

那天她在办公室喝着茶,翻着报纸,四十年前的他突然映入眼帘。犹如被雷击般,她手中的茶杯怦然落地。

他在回乡的公交车上遇到一伙劫匪,一车人只有他挺身而出,搏斗中,被刺数刀身亡。报道还提到,他的右手只有三根手指,年轻时他就曾因救人成为部队里的英雄典型。那张穿着军装的年轻的照片,据说是他唯一的一张相片。

一瞬间,泪水又模糊了她的眼睛,恍如四十年前,小小的她坐在台下仰望。

(选自《读者》2009年第10期,有删改)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语言意蕴丰富,颇具艺术表现力。文章开头“她”眼中噙满的“泪水”和结尾模糊了双眼的“泪水”背后承载的感情是不同的。

B. 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如英雄残缺的“三根手指”。这既是主人公英勇无畏精神的体现,也是在不同阶段让“她”和读者认出了英雄本来身份的重要特征。

C. 小说第四部分的细节描写,展现出英雄作为社会底层人物的谨小慎微。也告诉我们,英雄也是和我们平常人一样,有生活的艰难和困境,也是需要帮助和扶持的“弱者”。

D. 全文结构紧凑,首尾呼应。开头写“她”被英雄事迹打动,充满崇敬,最后一段的回忆照应第一段情节,表现出“她”对英雄自始至终的崇拜与敬仰。

2. 小说第三部分“女儿”的出场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 小说的叙事在线索设置方面很有特色,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下载Word版试题
《英雄·立夏》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D   

2. ①推动情节发展。用“女儿要吃鸡蛋煎饼”的巧合安排人物的相见。看似巧合,实为作者精心布置。②形成对比。女儿被残缺的手指吓哭的本能反应与“她”小时候充满敬意的模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儿童的视角展现出英雄外在气度的消逝和真实的生活状况。③先抑后扬。通过“女儿”引出“她”对英雄形象的质疑, 这与“她”下文对英雄形象的重新认识与确立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他”不变的英雄本色。使情节有波澜,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④凸显主题。英雄也是和我们平常人一样,有生活的艰难和困境,也会被岁月侵蚀气质和外貌。   

3. 小说采用明暗线交织的双线型结构,两条线索分别是英雄一生变化和我对英雄感情的变化。作用:①以“她”的视角见证了英雄生活的变迁,丰富了主人公英雄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更突出、更鲜明。②双线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③拓展了小说的主题的广度和深度。既歌颂了英雄的平凡与伟大,也展现了英雄现实生活的沉重。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在把握文本的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的基础上,分析选项中的人物、时空、事件、艺术手法、情感等,常见错误类型有人物概括不准、事实陈述混乱、技巧断定不当、评价理解失当、文本评述失据等。

D项,“‘她’对英雄自始至终的崇拜与敬仰”错误,从原文第二、三、四部分可知,不是“自始至终”的崇拜与敬仰,中间有过陌生,有过质疑,有过失望。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注意审准题干,联系原文把握人物的主次,并语句文本内容分析该人物对情节、主题和其他人物的作用,分要点答案。

“女儿”在文中是次要人物,对“英雄”和“她”两个形象都有衬托作用。依据第三部分第三段“五岁的女儿吵着要吃煎饼,她先认出了他的手,再抬头看他的脸,恍若隔世般,已然很陌生了”,说明“女儿”的出现推动了情节发展,引出遇到“英雄”的情节,并体现“英雄”生活的困顿和平常人特质。

依据第五段“女儿仔细看着那只残缺的手,然后‘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回忆自己十岁的时候第一次看见这只手时的心情,一点都不觉得害怕,只有深深的敬意”可知,“女儿”面对英雄残缺的手被吓哭的反应,与“她”小时候对英雄的崇拜作对比,展现了英雄的气质不再,只剩“平凡人”特征,展现“她”对英雄的疑惑之情。

同时,联系第五部分,“她”从报纸上了解的英雄的事迹,第三部分“女儿”的情节则起到了对比和欲扬先抑的作用,便于文章结尾突出“英雄”虽然生活变化、外形变化、而英雄精神从不褪色,以此彰显主题。

【3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文章线索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注意寻找文本线索常用的几种技巧:1、注意题目;2、注意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反复出现的事物;3、注意议论抒情的句子。考生要联系文本,灵活运用几个技巧,准确梳理线索。

本文从“他二十岁的时候,她正好十岁”开始,写到“她五十岁的时候,他已经不在了”,按照时间顺序,选取几个时间节点来展现了英雄和“她”的故事。其中以“她”的视角来展示“英雄”的一生是文本明线,而“她”对英雄的崇拜、失望、质疑、重新确立的情感是文本的暗线、主线。故文本线索是明暗线交织的双线索结构。

双线索结构的作用,以时间节点的片段方式,集中紧凑地展示了小说情节内容;也展示了“英雄”一生的变与不变:虽然生活境遇变化、外貌变化,但是最终英雄的品格不变。这就使英雄的形象更真实更立体,也使主题更突出:歌颂英雄的伟大精神,也要体察英雄平凡的一面。

【点睛】文章线索,一定是起贯穿全文的作用。通常文中以人、事、物、时间和地点的转换、感情为线索,有的文章还有“明线和暗线”的双线索结构,基本上,前五种是明线,暗线一般都是以感情为线索的。

录入时间:2021-02-06 1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