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心系群众扎实苦干 奋发作为 无私奉献·——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摘登》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心系群众扎实苦干 奋发作为 无私奉献

——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摘登

材料一

李老师给村民上的第一堂课,是剪枝。他把课堂就设在果园里,亲自动手,一会儿就把一棵果树的枝条,剪掉了三分之一。村民们心疼得不行,还有村民找到我家里。面对这些质疑,李老师就一句话:“明年果树如果挣了钱是大家的,如果损失了,算我的。”

为了推广“套袋”技术,李老师买来了十六万个苹果袋,免费送给村民用。因为以前村民使用不成熟的套袋技术吃过亏,所以这次很多人死活都不敢用。李老师还是那句话:“损失了都算我的。”

李老师就这样一次次给村民们立着军令状,推广新技术。第二年初见成效,第三年果园的面貌全变了,苹果长得细皮嫩肉,酸甜适口,一亩多卖了3000多元,带来效益900多万元。

他想方设法给村民办夜校、搞培训,建议借邢台农校“送教下乡”,让100名果农在家门口读了中专。后来,62名拿了大专文凭,现在都在考本科,191人获得国家颁发的果树工证书,《人民日报》报道说岗底是全国第一个“持证下田”的村庄。

现在,岗底村富了,村民人均收入三万一千元,村民都住上了楼房,做饭、取暖烧燃气,100多户买了小轿车。今天的岗底,山青了,水绿了,人富了,生态美了,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越来越多。

(摘自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我见不得老百姓穷》)

材料二

像许多夫妻一样,我们也很用心经营自己的家。不一样的是我们有三个家:一个是城市里的家,在保定河北农大家属院;一个是山里的家,在各个帮扶基地;还有一个是流动的家,就是常年穿梭在山地平原之间的那辆越野车。

近年来,精准扶贫战略实施后,慕名来找他的人越来越多,保国帮扶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常常开车奔走于各地,帮扶基地的家我们住得少了,在车上的日子越来越多了,一年行程约4万公里。他开车,我坐在旁边,替他接打电话,安排工作,联系事情。有时看他累了,陪他聊聊天,喝水、吃药、中午休息,都是在车里。一些常用物品,雨鞋、草帽、衣服、工具包等,把后备箱塞得满满的,车成了我们流动的家。

比较起来,在保定市里的那个家待得最短。2016年春节前,我俩回到保定的时候是腊月二十九,想准备准备年货,第二天过个年三十儿。可是我俩忙得都不知道,今年没有年三十儿,看着家里冰锅冷灶啥也没有,我心里一阵难受。最后,还是我们亲家打来电话,让我们去他们那里过了个除夕。我想初一总不能还在人家过吧,就张罗着去买点肉馅想包顿饺子,可是附近卖菜卖肉的摊贩早就都回家过年去了。

三十多年来,我们在三个“家”之间来回奔波,结婚这么多年,保国因为太忙,常常顾不上家里的事。我前后两次做手术,他都不在身边,连手术签字都是同事代签的。去年在“燕赵楷模”发布厅录制现场,他对主持人说,这辈子最愧对的就是老婆和孩子!

(摘自河北农业大学研究员郭素萍《我和保国的三个家》)

材料三

作为李保国生前所在学校的同事,我目睹了解了李保国从一个学农爱农、积极要求进步的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山区综合治理专家,感受到他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报国情怀。李保国是当代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3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在服务人民中寻找和实现自身价值。李保国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他常说,党把我培养成一个教授,就是让咱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干点事,我是一名党员,理应带头把事情做得更好。李保国是太行山人民的好儿子。35年来,他的足迹踏遍太行山所有山区县,身上沾满了泥土,心中装满了百姓。他把太行山人民当成亲人,农民也把他当成自家人。李老师去世后,他的骨灰,被太行山区不同地方的乡亲带走,撒在他生前为之奋斗、牵挂的太行山上,与巍巍太行相融,与山区人民相依。

(摘自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饶桂生《他是太行山的儿子》)

1.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 李保国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三十多年坚持将农业技术送到太行山区,为了帮农民致富,献出宝贵的生命,是当代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

B. 李保国认识到帮助农民致富,不能只靠一个人的力量,而是要让农民都掌握农业技术,于是他和邢台农校一起“送教下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C. 郭素萍对丈夫李保国的回忆充满深情,虽然丈夫顾不上家里的事情,忙得连年都没过好,但她没有丝毫怨言,更多的是理解,以及对丈夫工作的支持。

D. 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列举了大量的数字,这些数字非常具有说服力,都具体地表现了李保国为村民带来的收益,表达了村民的感激之情。

2.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

A. 三则材料都表现了李保国教授一心一意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热情,赞颂了他作为共产党人的楷模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精神。

B. 第二则材料讲述李保国长年在山区奔波劳累,积劳成疾,也不能很好地休养,表达了对提高知识分子的待遇和改善知识分子工作、生活条件的呼吁。

C. 由于农民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最初李保国推广农业技术,还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可见帮助农民致富任重道远,道路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D. 由于侧重点的不同,三段材料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材料一主要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材料二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记叙,材料三的表达方式主要为议论。

3. 这三则材料的侧重点各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试简要分析。

下载Word版试题
《心系群众扎实苦干 奋发作为 无私奉献·——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摘登》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A   

3. 材料一侧重于李保国推广农业技术的事迹和他为帮助农民致富做出的贡献,材料二侧重于李保国工作的劳累辛苦和做出的牺牲,材料三侧重于对李保国的思想与精神的高度评价。原因是报告人的身份不同。村支书是李保国贡献的见证者,妻子是李保国辛劳与付出的见证者,学校副书记代表上级领导对李保国做出评价。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A项,“为了农民帮致富”说法错误,更确切说应该是为国家扶贫。B项,“和邢台农校一起”说法错误,原文是“借邢台农校”来“送教下乡”。D项,“都具体地表现了李保国为村民带来的收益”说法错误,结合文章“让100名果农在家门口读了中专。后来,62名拿了大专文凭,现在都在考本科,191人获得国家颁发的果树工证书”可知,所列数字并非都表现村民的收益。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本题要求选出“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B项,“对提高知识分子的待遇和改善知识分子工作、生活条件的呼吁”说法不当,对第二则材料主旨的整体把握有误,应该是讲为了扶贫,舍弃小家的奉献精神。C项,“由于农民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说法错误,农民一开始不接受有些技术是因为有失败的先例,并非保守。D项,“材料一主要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说法错误,材料一虽然用到了说明,但主要的表达方式为记叙。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把握材料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所给的文本材料,根据材料所写的内容分析把握材料的内容要点。本题要求简要分析这三则材料的侧重点各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答题时,先通读所给的三则材料,分别找出三则材料的侧重点,然后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通读材料,可知材料一是摘自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我见不得老百姓穷》,材料一先讲述李保国推广果树剪枝、为苹果套袋技术,和农民说损失算他的。结果其推广的技术使农民增收,“苹果长得细皮嫩肉,酸甜适口,一亩多卖了 3000 多元,带来效益900多万元”,然后讲述了李保国想方设法给村民办夜校、搞培训,建议借邢台农校“送教下乡”,“让 100 名果农在家门口读了中专。后来,62 名拿了大专文凭,现在都在考本科,191 人获得国家颁发的果树工证书,《人民日报》报道说岗底是全国第一个‘持证下田’的村庄”,由此才可见材料一侧重于李保国的事迹和贡献;材料二是摘自河北农业大学研究员郭素萍《我和保国的三个家》,郭素萍是李保国妻子,材料二说其与李保国有三个家,个是山里的家,在各个帮扶基地;还有一个是流动的家,就是常年穿梭在山地平原之间的那辆越野车。她和李保国在第三个家上的日子越来越多,一年行程约 4万公里。他开车,我坐在旁边,替他接打电话,安排工作,联系事情。有时看他累了,陪他聊聊天,喝水、吃药、中午 休息,都是在车里。一些常用物品,雨鞋、草帽、衣服、工具包等,把后备箱塞得满满的,车成了他们流动的家。然后讲述其与李保国过年回家,家里什么也没有,在亲家过的年,自己家连初一饺子都没吃上,因为没时间买,到过年去买时,卖东西的意境回家过年。然后讲述自己做手术都是同事代签,李保国没有到场。这是侧重于李保国工作的劳累和做出的牺牲,材料三摘自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饶桂生《他是太行山的儿子》,根据材料三中“感受到他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报国情怀。李保国是当代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李保国是太行山人民的好儿子”,侧重于对李保国的思想与精神的高度评价。三则材料的侧重点不同,是因为其身份不同,第一个人的身份是李保国扶贫点的村支书,村支书看到的是李保国为其村里扶贫所做出的事迹和贡献。第二个人身份是李保国的妻子,是以一个妻子的身份对李保国工作劳累的亲眼所见,以及李保国为了扶贫对小家的舍弃,对自己及孩子的照顾不到。第三个人的身份是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其是以一个单位领导的身份表达对李保国赏析和精神的高度评价。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省。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录入时间:2021-05-04 09: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