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吕志涛院士呼吁:“超高层建筑热”应当降温》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金陵九冬,悲歌击筑。一声声呼唤,一阵阵悲泣,划破这个寂静的冬晨。来自世界各地的吕门弟子和东南大学师生代表等千余人,齐聚南京市殡仪馆,为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的吕志涛送行。

②在通往殡仪馆的路上,自发前来送行的人们排成一条长龙。2017年1月11日,常年疾病缠身的吕志涛永远合上了双眼,走完了80年的人生路。临走前,他的手里仍紧紧攥着一支钢笔,枕边几张散落的稿纸上,凌乱地记录着对学生论文的修改意见和对学科建设的一些随想。

③1965年,吕志涛研究生毕业,因品学兼优,当时系主任兼研究生导师徐百川建议他留校任教。

④这一留,就是一辈子。

⑤从最初的助教到讲师,再到教授,他把自己的半生光阴奉献给了三尺讲台,将教书育人这件事做到了极致。

⑥“人生得此恩师,足矣!”孟少平跟随吕志涛35年,恩师诚朴严谨的治学态度影响了他的一生。孟少平说,读研时他的某项课题国内外研究很少,参考资料难寻,花了很长时间只查找到一位俄罗斯学者的文章,通篇俄文,他实在看不懂,只能前去请教恩师。“当时先生还在北京参加学术研讨会,本以为他只会告诉我文章的核心内容,没想到他却熬了两个通宵把论文翻译出来。”回忆起当时拿到翻译的论文的情景,孟少平双目濡湿。如今,已身为博导的孟少平遇到难题时,还是会忍不住求助恩师,只是,那间熟悉的办公室里再无那道熟悉的身影。

⑦在吕志涛心中,学生永远是第一位的。1989年意外骨折后,他因为放心不下学生,便把课堂搬到了家里。一米宽的过道里摆放着数十张小马扎,无法站立的吕志涛瘫坐在椅子上给学生上课,60厘米的小黑板总是写了再擦、擦了再写……

⑧数十年后,羽翼已丰的学生们回来探望恩师,还是会坐在小马扎上,静静凝视那块小黑板,细心地聆听恩师的教诲,一如当年。

⑨“先生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教书育人上了。”宋业坛说,他投入恩师门下时,先生已年近80高龄。那段时间,吕志涛的病情一天天加重,行动日益艰难,但是为了及时指导学生,他仍然坚持每天去一次学院了解情况。从家到学院,常人10分钟的路程,吕志涛要拄着拐杖走30多分钟,中间至少停歇3次。

⑩“每次听到石板路上的‘笃、笃’声,我们就知道先生来了。”想起昔日恩师的悉心指导,宋业坛泣不成声。

⑩躬耕于教,育万千桃李。如今,郑文忠、戴雅萍、冯健、曾滨等百余名吕门弟子分布世界各地,成为国内外建筑学界的顶梁柱。

(摘编自郑晋鸣、李薇《科研工作也要“文以载道”》)

材料二:

我国著名结构工程专家吕志涛院士指出,目前中国高楼越建越多,超高层建筑正大量在建,应当降温。

超高层建筑为什么应当降温?吕志涛院士说,一是结构问题,上百层的超高层建筑目前在结构上诸多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二是建设成本太高。如上海第一高楼金茂大厦,建设成本超过了50亿元,仅一天的营运成本就要100万元。三是没有节约用地。城市建筑需要节约用地,但超高层建筑必须考虑停车场、绿地等配套设施用地,实际上未起到节约用地的作用。四是难以应对消防等突发事件。因此,吕志涛院士说,百层以上、3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要尽量少建。但他同时认为二三十层的高层住宅还是要多多建设。为什么?因为二三十层的高层住宅能节约用地,解决我国人多、住房用地紧张的矛盾,从技术上说,也已比较成熟。

吕志涛院士还对不顾实际、不计成本、片面追求建筑美观的现象提出了批评。他说,搞大工程、大建筑要以实用、安全、经济、美观为原则,现在很多地方不适当地把美观放到了首位,不仅提高了建设成本,也给工程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有的甚至留下了安全隐患,亟须引起社会重视。

(摘编自《吕志涛院士呼吁:“超高层建筑热”应当降温》)

1. 下列对材料一文本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金陵九冬,悲歌击筑”“一声声呼唤,一阵阵悲泣”,用整句,用叠音词,写景写声,渲染了悲痛哀悼的气氛。

B. 记叙吕志涛留校任教经历,用“从最初的助教到讲师,再到教授”一笔带过,主要是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

C. 第④段是过渡段,第⑦段“在吕志涛心中,学生永远是第一位的”是过渡句,它们使文段衔接严密,过渡自然。

D. 第⑧段和第⑩段,分别在前面记叙吕志涛事迹的基础上,进行虚写,虚实结合,寄寓了深沉的情感。

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吕志涛是著名的结构工程专家,他去世后,他的世界各地的弟子,以及东南大学师生代表前来哀悼,还有许多人自发为他送行。

B. 吕志涛把学生放在心中,对学生的求助无私地尽力帮助;他曾瘫坐着坚持给学生上课;他年老病重时,还及时指导学生。

C. 吕志涛认为,超高层建筑在结构上存在诸多问题,建设成本太高,没有节约用地以及消防问题突出,因此要尽量少建。

D. 吕志涛不赞同追求建筑美观的做法,因为这种做法提高了建设成本,也给工程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有的甚至留下了安全隐患。

3. 以上两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和基本倾向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下载Word版试题
《吕志涛院士呼吁:“超高层建筑热”应当降温》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A    2. D   

3. 材料一侧重报道了吕志涛投身教育事业,言传身教,为祖国输送人才,赞颂了他高尚的品德和献身精神。材料二侧重报道吕志涛对建筑领域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的批评,表现了他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责任感。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材料一文本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 B项,“记叙吕志涛留校任教经历,用‘从最初的助教到讲师,再到教授’一笔带过,主要是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解说错误,原文说“他把自己的半生光阴奉献给了三尺讲台,将教书育人这件事做到了极致”,主要凸显出他的奉献精神。C项,“第④段是过渡段,第⑦段‘在吕志涛心中,学生永远是第一位的’是过渡句,它们使文段衔接严密,过渡自然”解说错误,第⑦段这句是中心句。D项,“第⑧段和第⑩段,分别在前面记叙吕志涛事迹的基础上,进行虚写,虚实结合,寄寓了深沉的情感”分析错误,⑧段⑩段是侧面描写。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分析与评价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吕志涛不赞同追求建筑美观的做法,因为这种做法提高了建设成本,也给工程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有的甚至留下了安全隐患”解说错误,最后一段是说吕志涛对不顾实际、不计成本、片面追求建筑美观的现象提出了批评,不是不赞成建筑美观,选项范围扩大。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分析、筛选、整合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对文中重要内容要认真分析、筛选、整合。本题要求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两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和基本倾向有什么不同,材料一以在殡仪馆为吕志涛送行为切入点,以正面记叙和学生回忆的方式,描写了了吕志涛投身教育事业,言传身教,最后一段概写他为祖国培养了大批人才,突出了他现身教育的奉献精神和高尚人格,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吕志涛的赞扬;材料二由题目“吕志涛院士呼吁:“超高层建筑热”应当降温”可以看出,重点写了吕志涛以专业知识为依托,对于建筑行业的超高层建筑和对不顾实际、不计成本、片面追求建筑美观的现象的批评, 刻画了他专业扎实,很有责任心。综合一下以上内容,整理一下用简洁文字表述即可。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省。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录入时间:2021-05-05 09: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