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中国文史百科总序(节选)》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⑴文化的字义有多种,一般来说,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制度与精神。

⑵中国文化有两个基本精神,具有高度的理论价值,一是“以人为本”,一是“以和为贵”。

⑶中国文化和西方、印度的文化很不一样,中国文化有着无神论的传播,有超越宗教的人本主义倾向。从孔子开始就一直把“人”看得比“神”重要。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重道义而远鬼神,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这应当说是极有价值的。西方宗教比较发达,基督教在西方社会生活中有广泛影响。西方基督教文化可以说是“以神为本”。基督教徒也重视为他人服务,这一点当然很好,可还是要信仰一个上帝。俄国大文学家托尔斯泰,最后信了教,每天晚上跪着祈祷,要和上帝说话,中国的儒家就没有这一套。佛教讲了很深刻、很详细的哲学理论,可它同时也讲生死轮回,人死后或者上天堂,或者下地狱,或者变牛变马,这完全是错误的。佛教东来,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并没有居主导地位。儒家思想的迷信成分比较少,这正是儒家比较高明的地方。孔孟偶尔还讲“天”的模糊概念,稍有一点信仰的意味,但到了宋明理学阶段,“天”就完全没有上帝的意思了,而是宇宙的本体。中国至少在知识分子阶层,宗教思想相当淡薄,有着“以道德代宗教”的传统。

⑷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强调“人”;《礼运》曰“人者,天地之心也”,认为人是天地的思维器官,人表现了天地的自我认识;孟子辨析“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强调了“良贵”观念,即人有道德自觉心。有人对此不了解,说中国自古是“他律”,服从于外界的压力、管束,说西方文化是“自律”。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些观点都强调了人的价值,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以人为本”,与有神论相比,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⑸中国哲学特别重视和谐,强调“以和为贵”。春秋时期的史伯说“和实生物”,“以他平他谓之和”。所谓“和”是创新的源泉,指多样性的统一,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孔子弟子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指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合作。张载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认为和解是解决矛盾的原则。“和”是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经常相互矛盾斗争,但是,如果只强调斗争,最后将同归于尽。西方也不是不讲“和”,但更强调“争”,把利益和力量之争看得很重要。

(节选自《中国文史百科总序》,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文化和西方、印度的文化不同,重道义而远鬼神,强调以人为本。

B. 西方宗教比较发达,在西方社会生活中有广泛影响。强调以神为本,信仰上帝。

C. 孔孟的儒家思想虽也强调“天”“神”,但一直把“人”看得比“神”重要。

D. 儒家文化特别重视和谐,“和”是解决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矛盾的原则。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的中心论题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B. 文章首先亮明观点,再分点论述,最后总结,整体结构是总分总。

C. 文章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对比,把中西文化进行比较。

D. 文章第⑷段,引用很多孔孟言论,突出“以人为本”的观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文化自古就是无神论,孔孟偶尔提到的“天”与基督教的“上帝”毫无关联。

B. 儒家强调自律,“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有道德自觉心。

C. 中国知识分子宗教思想相当淡薄,这与儒家“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有密切关系。

D. 中国哲学强调“以和为贵”,西方文明虽也讲“和”,但更注重“争”。

下载Word版试题
《中国文史百科总序(节选)》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B    3. A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无中生有。孔孟的儒家思想没有讲到西方宗教的“神”,另并没有强调“天”,只是偶尔提到“天”。故选C。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B项,文章整体结构是总分,不是总分总。故选B。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错在“孔孟偶尔提到的‘天’与基督教的‘上帝’毫无关联。”原文“但到了宋明理学阶段,‘天’就完全没有上帝的意思了”,可见,最初的“天”也隐约含有“上帝”的意思,只是到了宋明理学阶段才没有上帝的意思,而该选项说孔孟时期和“上帝”毫无关联,显然错误。故选A。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录入时间:2021-05-06 09: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