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非洲国家和企业踊跃参加首届进博会·央视网》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1月5日到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四叶草”展馆内,展商云集,展品琳琅满目,参观者摩肩接踵。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上做主旨演讲时说:“我衷心希望,参会参展的各国朋友都能广结良缘、满载而归!”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举办充分说明,中国主动扩大进口,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共同发展的长远考量。

中国主动扩大进口、激发进口潜力,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动适应。这表明,中国正持续释放国内市场潜力,不断扩大进口空间。

中国主动扩大进口、激发进口潜力,不是中国的独唱,而是各国的大合唱。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正在搭乘高速行驶的“中国号”列车:南苏丹参展商带来了非洲原产芝麻,俄罗斯搭上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快车……诸多国外展商的故事,充分印证了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开放合作是建设美好世界的必由之路。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首届进博会的举办向世界表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面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各国应该积极推动开放合作,共享发展“大蛋糕”,共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摘编自《在开放中与世界共享发展“大蛋糕”》),新华社11月10日电)

材料二:

外媒称,面临美国的贸易制裁,世界最大出口国中国正在打造一个新形象——进口国。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0月17日报道,中国领导人已经承诺要让中国经济实现再平衡,并为经济全球化制定正确路线。

报道称,即将在上海举办的历时一周的盛会很火爆,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多家企业租用了展位。这些企业包括谷歌公司、波音公司、通用汽车公司、霍尼韦尔国际公司、高通公司等。将有16万国内买家和很多中国官员出席展会。

报道指出,企业对该博览会的兴趣反映了中国对从先进工业生产系统到食品与服务等消费品的巨大购买力。中国国内外的一些经济学家预测,中国的胃口可能很快会震动世界,就像此前它巨大的制造业产出震动了世界一样。

报道称,中国每年要主办像广交会那样的大约4000个贸易展,但此次展会将改变全球对中国的看法。

(摘编自《“中国胃口”或很快震动世界》,参考消息网2012.10.19)

材料三:

有8个风格各异的非洲国家馆将亮相上海,来自40多个非洲国家近200家全业的产品将亮相进博会,多位非洲国家领导人和政府代表也将出席此次盛会。

本次进博会为非洲产品亮相中国和国际市场提供了一次绝佳的机会。此次的非洲展品以食品和农产品为主,像埃塞的咖啡、加纳的可可豆、肯尼亚的红茶、塞内加尔的花生等;另外还有埃及的地毯、坦桑尼亚的坦桑蓝,突尼斯的茶具,卢旺达木雕等手工艺品。

户旺达总理思吉伦特表示说;进博会给非洲和全世界提供了一个与中国深化经贸合作的重要机遇,还给我们向中国学习工业化、产业化和国际贸易方面的经验提供了机会。

肯尼亚出口促进委员会主席比沃特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畅通了全世界向中国出口的渠道,包括非洲在内的国际社会都将共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

一位非洲商人说,在非洲,你会发现身边到处都是中国制造,希望在此后再来中国时,能在北京买到一束肯尼亚鲜花,在广州喝上一口加了赞比亚蜂蜜的南非路易波士茶。

(摘编自《非洲国家和企业踊跃参加首届进博会》,央视网2012.11.5)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扩大进口,是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B. 外国媒体认为,中国曾经是个制造业大国,其出口能力令世界吃惊,而此次进博会将证明,中国各方面的消费能力同样令世界吃惊。

C. 有的外国政要认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使全世界向中国出口商品的渠道变得畅通,也能让国际社会分享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

D. 一些非洲国家的领导人认为,中国进博会给全世界提供了与中国深化经贸合作的机会,还让非洲国家学习到了中国各方面的经验。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固然有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但也是在向世界表明,中国愿意扩大开放,愿意同各国人民合作共赢,共创美好未来。

B. 在美国大搞经济制裁的情况下,我国扩大进口,欢迎包括众多美国企业在内的全球企业来中国展销产品,目的就是要重新打造国家的形象。

C. 中国本着开放包容、真诚合作的原则举办进博会,因而参会的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既有高科技产品,也有农产品、手工艺品。

D. 中国商品已经遍布非洲市场,但非洲产品在中国市场却寥寥无几,所以许多非洲商人是抱着将非洲的商品打入中国市场的目的在参加进博会的。

3. 以上三则材料的观察视角和看法各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

下载Word版试题
《非洲国家和企业踊跃参加首届进博会·央视网》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D    2. B   

3. ①中国方面是站在全球经济发展的高度来谈进博会的意义,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②发达国家是站在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视角上来看待进博会,认为进博会将改变中国的形象;③发展中国家主要是站在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进博会,认为进博会给他们带来了很多机会。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D项,“还让非洲国家学习到了中国各方面的经验”把未然当做已然,原文只是说“还给我们向中国学习工业化、产业化和国际贸易方面的经验提供了机会”,有了学习经验的机会,不意味着学到了经验。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分析概括材料相关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目的就是要重新打造国家的形象”曲解文意,结合材料一可知中国举办进博会的目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分析、筛选、整合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白答案来源于材料,但现有材料是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现有材料的原句绝不是最佳答案,更不是最佳答案的全部,这就考查了考生真正读懂多文本的内涵、联系社会生活现实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能力。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三则材料的观察视角和看法。材料一是新华社的文章,代表中国的角度,“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面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各国应该积极推动开放合作,共享发展“大蛋糕”,共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国方面站在全球经济发展的角度谈进博会的意义,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材料二是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的文章,代表西方发达国家的看法,“面临美国的贸易制裁,世界最大出口国中国正在打造一个新形象——进口国”,站在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视角上来看进博会,认为进博会将改变中国的形象;材料三是非洲国家和企业的看法,代表发展中国家的立场,“本次进博会为非洲产品亮相中国和国际市场提供了一次绝佳的机会”,是站在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进博会,认为进博会给他们带来了很多机会。综合一下以上内容,整理一下用简洁文字分条表述即可。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靠拢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录入时间:2021-05-06 09: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