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以代表鲁迅对《史记》的总体评价,也是最高评价。这两句话,一指其史学地位,一言其文学价值,自是非常允当。然而,两句话的关系究竟怎样?历来人们谈论得却不是很多,而在我看来,这倒恰恰是理解问题的关键所在:《史记》之所以成为“史家之绝唱”,就因为它是“无韵之《离骚》”,即因为它的文学性,也即因为它对人的关注、对人性的透视。 众所周知,史学以“事”为研究对象,文学以“人”为描绘中心,似乎是各有侧重。然而,看看历史,所有的“事”又都是“人”做的,无一例外。所以,必须把“人”写透彻,才能把“事”说清楚,这才应该是优秀的史学著作所追求的境界。而把这一境界提升为一种自觉追求的史学家,就正是司马迁。 考察先秦史著,《春秋》《左传》为编年体,《国语》《国策》为国别体,尽管在这些著作中都有一些写人写得不错的篇章,但它们在总体上却都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所作的记录,都没有注重突出历史事件中的人。而到了《史记》,我国史著的面貌方发生了迥异于以往的巨大变化,其“本纪”“世家”“列传”皆是以人物活动为主线结构而成,因而被称为“纪传体”。这一伟大的首创非司马迁莫属。 《史记》的贡献绝不仅仅表现在体例上,而且更表现在细部述说上。深入到每篇传记内部,我们会清楚地看到,人物的性格、禀赋,往往是司马迁用笔的着力之点、精彩之处。例如《商君列传》,公叔座向魏惠王推荐商鞅,魏惠王当时没有表态,公叔座就说:“鞅有奇才---大王若不想任用他,就该把他杀掉,千万不要让他为别国所用!”过后,公叔座又把谈话内容告诉了商鞅,并劝其赶快离开魏国。商鞅听后只是一笑,说:“既然大王没有听信您的话来任用我,又怎么可能听信您的话来杀害我呢?”后来的事实证明商鞅的判断是准确的。在这里,司马迁仅用一句话就写出了商鞅的胆识和智慧,同时也写出了他的自信与自负。又如《张仪列传》的开篇,写张仪学成纵横之术后去楚国游说,结果被疑为小偷遭到一顿痛打。他的妻子就对他说:“你要不是因为读书游说,怎么能受到如此这般的侮辱?”张仪却问妻子:“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嘴里吗?”妻子笑了,说:“舌头当然还在。”张仪也笑了:“只要我还有这条舌头,足矣!足矣!”几句对话,就把张仪作为纵横家加亡命徒的嘴脸勾勒得跃然纸上。 类似上述的一些生活细节,本来都与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司马迁却看得很重,这可以说明他关注历史自有不同于别人的侧重点。现在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司马迁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就常常在于细节,不过不是无关紧要的细节,而是性格细节,这也是《史记》高出于“二十四史”中其他史著的地方之一。 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其实,从某种意义说,性格也决定历史。司马迁的《史记》就告诉我们:历史都是性格史。 (摘编自张达《<史记〉中的性格细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是缘于它的文学价值高于其史学地位。 B.司马迁的《史记》把人而非事作为中心,是因为历史的“事”都是“人”做的。 C.司马迁的《史记》开纪传体的先河,让史著的面貌发生了迥于以往的巨大变化。 D.《史记》的伟大贡献不在于对体例的创新,而是表现在对于细节的刻画描述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鲁迅的评价,来佐证《史记》文学价值的重要意义,并对其展开论述。 B.文章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来说明司马迁作品中注重对人物性格细节的刻画。 C.文章通过对《史记》重视人物性格细节的论述,提出了历史都是性格史的论述。 D.本文结构严谨,思路清晰,多处运用对比论证,使论点更加鲜明,论证更严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史著都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记录,二十四史是以人物活动为主线结构而成。 B.虽然史学与文学的叙写对象各有侧重,但都重视对人的关注和对人性的透视。 C.司马迁用一句话就写出了商鞅的胆识和智慧,同时也写出了他的自信与自负。 D.用细节写活人物架构历史事件是《史记》高于二十四史其他史著的地方之一。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C2.A3.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A项,“是缘于它的文学价值高于其史学地位”错误。原文第一段阐明了,《史记》的史学地位是由其文学性成就的,文章并没有对二者进行高下的比较。 B项,“把人而非事作为中心”错误。史学以“事”为研究对象,《史记》也是如此,只不过司马迁追求的是通过把“人”写透彻,进而把“事”说清楚,而非直接把人作为中心或研究对象。 D项,“不在……而是……”错误。结合“《史记》的贡献绝不仅仅表现在体例上,而且更表现在细部述说上。深入到每篇传记内部,我们会清楚地看到,人物的性格、禀赋,往往是司马迁用笔的着力之点、精彩之处”分析,原文是“不仅……更……”的递进关系,而不是“不是……而是……”的并列关系。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A项,“佐证”错误。结合“‘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以代表鲁迅对《史记》的总体评价,也是最高评价。这两句话,一指其史学地位,一言其文学价值,自是非常允当。然而,两句话的关系究竟怎样”分析,文章引用鲁迅的评价,只是为了引出话题,鲁迅的评价并没有涉及《史记》文学价值的重要意义。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题型多种多样,有直接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做分析概括的;有列出文中的一些语句要求做是非判断的;也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的观点作判断的;还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推断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要注意着眼于全文,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直接表述的观点,可从字面上看出来;分散在文中各个部分的观点,就需要综合与概括;二要注意把握关键句子、显性内容,如各段的起始句、结束句,文章的标题、论点或分论点、结论性句子等。 B项,“都重视”错误。结合“考察先秦史著,《春秋》《左传》为编年体,《国语》《国策》为国别体,尽管在这些著作中都有一些写人写得不错的篇章,但它们在总体上却都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所作的记录,都没有注重突出历史事件中的人”分析,文中写到《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都没有没有注重突出历史事件中的人”。 故选B。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
|
录入时间:2021-02-07 11:49: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