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深人落实“房住不炒”避免楼市大起大落·新华社》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选编自《房地产投资增速第三个月低于10%明年房价大概率稳中有降》,澎湃新闻2018年12月14日)

材料二:

从房价走势看,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二手房价率先回落,并逐步向二线城市扩散,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10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的城市有14个;较9月份增加一倍。另据中国指数研究院调查,11月百城新建住宅均价环比上漲0.27%涨幅较10月回落近0.2个百分点。从土地购置看,2018年1-11月,全国300个城市共流拍613宗住宅用地,流拍的总规划建筑面积约为2017年的2.3倍。从运行指标分析,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商品房销售面积出现增速同步回落情况,这些情况表明楼市高温已经消退,市场预期出现松动,热点城市房价回落,房地产市场正面临着方向性选择。

房地产市场的稳健选行关系着宏观经济稳定,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外部冲击和内部转型双重压力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健运行,避免房价大起大蕊既是保持宏現经济稳定的重要基础,也是经济韧性的重要体现。一方面,我国城镇化进程尚未结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客观上也需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房地产业对其他行业具有较强辐射和带动效应,也是我国家庭资产主要配置领域、房价波动将加剧经济金融波动。因此防范房地产泡沫风险,既要有效控制房价非理性上涨所形成的风险累积,也要高度警惕房价快速下行带来的泡沫破裂风险。

(《深人落实“房住不炒”避免楼市大起大落》,新华社2018年12月13日)

材料三:

未来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更加错综复杂,房地产结构性泡沫高悬楱市未来走势存在多种可能。总体上,小幅调整是大概率事件。在没有重大政策转向和意外事件冲击的情况下,总体市场转向降温通道,不会出现剧烈波动,但可能会有起伏和波动。城市分化可能再度出现,未来一年,一二线城市总体上市场上行压力有所增加,未来趋势由增长主导;三四线城市市场向下的压力加大,库存可能再度增加。

楼市还存在四个问题:一是住房发展的总量与结构性问题。住房存量水平超前,潜在供给巨量。二是市场预期变化更加扑朔迷离。三是行政调控弊端逐渐凸显。长期过度使用行政措施,产生大量意料不到的问题,导致市场乱象加剧市场风险,使得行政调控作用下降,市场调节机制无法发挥有效作用,扭曲了市场供求关系,导致房地产泡沫扩展。四是制度性改革推进速度依然缓慢。

政府应同时管好预期、完善调控和加快改革。第一,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同时剔除预期泡沫。第二,完善房地产调控政策,防范楼市双向剧烈波动。第三,下决心改革基础制度,加速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出房地产税。实行渐进式方案,只对新交易住房启动征收方案,即住房家庭如果一旦交易将统计其全部住房面积,并按照起征点开征,不交易的住房暂不征收;二是打开市政债券。探索以房地产税和基础设施未来收益作为未来还债资金流,发行市政债券,填补因土地财政退岀留下的地方政府支出缺口,开辟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正规渠道;三是出土地财政。调整中央和地方的财税关系。改革中央与地方关于土地出让全的分成制度。深化住房制度改革。重新确立商品性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的比例关系,加快完善租售并举制度

(《改革让中国楼市行致远——《中国住房发晨报告(2018-2019)》总报告》经济参考报2018年12月125)

【注】①环比:属统计术语。是本期统计数据与上期比较,例如2014年7月份与2014年6月份相比较。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2018年8月份到11月份,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和销售额的增速均持续下滑。

B. 2018年10月70个大中城市二手房价与11月百城新建住宅的价格变化及土地流拍等情况显示楼市高温已消退。

C. 房地产市场泡沫如果因为房价大起大落或快速下行而破裂,再加上外部冲击和内部转型压力,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将受到严重危胁。

D. 未来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会更加错综复杂,但总体来看,房地产市场将转面降温不会出现剧烈波动,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房价都将趋于平稳。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18年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增速降至了最低点,而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销售额增速也降至最低点。

B. 从房价走势米看,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二手房价回落带动了二线城市二手房价的回落,这是市场预期出现松动的表现。

C. 目前楼市存在的四大问题均是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干预造成的,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减少千预,让市场真正发挥作用。

D. 要解决好房地产市场的问题,政府部门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稳定预期;完善调控政策改革基础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3. 三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下载Word版试题
《深人落实“房住不炒”避免楼市大起大落·新华社》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D    2. C   

3. 材料一澎湃新闻侧重于运用图表形式直观展示我国一年多来房地产投资的增速变化趋势,为判断2019年房价变化做参考;材料二新华网侧重于对2018年热点城市房价变化情况、趋势的分析,以及对房地产市场稳健运行对于国民经济重要性的阐述;材料三经济参考报则在判断未来一年楼市走势的基础上思考楼市存在的问题和政府部门应采取的应对方略。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D项,“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房价都将趋于平稳”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材料三,原文是“一二线城市总体上市场上行压力有所增加,未来趋势由增长主导;三四线城市市场向下的压力加大,库存可能再度增加”。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C项,“四大问题均是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干预造成的”说法属于以偏概全,前两个问题基本属于市场因素造成,不能一概而论。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归纳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然后明确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筛选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分析概括,回答问题。本题要求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三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答题时,首先明白题干重点“报道的侧重点”,然后回归材料,抓住每则材料的关键信息,特别是段首段尾句和关键此句,进行分析整合,概括出每一则材料的主要信息,分析指出每则材料侧重点有什么不同。比如本文材料一是两幅图表,一幅是“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增速”图,另一幅是“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销售额增速”图。仔细看着两幅图,可发现这两幅图主要展示我国2017年和2018年,特别是2018年房地产投资的增速变化趋势,为判断2019年房价变化做参考。材料二,根据“从房价走势看,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二手房价率先回落,并逐步向二线城市扩散”“这些情况表明楼市高温已经消退,市场预期出现松动,热点城市房价回落,房地产市场正面临着方向性选择”“房地产市场的稳健选行关系着宏观经济稳定,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外部冲击和内部转型双重压力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健运行,避免房价大起大蕊既是保持宏現经济稳定的重要基础,也是经济韧性的重要体现”可概括出本则材料侧重于对2018年热点城市房价变化情况、趋势的分析,以及对房地产市场稳健运行对于国民经济重要性的阐述。材料三,根据“未来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更加错综复杂,房地产结构性泡沫高悬楱市未来走势存在多种可能。总体上,小幅调整是大概率事件。在没有重大政策转向和意外事件冲击的情况下,总体市场转向降温通道,不会出现剧烈波动,但可能会有起伏和波动”“未来一年,一二线城市总体上市场上行压力有所增加,未来趋势由增长主导;三四线城市市场向下的压力加大,库存可能再度增加”“楼市还存在四个问题”“政府应同时管好预期、完善调控和加快改革”等信息,可概括出本则材料主要侧重于判断未来一年楼市走势的基础上思考楼市存在的问题和政府部门应采取的应对方略。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录入时间:2021-05-08 09:3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