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学·理学:唐宋变革与明清实践·陈支平》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代理学家们提倡的“节孝”观念,其实并不是他们的首创。至少从汉代以来,国家政府都曾经对社会上的节孝行为进行过表彰和奖励。到了宋代,一方面,政府基本上持续了历代政府对旌表节孝的重视;另一方面,理学家们为强调士大夫应注重气节的道德标准,对“节孝”观也作出了更明确的表述。然而直至宋元时期,国家政府对于旌表节孝的行为,更多的是停留在倡导个案“典型”的层面上。有学者把明以前到明代的旌表贞节行为的演变过程,形象地描述为“由典范到规范”。典范是由倡导所致,而成为规范则必须要有一整套严格的制度化设计来加以保障和推行。明代在固定的审核标准下,对来自全国各地大量的旌表案件,予以定期、集体和分类处理,从而形成了明代旌表节孝的制度化、规律化和等级化,乃至演变至激烈化的特质。 与之相伴相行的是以朱熹为核心的理学成为明代政府所认可推行的政治意识形态范本,这就促使明朝的许多士大夫从理学的角度来诠释和欣赏政府的旌表节孝制度。这样,明政府所推行的节孝行为,就不仅仅是一种制度政策,同时也成为一种社会道德的教化行为。在制度与教化的双重作用下,明清时期的节孝行为,越来越出现违反人性的激烈化特质。《儒林外史》中所描述的父亲眼看着女儿自尽殉夫并大赞“死得好”的故事,在明清两代的文献中并不罕见。在朱熹悟道、传道的福建地区,清代竞有胁迫寡妇殉节的风气。 “孝道”本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但是经过明清时期的制度化推进之后,也在不同程度上走上了泛政治化的极端道路。在上层统治者眼里,孝道的体现就是臣下的“死忠”:所谓“以孝治天下”,实际上就是天下服从一尊。就一般士庶之家而言,争取“孝行”的褒奖可以获取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实际利益。正因如此,为博得孝名而导致明清时期惨无人道的“割股疗亲”行为盛行,显然也是政府对于“节孝”制度化与教化灌输的后果。 宋代理学所倡导的“节孝”,更多的是强调士人自身的道德气节与行为准则,而到了明清时期经过专制政府的制度化、规范化之后,传统的“节孝”观被引入到激烈化的歧途。特别是随着明清时期皇权专制体制的强化和官僚阶层奴庸化的加剧,朱子及理学家们所提倡的勇于坚持士人气节的义理观,基本上成了政治上的一种“摆设”。而某些部分被强调而形成制度化的诸如“贞节”“孝道”,则根据统治者的需求而经过了新的改造和诠释。正因如此,宋代朱子及理学家们所倡导的“义理”“气节”等命题所蕴含的道德价值,还是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加以继承、 (摘编自陈支平《朱子学·理学:唐宋变革与明清实践》)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节孝”观并非始于宋代,只是宋代持续了历代对旌表节孝的重视,并对其作了更明确的表述。 B. “由典范到规范”中的“典范”是指明之前的倡导个案典型,“规范”指明代的制度化设计。 C. 节孝行为成为明代社会的一种制度政策后,朱子理学就变成了政府认可的政治意识形态范本。 D. 对节孝行为进行制度化设计并使之成为道德的教化行为,是“节孝”观在明清发生变异的原因。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通过分析“节孝”观在明朝前后的演变,告诉人们要客观看待宋理学的内容和价值。 B. 文章运用例证法,用“割股疗亲”等事例,证明了明清时期的节孝行为违反人性的特质。 C. 文章论证“孝道”走上泛政治化道路,是从上层统治者和一般士庶之家两方面来分析的。 D. 文章先叙说节孝观的演变过程,然后溯根源,析危害,先立后破,逐层深入,说理透彻。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明朝士大夫们从理学角度诠释和欣赏旌表节孝行为,助推了旌表节孝制度的形成。 B. 本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节孝”走上泛政治化道路后,势必会改变原本意义。 C. 没有良好的国家体制和社会风气,朱子的“气节”“义理”就没有被实践的可能。 D. 现在重新审视宋理学,我们既要重视和继承其道德价值,又不能忽视其反人性特点。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朱子学·理学:唐宋变革与明清实践·陈支平》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C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C项,“节孝行为成为明代社会的一种制度政策后,朱子理学就变成了……”不正确,原文说的是“与之相伴相行的是以朱熹为核心的理学成为明代政府所认可推行的政治意识形态范本”,是“与之相伴相行”,而不是“之后”。故选C项。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要在整体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文本具体内容对各选项表述进行认真比照,考查其表述正确与否。D项,“先立后破”不正确,由原文来看,应为“先破后立”。故选D项。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题目的设误类型一般为可能说成绝对,扩大范围或缩小范围。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注意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分析各个选项,找出答案。A项,“助推了旌表节孝制度的形成”不正确,原文说的是“这就促使明朝的许多士大夫从理学的角度来诠释和欣赏政府的旌表节孝制度”,可见,“明朝士大夫们从理学角度诠释和欣赏” 的就是“旌表节孝制度”,而不是“助推了”旌表节孝制度的形成。C项,无中生有,文中没有依据,且“没有……就没有被实践的可能”表述过于绝对。D项,“宋理学……反人性特点”不正确,原文说的是“明清时期的节孝行为,越来越出现违反人性的激烈化特质”。故选B项。 【点睛】第2题解答时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题常见陷阱: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区间,然后再进行判断。 |
|
录入时间:2021-05-09 09:1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