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头清供·张中行》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案头清供 张中行 ①名为书生的,室内都要有个书桌,也有人称为书案。如果略去多占地方这个缺点,书案以宽大为好,语云,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之义也。书案宽大,面上可以放各种用物,写写画画,以及钻研经典,攻乎异端等等;其下还有抽屉多个,不宜于摆在面上的,可以韫椟而藏。藏了,以不说为是;单说面上的,放什么,如何放,似乎也有学问,至少是习惯。记得多年以前,大学同学卢君以懒散著名,书案上的东西一贯是多而杂。有一次,我在场,他想吸烟,找烟斗和烟包,到堆满半尺高杂物的书案面上摸,费半天力,以为摸到烟包了,拉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只袜子。这是放物多的一个极端。还有放物少的极端,是已作古的友人曹君,书案面上一贯是空空如也,他说图看着清爽。我是中间派,实用和看着兼顾。都放了什么呢?写小文不同于填登记簿,决定躲开那些估计不能引人入胜的,只说我认为值得说说的一些。名为清供,清的意义是没花钱,供的意义是我很喜欢,甚至想套用乾隆年间陈坤维女士的一句诗——珍重寒斋(原为“闺”)伴我时。 ②清供三件,先说第一件,是个黄色的大老玉米。这是北京通用的称呼,其他地方,如东北称为包谷,我们京东称为棒子,正名或是玉蜀黍吧。名者,实之宾也,关系不大,还是说来源。是去年秋天,老伴接受她的表妹之约,到容城县乡下去住几天。我,依义要陪着前往,依情也愿意前往,于是只是半天就到了鸡犬之声相闻的乡下。坐吃,游观,都是例行之事,可按下不表;只说我最感兴趣的,是年成好,所养驴、鹅、鸭、鸡、鸽等都肥壮,我可短时期偿与鸟兽同群的夙愿。人,古今一样,虽是逝者如斯夫,却愿意留些驻景。古人办法少,即如李杜,也不过写几首诗。今人同样可以写诗,只是因为不会或愿意更真切,一般是用照相法,个别的用录像法。我用照相法,请驴来,我紧贴在它身旁,照,成功。请鹅来,它摇头扭身,坚决不干,只好说声遗憾,作罢。活物不成,只好降级,院里黄色老玉米堆成小丘,坐在顶上也可以洋洋然,于是照一张,胜利结束。几天很快过去,离开之前,又想到老玉米,于是挑一个大而直且完整的,带回来。这东西在乡下不算什么,进我的斗室就成为稀罕物,常言道,物以稀为贵,所以它就有权高踞案头。 ③清供的第二件是个鲜红色椭圆而坚硬的瓜,我们家乡名为看瓜,顾名思义,是只供看而不能吃。也要说说来源。是今年中秋,承有车阶级某君的好意,我到已无城的番河县城去过中秋节。吃各种土产,寻开天旧迹,赏月以证“月是故乡明”等等,都是题外话,可不谈。只说这个看瓜,是一位有盛情的杜君请我到他家吃自做的京东肉饼,在他的窗台上看见的。他说是自己院内结的,大大小小十几个,如果喜欢,可以随便拿。窗台上晒着一排六七个,我选了个中等大的,也总可以压满手掌了。返京的车上,还有家乡产的月饼等等,我把这看瓜放在最上位,因为有老玉米的成例,它是清供,下车之后理应高踞案头的。 ④清供的第三件是个葫芦,不是常见的两节、上小下大的,是两节、上下一样粗的,据说这是专为制养蝈蝈的葫芦而种的,比较少见。也由来源说起,这回是由远在异县移到近在眼前。是同一单位的张君在单位院内种的,夏天我看见过,没注意。秋天,霜降以后,一次我从他的门前过,看见北墙高处挂着一排葫芦,也许因为少见,觉得很好看。我也未能免爱就想得到之俗,敲敲门走进屋。他热情招待,指点看他的鸟笼和鸟,已经制好的蝈蝈葫芦。我问他今年结了多少,有不成形的,可否送我一个,摆着。不想他竟这样慷慨,未加思索就说:“摆就得要好的,我给您找一个。”说着就上墙,摘个最大最匀称的给了我。我拿回屋,放在案头,使它与老玉米和看瓜鼎足而三。 ⑤鼎足而三了,我当然会常看。是不是也常想,或曾想,这有什么意思?如果追得太深,也许竟是没有意思。所以为了不至落得没有意思,最好还是不追得太深。或者哲理与常情分而治之:坐蒲团时思索哲理,起身走出禅堂或讲堂时还是依常情行事。我是常人,因而也就如其他常人一样,有想望,也有寂寞。怎么处理呢?其中一种可行的是如清代词人项莲生所说:“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其实,这意思还可以说得积极一些,即如我这些案头清供,有时面对它,映入目中,我就会想到乡里,想到秋天,而也常常,我的思路和情丝就会忽然一跳,无理由地感到,我们的周围确是不少温暖,所以人生终归是值得珍重的。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第①段由书生的书案谈起,谈及书案上的物品,对比了朋友们的案头布置,最后才引出自家的案头格局,引出叙述中心——案头清供。 B. 本文的案头清供指的是没花钱的而让“我”很喜欢的摆在案头的三样东西:大老玉米、看瓜、葫芦。它们既普通又特别,成为作者记忆的纽带。 C. 本文第⑤段引用项莲生的“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表明清供本是“无益”的,只不过是用来打发时光的,流露出作者的消极情绪。 D. 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结构,开头表达了对案头清供的喜爱,中间三段分述三件清供的来源,结尾处则借物抒情。全文叙议结合,意蕴丰富。 2. 本文第②段在语言运用上极具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 结合全文,说说文末作者产生“所以人生终归是值得珍重的”这样的感悟的缘由。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案头清供·张中行》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C 2. ①作者善用文言词语,如“名者,实之宾也”“依义”“依情”“驻景”“洋洋然”等,古朴典雅,意蕴丰富。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如“我用照相法,请驴来……只好说声遗憾,作罢”,既写出乡野生活的情趣,又生动幽默地表现作者情绪的变化。③多用短句,如“坐吃,游观,都是例行之事,可按下不表”,语言简练而富于节奏感。④语言风格既古朴典雅、含蓄简练又明快风趣,富有情味。(要求能从词语的使用、修辞、句式、语言风格等角度进行分析,答出三点给满分。) 3. 作者抒发“人生终归是值得珍重的”的感想,是由三件“案头清供”得来的:①案头清供作为书案上清雅的物品,是消遣时光的佳品,可以引发“我”思考人生,思索哲理。②面对案头清供,“我”想起它们来自秋天,来自乡土,感受大自然的馈赠,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③面对案头清供,“我”想起它们来自亲朋好友的盛情赠予,感受到周围人情的温暖,表达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的综合鉴赏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对文章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C项,“流露出作者的消极情绪”的表述与原文的意思不符,应是不仅可以打发时光,还可以从中感受到温暖,这种情绪是积极的。故选C。 【2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本文第②段在语言运用上极具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是考查学生赏析文段语言能力。赏析语段语言主要从词语的使用、修辞、句式、语言风格等角度进行分析。答题时,首先指出语段以上的各方面技巧,然后结合语段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最后指出语段在词语的使用、修辞、句式、语言风格等方面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表达了什么情感。本题,仔细阅读划线的段落,可知,本段在词语运用上大量使用文言词语,修辞上,主要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句式上,多用短句;语言风格上,既古朴典雅、含蓄简练又明快风趣,富有情味。答题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3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结合全文,说说文末作者产生‘所以人生终归是值得珍重的’这样的感悟的缘由”,是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能力。题目要求说说文末作者产生“所以人生终归是值得珍重的”这样感慨缘由,也就是问作者因为什么事情发出“所以人生终归是值得珍重的”这样的感慨。所以答题时,通读文章,找出并概括作者在文章中所写的事情即可。通读文章,可知本文抒发人生终归是值得珍重的”的感想,是由三件“案头清供”得来的。文章先写案头清供作为书案上清雅的物品,是消遣时光的佳品,可以引发人们特别是“我”思考人生,思索哲理。然后详细写自己案头三件清供由来:第一件是个黄色大玉米。去去年秋天“我”和老伴去乡小住得来的。当时“‘我’最感兴趣的,是年成好,所养驴、鹅、鸭、鸡、鸽等都肥壮,我可短时期偿与鸟兽同群的夙愿”,就同动物照相,同玉米堆合影。离开的时候挑了个“直且完整的,带回来”放在案头。表现“我”感受大自然的馈赠,对大自然的热爱。第二件是个看瓜。“这个看瓜,是一位有盛情的杜君请我到他家吃自做的京东肉饼,在他的窗台上看见的。他说是自己院内结的,大大小小十几个,如果喜欢,可以随便拿。窗台上晒着一排六七个,我选了个中等大的,也总可以压满手掌了。返京的车上,还有家乡产的月饼等等,我把这看瓜放在最上位”。第三件是个葫芦,这个葫芦“是两节、上下一样粗的,据说这是专为制养蝈蝈的葫芦而种的,比较少见”。是同单位的张军在单位院内种的。一次“我”从他门前过,觉得好看,就问他要一个摆着。他未加思索就给“我”挑了个最大最匀称的。这个葫芦和看瓜都是亲朋好友的盛情赠予,他们能使“我”感受到周围人情的温暖,能表达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 |
|
录入时间:2021-05-09 09:2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