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发现语文之美,享受阅读之乐——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访谈·李节》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发现语文之美,享受阅读之乐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访谈

记者:李节

李:您觉得学好语文的关键是什么? 

陈:“学语文”没什么捷径可走,首先是有兴趣,然后就是多读书、肯思考、勤写作。欧阳修说:“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做自能见之。”欧阳修尚且找不到读书作文的“诀窍”,我当然更是“无可奉告”了。据叶圣陶先生的长子叶至善称,父亲从不给他们讲授“写作方法”,只要求多读书;书读多了,有感觉,于是落笔为文。文章写多了,自然冷暖自知,写作能力逐渐提升。叶老这思路,跟欧阳修的说法很接近。

语文教学的特点是慢热、恒温,不适合爆炒、猛煎,需要时间和耐心。因此,“语文教学”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很容易。

传统教学与现代标准化教学有很大差异。过去主要靠自学,学生面对经典的文本,仔细琢磨,百思不得其解,这才去请教;现在则以“文学史”或“文学概论”为教学中心,经典文本反而成了“配合演出”。学生省了上下求索的工夫,迅速获得有关作家作品的“精彩结论”。一星期就知道《诗经》是怎么回事;两星期,《楚辞》也打发了。这样确实推进很快,可学生真的掌握了吗? 

晚清西学大潮中,章太炎对标准化教学很不以为然,认为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必定注重“耳学”,养成“道听途说”的学风。而传统中国的书院教学,依靠山长的个人魅力,以及师生间的对话与交流,自学为主,注重的是“眼学”。前者整齐划一,适合普及知识;后者因材施教,有可能深入研究。

当然,现代社会学生需要修习的科目很多,不可能只讲“四书五经”。但如何在“含英咀华”与“博览群书”之间,找到合适的“度”,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李:新课程以来,很多中小学语文教材都请大学教授担任主编,您对此怎么看? 

陈:视野开阔、学识渊博的大学教授参与到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中,当然有好处。但中小学教育与大学教育毕竟不是一回事,切忌将原本应在大学才教的知识,提前压缩到中学课本中去。大城市里的重点中学,教师和学生水平都很高,可这不是整个教改及课本编写的主要目标。另外,过多站在大学教授的立场看问题,可能会忽略中小学生的生理特点、接受能力以及欣赏趣味等。这样,调子很高,但所编教材可能不切实际。

在我看来,大学教授若想介入中小学教育,必须多与中小学老师接触、交流,了解中小学的教学规律,不能“居高临下”。

李:您是否愿意参与中小学教材的编写工作? 

陈:前些年我也参加过,但不久就发现,解决教材编写中的诸多问题,非我能力所及。

李:您的意思是说中小学教材编写本身是一个专业,并不是说搞文学的或者大学中文系的老师就可以编? 

陈:对。举个例子吧,我翻看《叶圣陶全集》,偶尔读到《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这是我小学时念过的课文,怎么会出现在《叶圣陶全集》?原来,叶先生正编写小学语文课本,找不到合适的范文,干脆自己写一首。那一瞬间,我很震撼。当初叶圣陶、张志公等人编中小学语文教材,都是大行家,且全力以赴,一辈子把这当事业来认真经营。

(节选自《语文建设》,有删改)

1. 下面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学语文”首先要有兴趣,然后就是多读书、肯思考、勤写作的过程中获得能力,而不是依靠别人提供的“方法”“诀窍”“捷径”。

B. 语文教学“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很容易”中“难”在需要时间和耐心,“容易”在它没有什么高妙的招数,只要多读多悟多写,语文水平就会逐渐提高。

C. 陈平原认为传统教学和现代标准化教学各有优长,学生不能因为需要学习的科目众多,就只知道结论,而不自学、研读、交流经典文本。

D. “道听途说”的学风和中国传统的书院教学各有利弊。前者整齐划一,适合普及知识;后者因材施教,有可能深入研究。

2. 下面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平原在思考现代“文学史”或“文学概论”为教学中心,而忽视经典文本的基础上,对如何把握

“含英咀华”与“博览群书”之间“度”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B. 陈平原举学生快速掌握《诗经》《楚辞》的例子,意在揭示这种现代标准化教学的弊端,强调学生上下求索、自主研读文本,必不可少,甚至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之一。

C. 举《小小的船》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中小学教材编写本身是一个专业,因为当找不到合适范文的时候,需要编者自己去写,这不是搞文学的或中文系教授可以胜任的。

D. 大学教授编写中小学语文教材会有好处,但如果居高临下,不考虑中学实情,所编教材不切实际,好的中文系教授,也不能成为合格的教材主编。

3. 陈平原认为如何才能编写好中小学教材?

下载Word版试题
《发现语文之美,享受阅读之乐——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访谈·李节》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D    2. B   

3. 编写者视野宏阔,学识渊博;关注不同地区师生水平的差异;了解中小学生的特点;多与中小学老师交流沟通;了解中小学教学规律;全力以赴,当成事业来做。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需要找准答题区间,搜索与选项相关的语句,与选项的表述进行比对。本题D项,不合文意,“道听途说”的学风和中国传统的书院教学各有利弊。前者整齐划一,适合普及知识;后者因材施教,有可能深入研究。在这句话中前者指的是“道听途说”的学风;原文表达为“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必定注重“耳学”,养成“道听途说”的学风。而传统中国的书院教学,依靠山长的个人魅力,以及师生间的对话与交流,自学为主,注重的是“眼学”。前者整齐划一,适合普及知识;后者因材施教,有可能深入研究”,在原文中“前者”指“耳学”,“耳学”和“道听途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面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找准答题区间,本题A项,“对如何把握‘含英咀华’与‘博览群书’之间‘度’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不合文意,原文表述为“如何在‘含英咀华’与‘博览群书’之间,找到合适的‘度’,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只强调问题的重要性,并没有提出建设性意见;C项,“举《小小的船》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中小学教材编写本身是一个专业,因为当找不到合适范文的时候,需要编者自己去写,这不是搞文学的或中文系教授可以胜任的”,中“这不是搞文学的或中文系教授可以胜任的”不合文意,这个例子是在文中结尾段出现,是为了说明“编中小学语文教材,都是大行家,且全力以赴”这一观点;D项,“如果居高临下,不考虑中学实情,所编教材不切实际,好的中文系教授,也不能成为合格的教材主编”表述过于绝对,原文“过多站在大学教授的立场看问题,可能会忽略中小学生的生理特点、接受能力以及欣赏趣味等。这样,调子很高,但所编教材可能不切实际”中用的是“可能”,是强调“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筛选、整合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根据题干要求,如本题“陈平原认为如何才能编写好中小学教材?”,然后通读材料,找准答题区间根据文中“视野开阔、学识渊博的大学教授参与到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中,当然有好处”,可概括为“编写者视野宏阔,学识渊博”;根据文中“”多站在大学教授的立场看问题,可能会忽略中大城市里的重点中学,教师和学生水平都很高,可这不是整个教改及课本编写的主要目标”,可概括为“关注不同地区师生水平的差异”;根据“过多站在大学教授的立场看问题,可能会忽略中小学生的生理特点、接受能力以及欣赏趣味等”,可概括为“了解中小学生的特点”;根据“大学教授若想介入中小学教育,必须多与中小学老师接触、交流,了解中小学的教学规律,不能“居高临下”,可概括为“多与中小学老师交流沟通;了解中小学教学规律”;根据文中“当初叶圣陶、张志公等人编中小学语文教材,都是大行家,且全力以赴,一辈子把这当事业来认真经营”,可概括为“全力以赴,当成事业来做”。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时最关键的是在找出答题区间后,将文本内容同选项内容表述进行认真而仔细的比较,注意出题者经常设置的各种陷阱,比如无中生有、以偏概全、张冠李戴等。选择题用好“比对法”;解答主观题,考生需通读所有材料,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

录入时间:2021-05-10 09:0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