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家庭结构的变迁及其社会影响·童辉杰》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家庭结构是指民众所形成的不同类型生活单位的构成状态。家庭结构以具有血缘、姻缘和收养关系的成员所组合的家庭或家户类型为认识途径。这一结构中所包含的家庭类型主要有:核心家庭(夫妇与未婚子女所组成)、直系家庭(夫妇与一个已婚子女及孙子女所组成)、复合家庭(夫妇与两个及以上已婚子女所组成)、残缺家庭(未婚兄弟姐妹所组成)和单人户等。 中国当代城乡家庭、家户结构自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表现出较显著的核心化趋向,2000年开始这一趋向弱化或停止。但也应看到,目前城乡基本家户类型为核心家户、直系家户和单人户,其中核心家户居于主导地位。 (摘编自王跃生《中国家庭结构变动与特征》) 材料二: 表一 1993年—2010年家庭户规模变化情况 单位:%
表二 1994年—2010年家庭类型的代际变化 单位:%
(摘编自《我国家庭结构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材料三: 最近出版的家庭蓝皮书《中国“创建幸福家庭活动”评估报告(2015)》指出,我国家庭结构特征发生如下变化:家庭规模正在快速地缩小,向小型化与微型化发展;在三种主要家庭结构中,当前核心家庭的比例在下降,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比例较为稳定;特殊家庭结构的比例有所上升;家庭结构呈现代际扁平化发展的趋势;城乡家庭结构依然存在着显著差异。 是什么造成了家庭结构特征变化?家庭蓝皮书认为,除了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和执行,还有以下影响因素:婚姻观及生育观的转变。在婚姻家庭方面,我国现已出现了一系列与传统婚姻家庭不同的模式,如单身家庭模式、空巢家庭模式、流动家庭模式等。在生育观方面,近年来人们的生育目的、生育意愿和对子女的期望值也在发生着转变,如人们的生育目的从“养儿防老”向满足个人情感需要、增加家庭幸福转变,生育意愿也从多生、“重男轻女”向少生优生晚生及淡化性别观念的方向转变,越来越多的人更加重视孩子的教育及培养。经济因素对家庭结构的影响增强。从宏观层面来说,国家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很多人有了享受生活的需求,而对生育、养育更多的孩子的需求越来越淡化。从微观层面来说,家庭的微观经济收入状况影响了人们的生育观,人们通过理性地分析未来家庭收入状况以及生育后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来决定生育行为,使生育行为影响家庭结构。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制度和养老制度的日益完善,人们依靠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制度及养老制度可以生活得更好,从而促使一部分人选择一人家庭或者二人家庭生活模式。 (摘编自杨利春《是什么造成我国家庭结构特征变化》) 材料四: 总体来看,我国家庭结构仍保持以核心家庭为主,直系家庭占相当比例,复合家庭逐渐减少的模式。同时,也顺应时代变化表现出夫妇核心家庭、隔代直系家庭、再婚家庭及单人家庭比例升高的新特点。家庭结构的变化特征也反映出当前我国所面临的一些社会问题。 (摘编自童辉杰《当代中国家庭结构的变迁及其社会影响》) 1.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1993年~2010年家庭户规模来看,一人户、二人户家庭比例在逐年上升,到2010年,全国的一人户和二人户家庭占该年家庭户类型的一半以上。 B. 从1993年~2010年三人户、四人户变化不大,说明主要受“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和“单独二孩”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C. 截止2010年,全国家庭类型的二代户已经降至41.83%,而一代户迅速增长至31.18%,三代户以上变化不明显。 D. 无论是1993年~2010年家庭户规模的变化,还是1994年~2010年家庭类型的代际变化,都体现出家庭向小型化、核心化发展的趋势。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当代城乡家庭、家户结构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表现出强劲的核心化趋向,但也有相当数量的直系家户和单人户。 B. 目前,我国城乡家庭结构依然存在着显著差异,城市家庭结构以核心家庭和特殊家庭为主,农村家庭结构以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为主。 C. 造成我国目前家庭结构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婚姻观及生育观的转变、经济的发展、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等。 D. 由于经济压力越来越大,生育成本越来越高,生育意愿和对子女的期望值也在发生着转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更趋于少生优生甚至选择不生。 3. 请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家庭结构的发展趋势和现状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哪些挑战。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当代中国家庭结构的变迁及其社会影响·童辉杰》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A 2. C 3. ①家庭核心化、空巢化将进一步弱化家庭的养老功能,我国的社会养老水平亟待提高;②隔代直系家庭的骤增,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更为严峻,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③再婚家庭的增多,会让继子女的教养问题更加突出;④单人家庭的比例增高,说明适龄男女的婚配难度加大;⑤家庭向小型化与微型化的发展,不利于密切子女与隔代家庭成员的联系,将弱化亲情关系。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和解读图表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以及图表中相对应的信息,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及图表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本提要求选出“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项,“从1993年~2010年家庭户规模来看,一人户、二人户家庭比例在逐年上升,到2010年,全国的一人户和二人户家庭占该年家庭户类型的一半以上”图表理解错误。2003年的一人户所占比例少于2000年的一人户所占比例;2010年二人户所占比例低于2007年所占比例,并不是“逐年上升”;2010年,一人户和二人户家庭所占比例分别为11.53%、21.37%,两者相加不到一半,“一半以上”也不对。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分析概括材料相关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A项,“我国当代城乡家庭、家户结构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表现出强劲的核心化趋向”说法绝对,材料一原文说“┄自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表现出较显著的核心化趋向,2000年开始这一趋向弱化或停止”;B项,“城市家庭结构以核心家庭和特殊家庭为主,农村家庭结构以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为主”无中生有,于文无据; D项,“由于经济压力越来越大,生育成本越来越高”属于无中生有,于文无据。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分析、筛选、整合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白答案来源于材料,但现有材料是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现有材料的原句绝不是最佳答案,更不是最佳答案的全部,这就考查了考生真正读懂多文本的内涵、联系社会生活现实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能力。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家庭结构的发展趋势和现状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哪些挑战。依据材料二单人户家庭的比例持续增高,表明适龄男女单身很多,婚配难度加大了;材料二中一代户和二代户比例加大,材料四中提到“空巢家庭模式”,表明家庭养老功能在弱化,我国社会养老问题亟待重视;材料四中提到隔代直系家庭骤增,表明社会需要更为关注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家庭规模正在快速地缩小,向小型化与微型化发展”,不利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联系,将弱化子女与隔代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关系;同时,再婚家庭的增多,也会让家庭教育中的继子女的教养问题更为严峻。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省。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
|||||||||||||||||||||||||||||||||||||||||||||||||||||||||||||||||||||||||||||||||||||||||||
录入时间:2021-05-10 09:09: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