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戏曲的“叙事”与“抒情”·杜桂萍》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叙事、通常理解为讲故事,历来是反观古代文学史演进时一个言人人殊的话题领域。本应以叙事见长的戏曲更因为主体性的横逸斜出而秉有了诗性文本的诸多特征,叙事的饱受挤压已成为审视中国古代戏曲小说不可回避的问题。 ②就戏曲文体而言,无论是杂剧还是传奇体式,都曾在抒情传统所设置的召喚結构中徜徉内外,塑造并且被塑造。作为杂剧的标志性文体特征之一,“一人主唱”本来为文本提供了以曲词叙事的机缘,但“主角”之于杂剧文体结构的中心地位以及杂剧所采用的代人立言的演述方式,不仅使“人”始终成为作品构思的起点和全部,也将充分展示个体的生命际遇、表达心灵的敏感思考固化为题中应有之义,作者往往忍不住以“自喻”的方式表达自我,借助叙事主人公与自我的同构进行率性表达,“抒情”的凸显常常猝不及防。发展到后来,“我”甚至不再作为隐含的主人公,不再以“自喻”的方式表达自我,而是直接登场,自为主人公,以“写心”的演绎方式直接中断叙事,旨在抒情。此际,杂剧短小灵便的文本体制不但带来了创作主体抒情写心的自在与随性,又借助“俗”的审美规定性给定了一个更加便利的宣泄私人情感、挣脱雅俗羁絆的空间, ③抒情对叙事的干预不仅伴随了杂剧的文体独立,又“一路相随”,演变为南杂剧主角制下的人皆可唱的表征之一,轮唱、对唱、合唱等的介入形成了“代人立言”的多个声部,不仅没有形成对杂剧文体的结构性影响,反而以复调的形态助力抒情丰富性的生成。传奇戏曲因为篇幅长、规制大,线索纷纭且故事情节复杂,成为明清时期与小说地位相当的叙事文体。初看起来,叙事于其文本结构中始终处于中心位置,似非杂剧体一样可以轻易为抒情所左右,然其代人立言的角色传统,诗词化的剧曲演述,宫调叙事的结构模式等,作为这一文体的先天和元文体特征,仍然不可避免地为抒情提供了大量空间。 ④在戏曲文体渐为文人青睐而又难入正统雅文化法眼的历史境遇中,其先天秉有的抒情元素为文人准确捕捉并巧妙展开,并逐渐演变为具有本体性意义的文体显在特征。在求“奇”,求“趣”、求“真”的艺术言说中,不顾情节之规定、关目之要求,忽略人物形象塑造的行为、言语描摹,有意使用以抒情介入叙事的行文策略等。清代中期后,抒情之凸起与叙事之孱弱已然演变为戏曲叙事的一种特殊形态,古典戏曲文体日益衰落的现实自然也不可避免。 (摘编自杜桂萍《古典戏曲的“叙事”与“抒情”》)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是 A. “一人主唱”是杂剧的标志性特征之一,但在南杂剧中这特点已经发生演变,被突破。 B. 杂剧“代人立言”的演述方式直接导致作者创作时以直接登场来“写心”的方式表达自我。 C. 传奇戏曲代人立言的传统、诗词化的剧曲演述和宫调叙事的模式等元文体特征使叙事性弱化 D. 戏曲因其世俗性和先天的抒情元素而被文人喜爱,文人的改造改变了其本体意义的文体特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①段从反观古代文学史演进时对叙事的理解出发,引入叙事在古典戏曲小说中饱受挤压的观点 B. 第②段主要从文体特征、创作心理、文本体制等方面分析了杂剧发展中抒情对叙事的干预。 C. 第④段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古典戏曲中抒情对叙事的介入及其与中国戏曲衰落之间的必然关联。 D. 文章主要以杂剧、南杂剧、传奇戏曲为例,表现对古典戏曲演述方式中叙事与抒情的演变的认识。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戏曲这一注重叙事的文体中抒情的介入来看,中国其他的叙事文学创作也可能会出现类似现象。 B. 虽然传奇戏曲相对于杂剧和南杂剧而言篇幅长、线索纷纭且故事情节复杂,但其仍为抒情提供了空间。 C. 如果没有戏曲主体性的横逸斜出而秉有的诗性文本特征,也许戏曲的叙事见长的特点就不会发生改变。 D. 文人在古典戏曲创作中不顾情节、关目、人物塑造的基本要求,来源于他们忽视叙事重抒情的艺术观念。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古典戏曲的“叙事”与“抒情”·杜桂萍》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A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是”,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是”,B项,曲解文意,“直接导致”不正确,原文第二段中是“作者往往忍不住”,因而两者之间不是必然导致的关系。C项,曲解文意,“元文体特征使叙事性弱化”不恰当,文中第三段,尽管元文体特征“仍然不可避免地为抒情提供了大量空间”,但“似非杂剧体一样可以轻易为抒情所左右”。D项,强加因果,“戏曲因其世俗性和先天的抒情元素而被文人喜爱”不正确,对照原文最后一段“在戏曲文体渐为文人青睐而又难入正统雅文化法眼的历史境遇中”,两者之间不具备因果关系。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项中“与中国戏曲衰落之间的必然关联”错误,原文最后一段表述“古典戏曲文体日益衰落”,“中国戏曲”和“古典戏曲”文体不是同一个概念。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D选项篡改文意,“来源于他们忽视叙事重抒情的艺术观念。”错误,根据最后一段,文人在求“奇”、求“趣”、求“真”的艺术言说中,不顾古典戏曲的基本要求而“有意使用以抒情介入叙事的行文策略”,这只是方式而不是“来源”。故选D。 【点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将题干与选项进行对比,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的是什么,看看是不是考查答非所问类试题。如果题干中出现“不属于”“不能说明”这类词,考查的就是这类题;如果题干中仅出现“不符合原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则可以不考虑此步骤。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最后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选出错误或者最恰当的一项。 |
|
录入时间:2021-05-10 09:14: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