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乡规民约”的独特法律文化价值·胡仁智》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规民约作为传统“德礼法制”文化的独特载体和传统乡村治理的独特方案,在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中,被作为解决乡村社会问题的本土资源而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充分证明其重要的法律文化价值。然而,在汲取这一独特法律文化资源精华时,如若打开方式不正确,则会很大程度影响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进程及功效。

乡规民约的制定需要有明确的立约宗旨。乡规民约是乡村社会共同价值与乡村理性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的理性精神自然融入乡村社会生活的途径与载体。而目前有些地方的乡规民约,在劝禁、惩罚、规范等内容上,明显存在“不合道德”、“逾于法律”的情形,这是需要避免的。当代乡规民约建设的宗旨与目标的确立,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针,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合理、适当的方式融入乡规民约体系建设,通过乡规民约的独特产生形式、内容表现、传播与落实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乡村的社会风尚、社会意识和行为习惯,成为处理乡村“细事”的前提。

乡规民约不是国家政策与法律条文的简单抄录,也不是各地乡规民约的简单拷贝。乡规民约之于中国法律文化中的持久生命力,之于乡村治理的有效性,在于其本土性、地域性、传播性以及规范的普遍性、可执行性、可操作性、世代相沿不悖性。传统乡规民约形式多样,易记易诵,可仪可则可范可守,为民众信服。传统总类性乡规民约,集教育、规劝、告知、奖惩等功用于一体,为一定地域内的乡村民众所普遍遵守。专门类乡规民约,大多与一乡一村不同的社会事实有关,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其条款简明扼要,可执行性强,规范稳定。而当代乡规民约的建设,近十余年来虽取得较大成效,但其制定与运行仍然存在种种问题。原因在于对乡规民约这一独特法律文化资源的认识不足,导致乡规民约存在形式普遍单一、制定主体不清晰、文本篇幅冗长等问题。最为严重的是乡规民约的可守性不足,缺乏实施保障,制约了乡规民约的有效性,使其在大多数情况下并未真正成为切实有效的治乡之规、理村之约。

在汲取乡规民约这一传统法律文化资源精华,使其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尊重和深刻把握乡规民约的独特法律文化价值及其生成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乡村社会实际出发,真正建立起不违道德、不逾法律的乡规民约体系。如此才能真正发挥乡规民约对于当代乡村“良法善治”的独特功能与作用,最终谱写出乡规民约创新转化应用的时代华章。

(选自胡仁智《“乡规民约”的独特法律文化价值》,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乡规民约是解决乡村社会问题的本土资源,在传统乡村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B. 乡规民约承载着传统的“德礼法制”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理性精神。

C. 在当代,处理乡村细事的乡规民约,其目标的确立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乡规民约,需要尊重和把握其独特价值及生成规律。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法律文化价值的角度,重点论证了当代乡规民约创造性转化的有效途径。

B. 文章第二段围绕立约宗旨,论证了当代乡规民约建设的宗旨与目标确立等问题。

C. 文章第三段阐明传统乡规民约的特点,指出当代乡规民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D. 文章首先提出问题,然后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分析,最后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目前有些地方的乡规民约存在不合道德、逾于法律的情形,这是发展中难以避免的。

B. 乡规民约立足本土,有鲜明的针对性,这是它生命力强、得以世代沿袭的根本原因。

C. 只要加强实施保障,就能使乡规民约成为真正切实有效的治乡之规、理村之约。

D. 发挥乡规民约的独特功能,需从乡村实际出发,建立符合时代特点的乡规民约体系。

下载Word版试题
《“乡规民约”的独特法律文化价值·胡仁智》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A    3. C

【解析】

【1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B项,“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理性精神”分析有误。文中是说“乡规民约是乡村社会共同价值与乡村理性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的理性精神自然融入乡村社会生活的途径与载体”,并不能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理性精神。故选B项。

【2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对论述类文本的论据论证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A项,“重点论证了当代乡规民约创造性转化的有效途径”分析有误。“当代乡规民约创造性转化的有效途径”并不是文章论述的重点,重点是论述其重要性、意义。故选A项。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C项,“只要……就……”分析有误。文中是说“乡规民约的可守性不足,缺乏实施保障,制约了乡规民约的有效性,使其在大多数情况下并未真正成为切实有效的治乡之规、理村之约。”反过来推理,并不能推理出“只要……就……”的逻辑关系。故选C项。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录入时间:2021-05-11 09: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