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人民美好生活的个人创造之维·江畅》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美好生活”是一种生活,要正确理解“美好生活”,首先需要正确理解“生活”。一般来说,生活是人从生到死的生命历程,是人生存发展的整个过程,既指人当下的生活,也包括人整个一生的全部生活。因此,生活即人生,美好生活既指当下生活美好,也指一辈子生活美好,即美好人生。这就是中国古典“五福”幸福观所表达的意思。

②人的生活受家庭、社会等外在条件影响和制约,但其状况更直接取决于生活者自己的主观条件。影响生活状况的主观条件包括许多方面,而其集中体现就是人格。人格是一个人人性禀赋、环境影响和个人修为等因素交互作用所达到的人生境界。它是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的标志,也是一个人会过什么样的生活、人生会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或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人格对于一个人、对于一个人生活得好坏来说至关重要。有好的人格才会有好的作为,有好的作为才有高品格的生活,而这种高品格的生活才是真正意义的美好生活。

③人格由观念、知识、能力、品质等主要个性心理特征构成,表现为一个人具有一致性、稳定性的总体个性特征和完整精神面貌。人格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社会环境、教育、个人修为等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是人性现实化的结果。人格是判断一个人及其生活的内在根据,而判断的标准则是人格对人性实现的程度。人性包括人谋求存在、生存、生存得好、生存得更好的各种潜在规定性,是由这些潜在规定性构成的复杂而统一的整体,而谋求存在得更好则是人性的根本规定性,即人的本性。人的本性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不同个人身上体现为各种不尽相同的潜质。由这些潜质构成的整体就是具体的人性。人性隐含着人生的各种可能性,是人生复杂结构的深层结构。人性虽然是潜在的,但可以现实化为人格,并通过人格见之于人生。

④人格的形成意味着人的成熟,人格的发挥则是人的生活,而人格本身是人性的现实化。因此,人的生命过程实际上有三个层次:作为人整个现实生命过程的人生,作为个人综合规定性的人格,以及现实化为人格的人性。人生——人格——人性,这是人从表层到深层的结构,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在这个结构中,人格是关键性因素。动物生存的模式是需要——行为——满足,而在人这里,在需要与行为之间增加了人格这个十分复杂的环节,并在满足之后还增加了一个享受的环节。因而人生存的模式就成为需要——人格——行为——满足——享受。人格的形成不仅表明人成为完全意义上的人,也表明人具有了人的根本规定性(自为性)和本质规定性(社会性)。人格这个层次的逐渐形成体现了人类的进化过程,它是文明进化的积极结果,有利于人更好地生存发展。人格是人性与人生之间的枢纽,经过这一枢纽,人性得以实现的人生才有可能变得丰富而深沉、优美而崇高,并具有一贯性。

(摘编自江畅《人民美好生活的个人创造之维》)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人们的生活状况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其中人性是人的生活高度、生活水平的关键性因素。

B. 人性禀赋、环境影响、个人修为等因素静态叠加构成了人格,人格也是影响一个人生活状况的客观条件。

C. 人性具有隐蔽性,隐含着人生的各种可能性,它必须现实化为人格,并通过人格见之于人生。

D. 人性是人生复杂结构的深层结构,人性与人生间的枢纽是人格,人格的形成表明人具有社会性。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首段从“美好生活”切人,由生活谈及人生,明确表达了美好生活即美好人生的观点。

B. 文章对人格、人性进行重点论述,既有含义、特征的阐释,又表达了两者间任意转换的关系。

C. 文章阐释了人生、人格、人性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三者由表及里,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

D. 文章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人与动物生存模式的对比,突出了人的独特生存模式。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能走多远,人生的境界能达到多高,人性禀赋、环境影响、个人修为是可以诠释这些问题的。

B. 人的本性是人性的根本规定性,如果时代、地域、个体不同,那么人的本性会有不同的潜质。

C. 好人格,好修为,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能让人生变得丰富深沉、优美崇高。

D. 人格虽然是后天形成的,但它的逐渐形成体现着人类的文明进化过程,可使人生变得丰富而深沉、优美而崇高。

下载Word版试题
《人民美好生活的个人创造之维·江畅》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D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张冠李戴,错在“人性是人的生活高度、生活水平的关键性因素”。原文,“人格是一个人人性禀赋、环境影响和个人修为等因素交互作用所达到的人生境界。它是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的标志,也是一个人会过什么样的生活、人生会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或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应该将“人性”改为“人格”。B项,曲解文意,错在“人性禀赋、环境影响、个人修为等因素静态叠加构成了人格”。原文,“影响生活状况的主观条件包括许多方面,而其集中体现就是人格。人格是一个人人性禀赋、环境影响和个人修为等因素交互作用所达到的人生境界”,所以,人格是这些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而非这些因素“静态叠加构成”。C项,把可能性说成绝对化,错在“必须现实化为人格”。原文为“可以现实化为人格”,这里用“必须”绝对化。故选D。

【2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曲解文意,“两者间任意转换的关系”理解错误,文中并未表达“任意转换”的意思。故选B。

【3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D项,曲解文意,错在“人格……的逐渐形成体现着人类的文明进化过程,可使人生变得丰富而深沉、优美而崇高。”从原文“人性得以实现的人生才有可能变得丰富而深沉、优美而崇高”可看出“让人生变得美好幸福”的条件是“人性得以实现”。故选D。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录入时间:2021-05-11 09: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