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李波于水·李波于水》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态文明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的最高层次的文明形态。任何文明形态都必须具有与之相适应的主体承担者,生态文明的主体承担者是“公共人”与“生态人”组合而成的“生态公民”。

所谓公共人是指在公共领域中受公共精神驱动,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维护公共利益的行动者。作为公共人,生态公民首先应具有生态正义观念,公平地在社会主体之间分配生态权益和生态责任。生态公民强烈主张生态资源合理公正的配置,损害生态环境必须受到相应惩罚,利益受损者应给予相应补偿。其次,生态公民应具有生态权利观念。生态公民行使生态权利的方式主要是言行,即生态公民通过理性表达利益诉求影响环保法规政策的制定,改变不合理的环境决策,纠正不合法的环境行为。再次,生态公民应具有生态合作观念。对于公共领域而言,公共产品是群体互动的产物。生态公民必须在复杂公共关系中不断地与其他行动者产生联系,才能持续性地再生产生态公共产品。

生态人是指以追求人的生态性存在作为目标,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行为准则,具有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人。作为生态人,生态公民首先具有生态道德意识,将生态文明内化为精神上的自觉追求,最终外化为一种绿色生活方式。在生态道德的指引下,生态公民无论身在何处,有没有外界监督,他们都会表现出高尚的生态道德情操,不随意乱扔垃圾,不损害自然环境。其次,生态公民具有生态理性意识,主动反省人类对自然界的过度伤害,自觉选择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活方式。生态理性可以使生态公民摆脱人类物质需求欲望的束缚,摒弃“自私、贪婪”本性对自然贵源的掠夺。再次,生态公民具有生态感恩意识,总是怀着感激之情善待自然万物。由于自然界对人类物质满足和精神享受的馈赠,生态公民对自然生态具有浓厚的敬重和热爱之情,这种情感最终汇聚成一股捍卫生态利益的无形力量。

生态危机一方面可以归结为公共资源的破坏,因而需要公共人在场以保护公共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归结为生态道德的滑坡,因而需要生态人出场以重塑生态精神。公共人在伸张公共资源分配正义的过程中提升了生态道德意识,并逐渐具有生态人的品质;而生态人在遵循生态道德规范行事的过程中提高了生态正义观念,并逐渐具有公共人的气质。只有培育兼具“公共人”与“生态人”两种品质的生态公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才能真正到来。

(摘编自李波于水《生态公民: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基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公共人,生态公民的生态正义观体现在享有生态权益的同时主动承担生态责任。

B.通过言行表达利益诉求,影响制定环保法规,是生态公民行使生态权利的主要方式。

C.生态公民具有敬重和热爱自然的情感,这种情感直接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D.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化解生态危机,既需要加强公共资源保护也需要重塑生态精神。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从公共人的角度论述生态公民应有生态正义、生态权利和生态合作观念。

B.第三段论述了道德、理性和感恩三种意识对于塑造公民个体生态精神的价值。

C.文章条分缕析,逐层递进,论证生态公民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和意义。

D.文章在阐释生态公民的两种品质时,都是先界定概念内涵,然后做特征分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公民应有生态合作观念,主要是因为在参与生态公共事务时个体力量太弱小。

B.生态公民兼具“公共人”“生态人”两种品质,二者之间存着对立统一关系。

C.如果某人能在生活中遵循绿色生活方式,那么他可能是一个具有生态道德意识的人。

D.如果培育生态公民时意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就会是一句空话。

下载Word版试题
《李波于水·李波于水》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D2.C3.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项,“在享有生态权益的同时主动承担生态责任”错误。对应原文第二段“作为公共人,生态公民首先应具有生态正义观念,公平地在社会主体之间分配生态权益和生态责任”。据此,公民的生态正义观主要体现在“公平分配”,而不是“享有”和“承担”。

B项,“影响制定”错误。对应原文第二段“生态公民行使生态权力的方式主要是言行,即生态公民通过理性表达利益诉求影响环保法规政策的制定,改变……纠正……”。原文说的是“影响”,这和选项中的“制定”不等值。

C项,“直接推动”错误。对应原文第三段“生态公民对自然生态具有浓厚的敬重和热爱之情,最终汇聚成一股捍卫生态利益的无形力量”。“捍卫生态利益的无形力量”是意识层面的,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应该是间接的。生态公民对自然的情感化为生态感恩意识,这种感恩意识会促使人们捍卫生态利益,进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项,“文章条分缕析,逐层递进”错。原文开头段提出“生态公民”这一概念,然后分两个角度阐释,每个角度都分三点具体展开,称之为“条分缕析”是合理的。但第二段的“公共人”和第三段的“生态人”两者之间是并列关系,不能称之为“逐层递进”。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项,“二者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的“对立”说法错误。“公共人”与“生态人”是“生态公民”的两种品质属于原文首段和尾段陈述的信息。基于原文信息,公共人和生态人分别从不同的路径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只是路径不同,但不是路径相互对立。两种路径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故选B。

录入时间:2021-02-07 12: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