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茶·叶梅》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听 茶 叶 梅 ①茶是有声音的。这是我到了福建安溪之后才突然领悟到的。 ②秋分过了,转眼已是寒露,北方的雾霾不期而至,天灰蒙蒙的。老天爷沉着脸的样子,实在让人无奈。怀着这样的心情,我应邀到了安溪,扑面而来的青山绿水顿时让人眼前一亮。 ③山的名字为戴云,有着古来的诗意,试想那云字用繁体书写,会更为美妙。山的模样,千姿百态,从来不会让人觉得疲倦,吸引你走近,与之细语,交付心事。转身时,便会有了种种牵挂,忍不住一次次回首相望,却也不能停步,人生只能朝前。还好低下头来有一缕茶香飘然跟随,那便是与这山相伴的古茶,有着贴心的茶名,叫铁观音。 ④从小喝惯了茶,各种茶的味道都略微知道一些,但这沁香扑鼻的铁观音,咽下去熨帖可心,似乎能使人感觉出一种格外的温暖。中国茶业,最初兴起巴蜀。清初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因此,常称巴蜀是中国茶叶或茶叶文化的摇篮。要说巴蜀之地,古来当属巴国,那一带大山峻峭起伏,人们喜好种茶,随口唱出的茶歌数不清。“正月采茶是新年,手拿金簪点茶园,一点茶园十二卯,采茶姑娘笑开颜……”有首《顺茶歌》从正月唱到了十二月。 ⑤但其实,是安溪人一贯的开放和笃定引来了这些异乡的歌声。安溪早年素以农业为主,境内山多地少,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后来,于明末清初创制出的乌龙茶,传至闽北,后又传入台湾,渐渐名扬天下。多山的安溪才一年年繁荣起来,得到“小泉州”的美称。而今这座建筑于唐宋时期的古城可谓茶都,天下名茶汇集,人与茶不离不弃。行走之间,可感觉到空气里的茶香弥漫,馥郁芬芳,又奇妙的掺合着稻谷花生的焦香,成熟醇厚,正如这秋日的山野,让人纵然是不喝也醉了。 ⑥再上得山去,便可看出安溪人对茶的娇宠,一垄垄、一排排的茶园,修剪得如时尚人儿的美发,可见人们用尽了心思和功夫。在安溪的山上,也有那高大的古茶树,好些已过千年,总在云雾山上静观人间,看似淡定却经历无数风雨,天性娇弱但执拗不衰,时光流逝愈加高贵不凡;也有那后起之秀,满树嫩枝叶儿,青翠欲滴,若是伸手去掐,片刻就染了指尖。难怪采茶女扬起的手总是绿的天真,仿佛也成了摇动的茶枝。 ⑦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唱不完的茶歌。“十月采茶下长江,卖茶挑起花萝筐,一担茶叶一担歌,挑起百货转回乡。” ⑧从山上回到茶庄,迫不及待地将嫩叶倒在桌面大的竹筛上。茶师傅摇晃竹筛,通过旋转使叶片碰撞,激活芽叶酶的分解,使茶叶产生一种独特的香气。这个过程叫摇青。接下来是杀青,以高温将茶的青味炒退,大力搓揉至不再出水为止,时辰把握一点都不能耽误。茶工们为此常常连夜守候,小心翻弄,直到天明。 ⑨香茶好喝树难栽,更难侍弄,但得如何和谐,才能交付一缕馨香呢?人问茶,茶有声。那话语只有真正爱茶的人才懂得。我想起家乡一位能够做出绝品“玉露”茶的聋哑师傅,他听不见人语,却能听懂茶音,将珍惜与抚爱渐次融入茶意,茶晓得他的亲昵,因此成为绝品。 ⑩人与茶的对话,从种茶开始,培茶、采茶、制茶,经历了无数回合,一直到最后,那饱满成颗粒的茶叶,色泽砂绿,状似蜻蜓头、螺旋体、青蛙腿。再用细细的文火焙炼,如凤凰涅槃,就是人们期待的铁观音了,面世之前的梳妆是免不了的,去掉杂芜,留下精粹,是人与茶共同的愿望。 ⑪这时亲取一撮放入茶壶,便清晰可闻当当之声,这是它在真正的绽放之前,小小的序曲。其声清脆为上,声哑者为次,俗称“音韵”,只有理会的人,才能听出那茶韵的山高水长,余音缭绕。高明的茶师则不仅可以听出茶的优劣,还能听那茶出自何地,树龄几何,甚至为哪位大师所制。 ⑫茶经道:“天育万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猎浅易。”说的是苍天养育万物,都有奥妙,人类所知道的不过只是一点浮浅的皮毛而已。一片小小的茶叶尚且如此奇妙,那天地之间该有多少奥秘不为人知?人类对大自然的探求从来没有停歇,但敬畏之心断然不可无,只有谦恭地聆听他们发出的声音,读懂他们的表情,才能求得彼此的和谐。 ⑬这也是茶传出的声音。 (选自《人民文学》2017年3月,有删改) 1. 文章标题“听茶”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2. 简析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 3. 回答问题。 (1)第②段对北方深秋雾霾天气及自己无奈心情的叙写,采用是什么手法? (2)结合文意,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听茶·叶梅》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①听茶歌:只有怀着对茶和劳动的热爱,才能感受到茶歌带给人们的愉悦。②听茶语:只有将珍惜与抚爱融人茶意,才能制作出茶之精品。③听茶韵:只有真正用心领悟,才可以感受到和谐动听的音韵和高雅的情趣。④听茶理:只有对大自然的探求存有敬畏之心,才能求得彼此的和谐。 2. 内容上:交代了安溪茶业的发展历史,增强了安溪茶文化的历史厚重感;写出了作者在安溪的独特感受,表现了安溪人的开放与笃定。结构上:承接上文,顺势转入对安溪种茶历史的介绍;引起下文,为后面叙写安溪种茶、采茶、制茶的过程和抒发独特感悟作了必要铺垫。 3. (1)反衬手法。 (2)更加突出了自己对安溪青山绿水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文章标题‘听茶’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这是针对文章标题设题,考查标题的丰富意蕴。首先分析标题,“听茶”,“听”是人的动作行为,“茶”是对象,然后到文中找到有关人“听茶”的内容,最后分析具体的内涵。从文中来看,第一段已经说明“茶是有声音的”,可见后文应是从“茶”身上听到了声音,如四、五、六、七段主要是写采茶,“有首《顺茶歌》从正月唱到了十二月”“但其实,是安溪人一贯的开放和笃定引来了这些异乡的歌声”“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唱不完的茶歌”,此时听的是茶歌,人只有怀着对茶和劳动的热爱,才能感受到茶歌带给人们的愉悦;八、九两段写制茶,“人问茶,茶有声。那话语只有真正爱茶的人才懂得。我想起家乡一位能够做出绝品‘玉露’茶的聋哑师傅,他听不见人语,却能听懂茶音,将珍惜与抚爱渐次融入茶意,茶晓得他的亲昵,因此成为绝品”,此时听的是茶语,只有将珍惜与抚爱融人茶意,才能制作出茶之精品;九、十、十一段写泡茶品茶,“这时亲取一撮放入茶壶,便清晰可闻当当之声,这是它在真正的绽放之前,小小的序曲。其声清脆为上,声哑者为次,俗称‘音韵’,只有理会的人,才能听出那茶韵的山高水长,余音缭绕”,此时听的是茶韵,只有真正用心领悟,才可以感受到和谐动听的音韵和高雅的情趣;第十二段“说的是苍天养育万物,都有奥妙,人类所知道的不过只是一点浮浅的皮毛而已。一片小小的茶叶尚且如此奇妙,那天地之间该有多少奥秘不为人知?人类对大自然的探求从来没有停歇,但敬畏之心断然不可无,只有谦恭地聆听他们发出的声音,读懂他们的表情,才能求得彼此的和谐”,此时听的是茶理,只有对大自然的探求存有敬畏之心,才能求得彼此的和谐。考生围绕这些内容答题即可。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简析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这是针对段落作用设题,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作答。内容上,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结构上,与上下文的关系。从文中来看,第五段主要写了安溪茶业的发展历史,如“安溪早年……,于明末清初创制出的乌龙茶,传至闽北,后又传入台湾……而今这座建筑于唐宋时期的古城可谓茶都,天下名茶汇集,人与茶不离不弃”,由此可知安溪茶业历史悠久,这就增加了安溪茶文化的历史厚重感;“行走之间,可感觉到空气里的茶香弥漫,馥郁芬芳,又奇妙的掺合着稻谷花生的焦香,成熟醇厚,正如这秋日的山野,让人纵然是不喝也醉了”,这是作者在安溪的独特感受,既表现出安溪人的开放,也表现出安溪人的笃定。这些都是内容上的作用。从结构上来看,先要看第五段在文中所处的位置,文章一共十三段,第五段应在文章的中间,第四段结尾说“有首《顺茶歌》从正月唱到了十二月”,第五段的开头说“但其实,是安溪人一贯的开放和笃定引来了这些异乡的歌声”,由此可知,第五段承接上文,顺势转入对安溪种茶历史的介绍;从与下文的关系来看,第六段写安溪种茶、采茶,第八段写制茶的过程,作者在写种茶、采茶、制茶的过程中同时抒发独特感悟,由此可知,第五段引出下文这些内容,并为这些内容作了必要铺垫。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本题包括两个问题,一是“第②段对北方深秋雾霾天气及自己无奈心情的叙写,采用是什么手法”,二是“结合文意,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考生要先辨明手法,然后才能结合文意分析这样写的作用。从文中来看,第②段说“秋分过了,转眼已是寒露,北方的雾霾不期而至,天灰蒙蒙的。老天爷沉着脸的样子,实在让人无奈”,这里叙写北方深秋雾霾天气,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心情,紧跟着作者又说“怀着这样的心情,我应邀到了安溪,扑面而来的青山绿水顿时让人眼前一亮”,由此可知,重点在下文,由前面的“雾霾”“灰蒙蒙”“沉着脸”“无奈”到后面的“青山绿水”“眼前一亮”,这里使用了反衬的手法,以北方深秋雾霾天气反衬出安溪的青山绿水,以面对北方雾霾天气的无奈心情反衬出看到安溪青山绿时的眼前一亮,这种反衬更加突出了自己对安溪青山绿水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考生围绕这些内容分析作答即可。 【点睛】解答句段作用类题目首先要位置定位,句段在文中、段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不同,这是首先要考虑的。然后把握句段的基本内容,这是答题的前提和基础,接着就要抓住句段与上下文的联系,这是答题的关键,最后还要把握常见的答题模式。内容上,写了什么(强调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感情,进一步写出了什么(题旨或作者意图)。结构上,要根据位置思考,比如开头段的作用,一般从下面几个角度思考,一是看与标题的关系,即点题,照应标题,二是看与下文的关系,引起下文,如为下文写……做铺垫(张本,埋下伏笔),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照应下文……。如中间段一般是承上启下,结尾段一般是呼应开头、标题。 |
|
录入时间:2021-05-14 09:36: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