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熟了·孙全鹏》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西瓜熟了 孙全鹏 我家种的西瓜熟了,一个个滚圆滚圆的惹人喜爱。我爹一边抽着旱烟,一边不无感叹地说:“今年总算是个丰收年哪。” 那几天,我娘可忙坏了,天天没事就去地里数西瓜,她心里盘算着等卖了西瓜,一定要给我添置一件新衣服。因为过了暑假,我就要到离家几十公里的县城上初中了。娘说:“可不能委屈了三儿,咱家三儿可得上学,今后还要考大学哩!” 家里人都叫我三儿,因为我上头还有两个姐。她们都辍了学,在家里帮着忙。 有一天,我娘回来就对我爹说:“靠河边的地方少了一个西瓜,瓜地里肯定进小偷了,今晚你去看瓜吧,一定要抓住偷瓜贼。”当天下午,我爹就开始忙活起来,在瓜地里搭了个“人”字形棚子,我和二姐也吵着跟爹去看瓜。 夜里的西瓜地一片安静,微风吹过,送来丝丝凉意,将军寺沟的河水像玉带一样绕着西瓜地,河水映照着点点繁星,非常迷人。 我们姐弟俩躺在瓜棚里,不知道什么时候,迷糊地睡着了。到了半夜,爹要起床,我问爹怎么回事,他说,河边有动静,我去看看。我们也想一看究竟,就赶紧从床上爬了起来。 河里的青蛙比赛似的呱呱地叫着,那些不知名的虫子也嘤嘤地唱着。河边的那片幽深而漆黑的小树林,一阵阵地随风而动。 爹把手电筒打开,黑夜里一团光束闪烁着。灯光一遍遍地掠过西瓜地,可是什么都没有发现。我拿起手电筒失望地移动着灯光,突然,在沟边晃动的树影下发现了一个蓬头垢面的妇女,40多岁的样子,怀里抱着一个西瓜。灯光下的她缩着头,默默不语,只是用手死死地护着西瓜。 “爹,小偷!小偷!”我大声地喊叫着,声音有点激动,生怕爹没有发现。这时,爹却把手电筒关了,轻声地对我们说:“走,孩子,我们赶紧回去吧。” 我急不可待地对爹说:“我看见了,是村西头的疯子,咱们去抓住她!” “别说了,别说了,孩子,赶紧回去。”爹说。 我不解地跟在爹的屁股后面,满脸不悦地回到了瓜棚,那一夜,我翻来覆去,没怎么睡好。 天亮的时候,娘给我们送饭,还没走到就笑着对我们说,“看我给你们做什么好吃的了。”我迫切地扯开篮上的遮布,竟然是四五个白嫩嫩的麦面馒头,个个模样都可爱极了。平日里,家里多是吃那野菜和着玉米面做的窝头,我猴急地伸手去拿,一不小心把篮子碰翻在地,从里面咕噜滚出一个。爹一边数落着我,一边捡起,拿到鼻前闻了闻,然后择掉土颗粒,轻轻咬了一口,满足地说真香。接着,父亲把那个馒头塞到我手里,然后兀自走到一旁去抽烟。 趁我们吃饭的空,娘又开始数起西瓜来,她疑惑地问爹:“西瓜怎么又少了一个呢?你们还没有发现是谁偷的吗?” 我爹还是吧嗒吧嗒地吸着旱烟,沉默了好长时间都不说话。我看爹没说话,赶紧对娘说:“娘,我看见了,是咱村西头的疯子。” “咦?是老邢?咋是她?”娘很吃惊。 “是啊,怎么是她哩?”爹放下旱烟也说。 “前几天老邢来问我西瓜啥时候卖,她说她们家瘦猴想吃瓜,我告诉她说西瓜熟了,用麦子换的话,是一斤麦子三斤瓜,她嫌贵就走了。我本来狠下心想送她一个不小的瓜,她却执意不要。唉,没想到她竟然夜里偷,也真是个怪人……” 爹感叹道:“一个疯子,还要带个孩子,也不容易,可怜得很啊!” 我问娘:“为什么都喊她疯子?” “其实,你老邢婶以前不仅不疯,还很能干,屋里屋外,都是一把好手。有一年,将军寺沟的河水疯涨,很多人在河里游泳,你邢大伯为了救张家落水的小子被淹死了,留下了孤儿寡母,后来你老邢婶说话做事就不正常了。她的病时好时坏,有时疯疯癫癫,骂骂咧咧,有时梳妆打扮,收拾得利利索索。不过,她对瘦猴可是真好,家里养了几只老母鸡,下了蛋,自己也舍不得吃,都让他吃。可瘦猴还是瘦成那样!” 我静静地听着,也明白了爹的做法。晚上,我爹和我娘一前一后到了瓜地,专门摘了两个蛮大的绿皮西瓜,趁着夜色来到了老邢家大门口,悄悄地放在那里。 第二天,我爹我娘起床,打开门一看,门口竟放着一篮子鸡蛋,足足有二三十个,一个个在朝霞中泛着金色的亮光…… (有删改)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西瓜是串联全文的物线,由瓜熟到丢瓜,由主人守瓜到疯婶偷瓜,再到送瓜等,脉络清晰,推动着情节发展,也有利于本文主旨的表达。 B. 第5段描绘瓜地夜景,营造了一种寂静的氛围。第7段更是以动衬静,用蛙鸣和虫唱来反衬静夜,兼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写景,为下文情节作铺垫。 C. 文中的“娘”形象丰满,性格复杂,具有多面性。她疼爱孩子,心地善良。她常去数西瓜,发现少了瓜就断定是贼所为,表现其武断的一面。 D. 标题“西瓜熟了”富含深意,不仅实指瓜地的绿皮西瓜熟了,也暗指人性的光辉与美好,就如同成熟的西瓜一般香甜。 2. 小说充满了温情,展现了人性的光辉。请结合文本内容加以分析。 3. 小说最后一段的设计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西瓜熟了·孙全鹏》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C 2. ①知恩图报。尽管自家缺吃少喝,孩子瘦弱如猴,疯子仍用一篮鸡蛋报送瓜之恩。②舐犊情深。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如父亲塞馒头给我、娘对我的期望与关爱、疯婶对瘦猴的疼爱等。③宽容善良,有同情心,帮扶弱势人群。在物质匮乏的时代,更是难能可贵。主要体现在“我”的爹娘身上。④自尊与尊人。如爹对疯婶偷瓜的宽容,爹娘第二天悄悄送瓜在门口等是维护他人尊严,疯婶第一次不接受母亲送瓜,多是出于自尊⑤舍身救人。主要体现为老邢叔救人殒命的事迹。 3. ①情节再添波澜,疯子也知报恩,出人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结尾以鸡蛋报送瓜之恩,与前文瓜主的善行、疯婶的病情、家中养鸡等内容形成照应,使文章结构严密。②结尾处描写鸡蛋上泛起亮光,语含双关,以景衬情,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光辉。③结尾处内容拓宽了主题,增添了知恩图报这一新的主题。同时,深化了主旨,揭示了人间有大爱、好人有好报的主题。(答出三条且言之有理即可,比如从人物形象等角度分析;若考生将第一条拆分为两条详细的表述,亦可得分,如:①结尾再生波澜,增添了文章的可读性。一个疯子居然也懂得知恩图报,用鸡蛋报送瓜之恩,实在出人意料。②结尾与前文的多处伏笔形成照应,使得结构圆融完整。如前文写两次送瓜、疯婶病情时好时坏、疯婶养了母鸡等,使得结局又在情理之中。)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能力,解答本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其次认真阅读文本,通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然后结合选项鉴赏文章在写作上的写作手法,根据文章在写作上的特点判断选项的正误,最后根据题目要求选出恰当的答案。C项,“文中的‘娘’形象非常丰满,性格复杂,具有多面性”有些言过其实;“旨在展现其武断的一面”也有误,写“娘”常去数西瓜,催促家人查出原因,旨在展现她对年成的关心,这种关心与期望背后蕴含着她对整个家的负责以及对“我”的爱。 点睛:选择题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算是比较难的一道题,命题人常常会从多个角度来设置一些令考生迷惑性的或隐性的陷阱,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与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的设置,从内容、人物精神、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结构等角度来分析。根据选项内容,在原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信息源,要把所有的信息源全部找到;其次要把选项与原文内容进行比较,找到两者表达的信息是否完全一致,核实选项是否完整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对于有多个信息源的选项,要辨别选项是否全部概括了所有信息。 【2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说“小说充满了温情,展现了人性的光辉”,要求结合文本内容加以分析。这是赏析作品丰富的意蕴,作答时围绕“温情”“人性的光辉”展开,而“温情”和“人性的光辉”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言行、事迹表现出来的。小说中出现的人物有“我”的爹娘、疯婶和老邢叔,娘对“我”充满期望与关爱,爹对“我”也是疼爱有加,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我”的爹娘对对疯婶偷瓜宽容,并在第二天悄悄送瓜到疯婶的门口,维护她的尊严,体现了他们宽容善良,有同情心,维护他人尊严,帮扶弱势人群的美好品质等。另外,小说中交代老邢叔救人殒命的事迹,体现了他舍己救人的精神品质,而他的妻子——疯婶老邢婶,自家缺吃少喝,孩子瘦弱如猴,在爹娘第二天悄悄送瓜在她家门口后,仍用一篮鸡蛋报送瓜之恩,体现了人物的知恩图报。可以说小说中人物身上都充满了温情,展现了人性的光辉,这也是这篇小说所要表现的主题。 【3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小说最后一段的设计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要求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这是考查小说情节构思的作用。作答时可以从小说情节设置、人物形象刻画、主题表现等角度考虑,小说最后一段写了第二天早上我家门口放着一篮子鸡蛋,足足有二三十个,一个个在朝霞中泛着金色的亮光。无疑这篮鸡蛋是疯婶老邢婶送的,她为了感恩“我”的爹娘对她偷瓜行为的宽容,以及悄悄送瓜给她的恩情。从情节角度看,与前文“我”爹娘对疯婶宽容、同情的善行及疯婶的病情,和她“家里养了几只老母鸡,下了蛋”等情节想照应,使得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从人物形象角度看,“一个个在朝霞中泛着金色的亮光”,写鸡蛋上泛起亮光,语含双关,折射出了疯婶人性中的闪光点,除了自尊外,在自家缺吃少喝,孩子瘦弱如猴的情况下,仍用一篮鸡蛋报送瓜之恩,丰富了人物形象。从小说主题表现角度看,小说增添了知恩图报这一新的主题,深化了小说的主旨,展现了人性的光辉。 |
|
录入时间:2021-05-15 09:37: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