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用户手机隐私权限·科技日报》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截至2018年6月11日12时,中新网PC端调查结果显示,有82.9%的网友在电商平台购物过程中,有过网购信息被泄露的经历。中新网官方微信的调查数据显示,有596位网友遭遇过网购信息泄露,占投票人数比例的71%。

信息被泄露后,一些上门推销、诈骗电话短信、垃圾邮件、神秘包裹等不请自来。调查显示,其中最困扰网友的事诈骗电话和短信。中新网PC端与微信端均有超过70%的网友表示,诈骗电话、短信是自己信息泄露后最困扰自己的事情。而此前中国银联就曾利用大数据分析向社会发布安全提醒,电信诈骗案、盗窃银行卡、非法套现、冒用他人推行卡、网络消费诈骗等,其中超过90%是由于个人信息泄露引致,已成为犯罪主要源头。

(摘编自中新网2018年6月12日)

材料二:

Andriod应用获取用户手机隐私仅限比例     ios应用获取用户手机隐私权限比例

2017年安卓应用获取用户手机隐私权限比例    2017年苹果应用获取用户手机隐和权限比例

(选编自2017年度《网络隐私安全及网络欺诈行为研究分析报告》)

材料三:

继vivo NEX用户发现QQ浏览器偷偷调用摄像头事件之后,2018年7月1日,又有用户发现,使用百度输入法打开手机自带的浏览器进行搜索时,在无任何操作的情况下,手机顶部显示“百度输入法正在录音”,并且会提示用户是否要禁止它。

2017年度《网络隐私安全及网络欺诈行为研究分析报告》显示,2017下半年,安卓应用中网络游戏、常用工具成为获取用户手机隐私权限占比最高的两类应用,分别达到茯取隐私权限应用总数的21.4%和12.8%。首次打开App时,对方会要求开启各类权限,有些甚至与App的使用内容丝毫无关。在用户对软件的权限请求默许的情况下,用户的通话记录、短信、通讯录位置信息、设备信息等都可以被软件后台记录,并发送到服务器上。

DCC1互联网数据中心创始人胡延平认为,作为隐私信息产生的源头,用户需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杜绝一切隐私数据被泄露的可能。具体可从以下五点着手:一是下载软件选择正规渠道,如应用宝、安卓市场等;二是谨慎填写个人隐私信息,防止信息被无谓的采集;三是管理手机软件中的隐私权限,了解软件权限行为,关闭不必要的授权;四是防范公共WiFi,转账与支付时改用数据流量;五是通过“恢复出厂设置-格式化-反复拷入大文件并删除”三步骤,彻底清理旧手机信息。

(摘编自澎湃新闻2018年7月2日)

材料四:

如果用户发现手机应用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窃取自己的隐私信息,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有关行业自律机构如中国互联网协会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委员会投诉。

中国法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周辉说,根据《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要求,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者和互联网应用商店服务提供者应当配合有关部门依法进行监督检查,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设置便捷的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处理公众投诉举报。如果公众对处理结果不满意或投诉举报不畅的,还可以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投诉举报。“也可以向工信部门举报,如果有初步的证据,可以对应用程序的开发者提起民事诉讼。”他补充表示。

周辉表示,对手机应用的监管,主要部门为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公安部门。虽然三管齐下,但部门之间职责仍有一定交叉,主管部门的职责还有待进一步明确。

此外,有关违规行为难以被发现,用户个人举证难度和成本都很高,这些都是维护个人隐私权会遇到的难题。

(选编自《科技日报》2018年7月11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网购信息泄露可能招致电话、短信骚扰诈骗等,甚至可能带来更严重的财产损失,不可不格外重视防范。

B. 从材料二来看,2017年下半年,超过80%的手机App会获取用户隐私权限,安卓和苹果手机这一比例都有所上升。

C. 手机隐私权限一旦开启,意味着用户的通话记录、短信、通讯录、位置信息、设备信息都将被不法分子窃取。

D. 对于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的问题,我们一方面要做好防范,另一方面也要有维权意识,学会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隐私权不受侵犯。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新网PC端与微信端调查结果和中国银联大数据分析说明,借助于个人泄露的信息实施的犯罪所占比例已相当高。

B. 材料二显示,苹果手机2017年下半年获取用户隐私比例增速远大于安卓手机获取用户隐私比例的增速。

C. 对于手机隐私信息保护,用户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最为重要,要从源头上防止信息泄露,不能只考虑使用方便而无所顾忌。

D. 国家网信办、工信部和公安部门虽然都负有对手机应用的监管职责,但职责和分工还不明确,存在推诿扯皮的问题。

3. 结合材料,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面对各种信息泄露造成的隐私安全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下载Word版试题
《用户手机隐私权限·科技日报》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D   

3. ①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杜绝一切隐私数据被泄露的可能。在手机使用中注意隐私权限的严格控制、隐私信息填写等问题,在网上购物后注意快递单上个人信息的清理等。②政府要加强隐私安全宣传和监管,对于涉及信息窃取和个人信息买卖的行为严厉打击,要特别加强对手机应用非法获取用户权限问题的监管和治理;③互联网企业和外卖等涉及用户信息的企业以及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和应用商店服务提供者要加强自律,并自觉接受相关部门和用户的监督检查或投诉举报。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C项,“都将被不法分子窃取”错误,材料三中说“在用户对软件的权限请求默许的情况下,用户的通话记录、短信、通讯录位置信息、设备信息等都可以被软件后台记录,并发送到服务器上”“作为隐私信息产生的源头,用户需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杜绝一切隐私数据被泄露的可能”,由此可知,只能说可能会被窃取,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故选C项。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D项,“存在推诿扯皮的问题”错误,该信息于文无据,材料四第三段说的是“对手机应用的监管,主要部门为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公安部门。虽然三管齐下,但部门之间职责仍有一定交叉,主管部门的职责还有待进一步明确”,文中只是说“职责有交叉”“主管部门的职责还有待进一步明确”,并没有说这些部门之间“推诿扯皮”。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审题,明确探究的方向,如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面对各种信息泄露造成的隐私安全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就要求考生先到文中圈出造成信息泄露的原因,再结合生活实际谈应对的措施。如材料三“作为隐私信息产生的源头,用户需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杜绝一切隐私数据被泄露的可能。具体可从以下五点着手:一是下载软件选择正规渠道,如应用宝、安卓市场等;二是谨慎填写个人隐私信息,防止信息被无谓的采集;三是管理手机软件中的隐私权限,了解软件权限行为,关闭不必要的授权;四是防范公共WiFi,转账与支付时改用数据流量;五是通过‘恢复出厂设置-格式化-反复拷入大文件并删除’三步骤,彻底清理旧手机信息”,这是从用户的角度给出建议;如材料四“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者和互联网应用商店服务提供者应当配合有关部门依法进行监督检查,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设置便捷的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处理公众投诉举报……”,这是对互联网企业和外卖等涉及用户信息的企业以及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和应用商店服务提供者提出的建议;如“如果用户发现手机应用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窃取自己的隐私信息,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有关行业自律机构如中国互联网协会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委员会投诉”“如果公众对处理结果不满意或投诉举报不畅的,还可以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投诉举报……也可以向工信部门举报,如果有初步的证据,可以对应用程序的开发者提起民事诉讼”,这就要求政府要加强隐私安全宣传和监管,对于涉及信息窃取和个人信息买卖的行为严厉打击,要特别加强对手机应用非法获取用户权限问题的监管和治理。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省。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录入时间:2021-05-17 09: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