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天下一轮春秋月·刘汉俊》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下一轮春秋月

①当今世界,乱云飞渡,危机四伏,人类仿佛在踢一场找不到球门的球赛。怅然回首,那一瀑穿越了两千多年混沌、彷徨与苍凉的月华,从孔子诞生地尼山的上空静静地流淌下来,几分清朗,几分暖意。

②2500多岁的孔子老得像一尊雕塑,拱手静候在思想隧道的最幽深处。他比苏格拉底年长82岁,比柏拉图年长124岁,比亚里士多德年长167岁。这意味着,中国的孔子以领先西方思想源头“古希腊三贤”的脚步,接举了人类文明的圣火。

③孔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④“和”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之一,“和谐社会”、“太平盛世”、“大同世界”,是历代儒家的共同理想,是中国梦的滥觞。以“和”为□,中华文明与其它文明友好接驳,没有古希腊文明进程中希波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暴风骤雨,没有罗马天主教十字军东征的腥风血雨,也没有欧洲“五月花”号的凄风苦雨;以“和”为□,儒家主张平等,反对使用武力,中华帝国曾成为调停纷争、震慑强梁,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以“和”为□,张骞出使西域,鉴真东渡扶桑,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路、唐蕃古道、丝绸之路……海上生明月,儒香传万里;以“和”为□,中华文明雄峙瀚海,引渡异域文明的夜航,马可·波罗、利玛窦、遣唐使踏浪而来。“协和万邦”是共性的“最大公约数”,“和而不同”是个性的“最小公倍数”,如何求“和”,我们今天仍然要向孔子叩教。

⑤孔子是人类的慧根。他指点了中华文明的共有圆心,也开辟了世界文明的东方原点。孔子师先儒而有独创,集大成而有深造,尊古但不守旧,坚守却能应变,创新与包容的禀赋优势成就了儒学的博大精深。其后,孟子、荀子、汉唐经学、程朱理学……直至现代新儒,儒家文明蔚为大观。在东方,它传播到朝鲜、日本等地;在西部,它与佛教文明、伊斯兰文明相生相荣。大约400年前,《论语》等儒家经典就译为法文、英文、拉丁文,影响伏尔泰、马克思等一大批西方思想家;儒家思想在与外来佛教、基督教的碰撞中借鉴吸收,以超强的内敛能力、消化能力、同化能力和愈合能力,守住了中华文化的主流主体,为形成和接续世界文明作出了卓越贡献。

⑥近年来,西方一些机构评选“十大思想家”、“100位影响历史的人物”等,孔子或名列前茅或位居第一;一些国家矗立起孔子雕像,建立了儒学研究机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东门上方,孔子与犹太人先知摩西、古希腊政治家梭伦的雕像并列镶嵌以作为公平正义的象征;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聚首巴黎,呼吁“以中国孔子的智慧帮助全人类应对21世纪的挑战”……

⑦面对差异与分歧、冲突与动荡,面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灾难频仍、人道主义危机红灯频闪的当今世界,孔子的公平、博爱、和谐理念,能否成为人类的普世价值?蓊郁的儒家文明之树能否让躁动的心灵找到安栖的枝头?

⑧孔子是世界的,但首先是中国的。

⑨先秦时期,儒家学说只是受到某些统治者的亲睐,孔子也只是因为个人才干卓越而受到器重,其主张并没有成为当时的统治思想。他只是一勾新月,孤独地发着清辉,甚至是一炳烛光,只能照亮近处,温暖周围。

⑩但光芒自有力量,哪怕微弱。历代仕儒们坚韧不拔、锲而不舍,以微风细雨滋心润物的方式点化冥顽、教化苍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凝成古代君子的品格,塑成中华民族的性格,如长风浩荡,如丰碑凛凛。

⑪两千多年的时间,打造出仁、义、礼、孝、德等诸多儒家元素,写进我们的课本,嵌入我们的名字,镌刻在广袤神州楼阁宅院的门联匾额上,约定在古老国度的家训族规乡风民俗中,流进我们的血液,成为民族道德星空的北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爱观,“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仁义忠信,乐善不倦”的道德观,“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和谐观等,使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绿叶葱茏。

⑫光必有影,丰碑的背后有影随形。

⑬孔子对周礼的尊崇导致了后人对复古循旧的固守,儒家对官本位、权力等级意识的强调禁锢了人的能动性,极端的愚忠愚孝愚贞观念造成对人性的束缚和扼杀;“爱亲”之仁与“利国”之仁往往存在矛盾,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常常出现两难,孔子编经,秦人灭经,汉人尊经,唐人注经,宋人疑经,被焚毁、被打倒、被尊奉、被扬弃,儒家学说命运多舛。许多要素被发扬光大,一些精华被毁灭殆尽,不少糟粕被渲染放大,各种唯心成分如杂草丛生。经过两千年长途旅行的古老儒学,仍需要“洗洗澡”、“治治病”,一掸陈年的积垢。

⑭儒学是人学不是神学,儒教是教化不是宗教。儒家是思想舞台的要角,但不是政治舞台的主角,更不是历史舞台的长角,许多文化责任不能由儒家独担,更不能让孔子全部买单。孔子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但不是全部,儒家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主体但不是全体。只有去伪存真、正本清源,才能还原真实的孔子。

⑮中国是孔子的故园、儒家的摇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就是与中国文化融合的过程。当代中国所遵循的创新理论之所以生机勃勃,是因为其中国文化底蕴深厚,这就是中国特色。如何在波澜壮阔的科技浪潮中绽放思想的光芒,在此起彼伏的战争狼烟中发出文明的信号,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中确立道德的标杆,在全球化进程中建立起精神的里程碑与灵魂的红绿灯,这是儒家的新担当。文过饰非与吹毛求疵,都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如果把孔子思想从我们的血管、骨骼中抽空,中华民族就会思想贫血、精神缺钙,中华文明就没有了生命的底色。

⑯青史不泯,经典不老。我们应该高声吟诵民族的经典,就像基督徒读《圣经》、穆斯林背《古兰经》。一个心中没有神圣的民族是没有尊严的民族,一个不珍视自己经典的民族是没有力量的民族。

⑰揣一本《论语》在胸口,人在长河中行进,心在长天里漂洗。回头看月,淡云轻拂,那玉盘上分明写着四个字:光而不耀【1】。

(取材于刘汉俊同名散文)

注释:【1】语出《老子》第五十八章“是以圣人……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 下列对作品中有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丝绸之路”是指古代由中国经波斯到欧洲的商路,为沟通中西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B. “程朱理学”,指宋代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学派,有“存天理、灭人欲”等主张。

C. “老子”即老聃,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著作《道德经》也称《老子》。

D. “和而不同”指表面能与人和睦相处,但心里却不苟同,是儒家处理问题的重要原则之一。

2. 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写孔子比“古希腊三贤”年长,表明了孔子及其倡导的儒学是人类文明的源头。

B. 第⑥段列举诸多事例意在说明孔子的公平、博爱、和谐等理念已经成为人类的普世价值。

C. 第⑨段将孔子比喻为新月、烛光,形象地表明尽管其思想有价值,然而在先秦时期却影响甚微。

D. 第⑬段写儒家学说命运多舛,是为了证明儒家思想本身存在着不足,必须要消污去垢。

3. 在第④段中□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旗 媒 舟 灯                                B. 媒 旗 舟 灯

C. 舟 旗 灯 媒                                D. 灯 媒 旗 舟

4. 解释第15段中加点成语在文中⑫含义。

文过饰非: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吹毛求疵: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在作者看来,今天的我们究竟如何看待孔子?请你结合全文分条概括。

下载Word版试题
《天下一轮春秋月·刘汉俊》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D    2. C    3. B   

4. (1). 文过饰非:认为儒学神圣不可侵犯,对其缺点不足视而不见甚至主观掩藏的错误态度。(2). 吹毛求疵:对儒学历史存在的缺点不足无限放大甚至拒绝传承的错误态度。   

5. ①孔子学说中“和”的思想核心与当今世界各国追求的共同目标——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不谋而合,需要认真地研讨儒学,研究孔子。②孔子思想博大精深,守住了中华文化的主流主体,为形成和接续世界文明作出了卓越贡献。③孔子思想是中华文明的根基,孔子追求的君子人格指引着民族道德的方向,塑造者中华民族的性格,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④必须客观辨别并摒弃孔子思想中的消极与陈腐观念。⑤孔子思想只是儒家思想的一部分;儒家文明只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⑥将孔子思想与新时代的需求结合起来,建立新的道德标杆,新的精神准则。⑦孔子留下的经典作品《论语》应得到国人的尊重与珍视。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D项,“表面能与人和睦相处,但心里却不苟同”错误。“和而不同”是指与人和睦相处,但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苟同、附和。故选D。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A项,“表明了孔子及其倡导的儒学是人类文明的源头”错误。原文中是说“孔子领先了西方思想源头,接举了人类文明的圣火”,不是说孔子是人类文明的源头。B项,“已经成为人类的普世价值”错误。结合第⑥节内容分析,举例孔子的“思想”只是为了说明孔子思想的伟大,并不是说明孔子思想的普世。D项,“是为了证明儒家思想本身存在着不足”错误。结合文本内容“孔子编经,秦人灭经,汉人尊经,唐人注经,宋人疑经,被焚毁、被打倒、被尊奉、被扬弃,儒家学说命运多舛……一掸陈年的积垢”分析可知。儒学的命运多舛并不是为了证明儒学的不足,而是揭示儒学在传播中,在政治经济和当时社会条件影响下产生了改变。故选C。

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首先明确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结合“接驳”,和其它文明的交流,两种文明的交流分析,“和”是媒介;“主张”是旗帜,也就是“以和为旗”;载着中华文明远航,这是“以和为舟”;“引渡”“夜航”的是灯。故选B。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词语及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结合语境内容分析词语意思。“文过饰非”,本意是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在文中是指对儒学的全盘肯定。“吹毛求疵”,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疤痕,比喻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在文中是指对儒学的全盘否定。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解答此类试题,既需要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也需要拓展延伸。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现有材料是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但现有材料的原句绝不是最佳答案,更不是最佳答案的全部。结合“‘和’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之一……如何求‘和’,我们今天仍然要向孔子叩教”分析可知,孔子学说中“和”的思想核心与当今世界各国追求的共同目标——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不谋而合,需要认真地研讨儒学,研究孔子。结合“孔子是人类的慧根。他指点了中华文明的共有圆心,也开辟了世界文明的东方原点。孔子师先儒而有独创,集大成而有深造,尊古但不守旧,坚守却能应变,创新与包容的禀赋优势成就了儒学的博大精深”分析可知,孔子思想博大精深,守住了中华文化的主流主体,为形成和接续世界文明作出了卓越贡献。结合“儒家思想在与外来佛教、基督教的碰撞中借鉴吸收,以超强的内敛能力、消化能力、同化能力和愈合能力,守住了中华文化的主流主体,为形成和接续世界文明作出了卓越贡献”“两千多年的时间……谐观等,使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绿叶葱茏”分析可知,孔子思想是中华文明的根基,孔子追求的君子人格指引着民族道德的方向,塑造者中华民族的性格,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结合“孔子对周礼的尊崇导致了后人对复古循旧的固守,儒家对官本位、权力等级意识的强调禁锢了人的能动性,极端的愚忠愚孝愚贞观念造成对人性的束缚和扼杀”“许多要素被发扬光大,一些精华被毁灭殆尽,不少糟粕被渲染放大,各种唯心成分如杂草丛生。经过两千年长途旅行的古老儒学,仍需要‘洗洗澡’、‘治治病’,一掸陈年的积垢”分析可知,必须客观辨别并摒弃孔子思想中的消极与陈腐观念。结合“孔子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但不是全部,儒家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主体但不是全体。只有去伪存真、正本清源,才能还原真实的孔子”分析可知,孔子思想只是儒家思想的一部分;儒家文明只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结合“如何在波澜壮阔的科技浪潮中绽放思想的光芒,在此起彼伏的战争狼烟中发出文明的信号,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中确立道德的标杆,在全球化进程中建立起精神的里程碑与灵魂的红绿灯,这是儒家的新担当”分析可知,将孔子思想与新时代的需求结合起来,建立新的道德标杆,新的精神准则。结合“青史不泯,经典不老。我们应该高声吟诵民族的经典”“揣一本《论语》在胸口,人在长河中行进,心在长天里漂洗”分析可知,孔子留下的经典作品《论语》应得到国人的尊重与珍视。

录入时间:2021-05-18 09: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