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汤陈·王琼华》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汤陈 王琼华 裕后街有很多吃饭的馆子,好吃的菜也多,但有一句口头禅:吃遍整条街,不如喝口汤。 这一口汤还得上“一汤陈”去喝。 “一汤陈”是一间馆子的店名。店子原来叫“陈八碗”。老板姓陈。俗称陈八碗,还是缘于祖上传承下来的“八碗菜”。细眼一看,都是他老家宴席上几碗有头有脸的菜。头,即牛头;脸,即猪脸。 裕后街吃饭的地方越来越多,他的店子被逼得不死不活了。陈八碗只得把几个小工辞了。一个月后,掌勺师傅也走了,陈八碗自己掌勺洗碗了。 这天傍晚,有个瓜脸女子上门,问:“老板,要小工吗?” 刚好整个一天没半个客人来吃饭。陈八碗便脱口即说:“你是老板,你要小工吧。” 瓜脸女子一噎,露齿地说:“老板开玩笑呐。” “开啥玩笑?我这个狗屁老板今天都没饭吃了。” 瓜脸女子便往店门走去,走了几步,转过身说:“老板,点菜!” “你、你吃饭——”陈八碗有点意外。 “我第一次上馆子,好让你老板今天开个张吧。” 陈八碗心里不由一热。菜炒好后,瓜脸女子说打包,拿回去给儿子吃。原来,瓜脸女子进城陪儿子读书,家底又不厚实,便想找份小工做一做。陈八碗一吁:“都不容易呵。”就在这时,八九个吃饭的客人嚷嚷闹闹走了进来。瓜脸女子马上跟陈八碗进了厨房,帮他洗菜切菜端菜。陈八碗见她做事利落,一张笑脸,嘴巴爽甜,便跟她说:“你是一个带财来的人。行,就在我店子做点事吧。不过,工钱只能拿人家店子的一半。等生意好了,我再给你加点。” “好好好,谢谢老板!” 第二天,瓜脸女子便来上班了。 但接连几天的生意又不太好了。这天晚餐,好容易才来了三四个客人。瓜脸女子见他们点菜差不多了,就说:“我们店子的汤更是一绝,不妨点一个汤。” “什么汤?”有个胖男子问道。 “鱼头汤。” “鱼头汤也算你店子一绝?哪个店子没鱼头汤?” “这汤你们喝了觉得一般般,算我请客呗。” 陈八碗吃了一惊。客人马上加了一份鱼头汤,结账时,还直接把鱼头汤的账给结了。 客人走后,陈八碗说:“做生意可不能这么乱说话。你今天算运气好。遇到一个不好说话的角色,这碗汤我得扣你的工资。” 瓜脸女子笑道:“该扣就扣。” 第二天中午,又来了十几个客人。带头的就是昨晚来吃饭的那个胖男子。他跟朋友说:“今天,请你们喝鱼头汤。如果这汤不是裕后街最好喝的,我就把盆里的鱼骨头统统吞下去!”陈八碗一惊,又来了一个乱说话的人! 一碗鱼头汤让客人们喝得连声叫好,还追加了一大盆。很快,店子里的生意好了起来,来吃饭的人越来越多。每拨客人第一个菜就是点鱼头汤。陈八碗有点莫名其妙,这鱼头汤自己熬了那么多年,怎么突然招人喜欢上了? 很快,他给瓜脸女子加工钱了。 瓜脸女子笑道:“老板,你是个好人。好人有好报。” 第二年,陈八碗把店门口的“陈八碗”的招牌换了,取名叫“一汤陈”。这牌子一亮,店子的生意更加火爆。 这年冬,陈八碗上街买鱼头时滑了一跤,屁股上的骨头全裂开了,店子只好交给儿子去打理。 小老板走马上任的第一天,就把瓜脸女子辞了,理由就是年龄大了一点,有损店面形象。他又花大价钱找了几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来当服务员。 几年后,瓜脸女子来找“一汤陈”店子。敲了半天门,才见陈八碗撑着拐杖把门打开。瓜脸女子称,她儿子刚刚考进北京城里读书,便想上门来答谢店老板前几年的帮助。 又问:“怎么馆子不开了?” “妹子,你不晓得,我儿子一接手,生意就越做越差。” “这回事呀。” “你说奇怪不奇怪,你走后,这鱼头汤就没人喝了。我都把熬汤的方法一五一十传给了儿子,怎么汤就是不好喝了?” “老板,您还蒙在鼓里头吧。” 陈八碗想了想,猛地抬起头望着瓜脸女子,问道:“难道是你……” 瓜脸女子说:“不瞒您了,在您做的鱼头汤里我偷偷加了两味中药粉末,鱼汤才特别好喝。放心好了,我奶奶传给我的秘方,不仅好喝,还补身子。” “天呐,原来这样!谢谢你呀。” “谢个什么?我奶奶说过,帮人便是帮自己。” 没多久,“一汤陈”又开张了,老板换了,瓜脸女子做老板。不过,店名并没换。因为女老板也姓陈。她把陈八碗请来坐收银台,还开了一个很高的工钱。陈八碗说:“这行不行呢?”瓜脸女子爽朗说:“有啥不行的?当年我最艰苦时,你收留了我。” 女老板在鱼头汤里放了两味什么中药,至今仍是让街坊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谜。 (有删改) 1. 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馆店“一汤陈”的取名,沿袭了民俗艺术中“泥人张”式的昵称传统,突出鱼头汤的招牌效应;小说以此为题,简洁而别致,引人注目。 B. 陈八碗的两次“一惊”对应两句“乱说话”,通过心理和语言描写,对“鱼头汤”的推出和特效,起到了侧面烘托的作用,自然而巧妙。 C. 本文语言颇具特色:叙述语言典雅凝重,不乏口语和地哉性特点;大量情境中的对话使情节内容更为曲折丰富,人物形象更为丰满。 D. 小说讲述市场竞争中“一汤陈”兴衰重振的故事,情节反转、补叙手法使内容平中显奇,结句的“留白”之谜,更是奇中见巧、饶有余味。 2. 联系全文概括分析“瓜脸女子”的形象特点。 3. 小说叙事写人,多处运用正反衬托手法,请结合文本作简要鉴赏。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一汤陈·王琼华》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C 2. ①诚实友善。如跟陈八碗坦言自己的家境、打工缘由及鱼头汤鲜美的奥秘;体惜老板困境,毅然点菜上饭,让老板开张;笑脸待人,嘴巴爽甜。②勤快能干。初到小店,即主动帮助老板洗菜、切菜、端菜;见店子生意萧条,便热情推荐“鱼头汤”,暗地加入秘方,使店子生意日益兴隆。③知恩图报。老板给她加工钱,她说老板是个好人,好人有好报;儿子刚进北京读书,便特地上门答谢店老板几年前的帮助;“一汤陈”重新开业。她把陈八碗请来坐收银台,还开了很高的工钱。 3. ①以裕后街众多吃饭的馆店、好吃的菜肴,以及“吃遍整条街,不如喝口汤”的口头禅,正面衬托“一汤陈”的名气,先声夺人;②以祖上传承下来有头有脸的“陈八碗”的衰落,反面村托“一汤陈”的兴起隆盛,对比鲜明;③以陈八碗的儿子替代陈八碗,辞掉瓜脸女子,经营小店失败乃至关门,反面衬托瓜脸女子使小店起死回生,让街坊们津津乐道,突出秘方之妙;④以陈八碗及其儿子的“鱼头汤”、陈八碗的惊讶和客人的“乱说话”等,衬托瓜脸女子的“鱼头汤”之鲜美。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C项,对语言特色和情节安排的理解有误。首先,将叙述语言判断为“典雅凝重”不妥,本文叙述语言应是通俗简洁;其次人物对话是体现本文叙述技巧的重要特点,大量的情境对话替代了叙述语言,二者融为一体,构筑了小说的情节框架和故事内容,形成独特的叙事风格;但囿于体裁篇幅和语言转换,文中人物的对话尽管符合人物身份和特定场合,不过尚未达到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的程度;另外,情节曲折丰富也言过其实。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联系全文概括分析‘瓜脸女子’的形象特点”,然后要到小说中圈出直接描写人物言行举止的内容,还可以圈出对该人物起到衬托作用的内容,最后根据这些内容概括人物特点。本题中,从文中“原来,瓜脸女子进城陪儿子读书,家底又不厚实,便想找份小工做一做”、“不瞒您了,在您做的鱼头汤里我偷偷加了两味中药粉末,鱼汤才特别好喝”可以看出其诚实友善;从“瓜脸女子马上跟陈八碗进了厨房,帮他洗菜切菜端菜。陈八碗见她做事利落,一张笑脸,嘴巴爽甜”,可以看出该女子勤快能干;从“她把陈八碗请来坐收银台,还开了一个很高的工钱”“老板,你是个好人。好人有好报。”可看出女子知恩图报。 【3题详解】 原文“裕后街有很多吃饭的馆子,好吃的菜也多,但有一句口头禅:吃遍整条街,不如喝口汤” ,可正面衬托“一汤陈”的名气,先声夺人;原文“裕后街吃饭的地方越来越多,他的店子被逼得不死不活了”,可反衬“第二年,陈八碗把店门口的‘陈八碗’的招牌换了,取名叫‘一汤陈’。这牌子一亮,店子的生意更加火爆”对比鲜明;“小老板走马上任的第一天,就把瓜脸女子辞了,理由就是年龄大了一点,有损店面形象”反面衬托瓜脸女子使小店起死回生,让街坊们津津乐道,突出秘方之妙;“一碗鱼头汤让客人们喝得连声叫好,……这鱼头汤自己熬了那么多年,怎么突然招人喜欢上了”及其儿子的“鱼头汤”、陈八碗的惊讶和客人的“乱说话”等,衬托瓜脸女子的“鱼头汤”之鲜美。 【点睛】解答鉴赏人物形象这类题目时,首先要明确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一般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前者主要是对人物进行语言、肖像、心理、动作、细节等进行描写,后者主要是借助其他人或物对人物进行衬托。从具体的做法来看,考生要从小说中圈出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相关语句,分析展示出的人物的特点,然后再看文中是否写到其他人物,这些人物与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是衬托还是反衬。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可以分四步走:一是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扬还是贬低,是颂扬还是讽刺;二是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助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三是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四是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
|
录入时间:2021-05-20 09:29: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