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的月光·蓝月》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44年的月光 蓝月 夜很静,月光温柔地洒向大地,洒向窗棂,照着熟睡中的人们,偶尔的几声狗吠让小村庄多了几许生气。 霍平安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他看见母亲窗前晃动的身影,他知道母亲是不放心自己。母亲不想自己去当兵,但是,现在国家正是用人之际,自己一个堂堂热血男儿怎么可以龟缩在家里? 那天,母亲把霍平安叫到跟前,说,平安,你也老大不小了,该娶媳妇了。霍平安说,娘,不着急。母亲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娘已经替你说好了亲事,姑娘很不错,家底清白…… 娘,你怎么也不问我一下?霍平安急了,慌忙打断了母亲。 问你什么?母亲严厉地看着他,婚姻大事,哪家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娘,现在兵荒马乱的,我就算娶上媳妇也过不上安稳日子。 又不是你一个人兵荒马乱,别人还不都在过日子? 娘,如果每个人都明哲保身,咱们国家就没有希望了!有国才有家呀,娘…… 不要和娘说什么大道理,国家有没有希望不是你一个人能决定的。娘为什么给你起名叫平安?还不是希望你一辈子平平安安。娘年纪大了,等不起…… 娘…… 别说了。一月后成亲。母亲的语气不容商量。 霍平安知道母亲这一记杀手锏,就是为了留住自己。母亲就自己一个儿子,父亲早逝,自己是霍家的独苗,母亲紧张,情理之中,可是……霍平安看向窗外,看着暂时还祥和的月色,他知道这样的祥和很快就会被战争破坏。只有把小鬼子赶出中国,母亲和乡亲们才能过上真正平安祥和的日子。 这些天母亲天天盯着,转眼一月就快到了。霍平安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嘴上起满燎泡…… 母亲终于回房,熄灯了。等了半小时左右,霍平安佯装轻轻咳嗽一声,母亲房间没有动静,他赶紧溜下床,稍微打点了一下行装,然后双膝跪地,心中默念,娘,恕儿子不孝,等赶跑了小鬼子,我一定给您娶一个好儿媳。 霍平安起身大踏步融入了夜色之中。 他不知道,有一双眼睛正目送着他离去,是母亲。母亲流着泪,咬着唇,硬是没有让自己发出一丁点声音。母亲抬起头,望着弯弯的月牙子,喃喃道,月亮呀月亮,你一定要照着平安呀! 这一天是1944年5月26日,从这天开始,月光一直出现在母亲的梦中。 终于,传来了小鬼子无条件投降的好消息,母亲万分欢喜千分忧愁,月光依旧,平安没有回来。 母亲站在村口从早盼到晚,从晚盼到早。 这天,母亲站在院子里,抬头看着月亮,问,月亮呀,你天天看着平安,他现在到哪了?月亮无声,照着母亲雪白的头发。 院门“哗啦”一声开了,一位年轻人一瘸一拐地走了进来。那人见了母亲,扑通一声跪下了。他磕了一个头,叫遣,娘。 母亲惊呆了,双手揉了揉自己眼睛,好让自己看得更清楚些。 可是,眼前分明不是自己的儿子! 母亲赶紧扶起眼前的年轻人说,孩子,你认错人了吧?年轻人说,没有认错,你是霍平安的娘,就是我狗娃的娘。狗娃从小没有娘,平安说他的娘就是我狗娃的娘。娘,平安跟部队开拔了,我受伤不能上前线,娘,你能收下我这个儿子吗? 好,好孩子。母亲抚摸着狗娃的手背,说,你和平安都是娘的好孩子。 狗娃非常孝顺,天天伺候着母亲,陪着母亲看月亮。母亲说,平安那晚走的时候月亮很亮很亮,月亮站得高,她天天看着平安呢。 狗娃说,是呢。 不经意间,狗娃脸上亮晶晶一片。狗娃说,娘,有风,风迷了我的眼睛了。 母亲一天天老去,母亲再也不能起床看月亮,母亲说,狗娃,你把窗户打开。 母亲的眼睛努力看向窗外,看着窗外的月光,母亲说,平安,娘听见你叫我了。 狗娃忍不住抱住母亲哭出了声,娘,狗娃对不起你,平安他…… 母亲笑着摸了摸狗娃的头发,说,狗娃不哭,平安没有离开,他天天在月光里陪着娘呢…… 母亲走了,她脸上挂着笑意,在月光的映照下那么安详,那么圣洁。 现在,狗娃已经是90多岁的老人了。我采访他的时候,他哽咽着说,平安为了掩护我牺牲的。说完,老泪纵横。 (节选自《小小说月刊》2018年11期,有删减)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篇小说围绕着“顾国家还是顾小家”设计了霍平安和他母亲之间的矛盾冲突,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了人物形象,并突出了文章深刻的主题。 B. 狗娃知恩图报,他照顾霍平安的母亲以终老,极尽孝心。“平安没有离开,他天天在月光里陪着娘呢……”侧面表明他得到了平安母亲的认可。 C. 小说在情节设置上富有匠心,在结尾处才交待霍平安牺牲的真相,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丰富霍平安的英雄形象,一方面也设置悬念,增添了小说的吸引力。 D. 霍平安母亲一直坚决不让平安参军,是出于对霍平安人身安全和家庭传宗接代的考虑,站在母亲的角度虽然可以理解,但这也冲淡了她的家国情怀。 2. 文中多次出现有关月光的景物描写,结合全文,分析“月光”在文中的作用。 3. 母亲态度坚决地阻止平安从军,但平安偷偷出走时母亲却未加阻拦,这样的情节设置合理吗?请结合相关情节加以分析。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1944年的月光·蓝月》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D 2. ①月光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平安月下投军,母亲月下盼儿,狗娃月下报恩,母亲月下去世。②月光烘托了人物的美好形象。皎洁的月光使母亲、平安、狗娃都笼罩在圣洁的光芒之中。③月光象征着美好情感。月光象征着母爱,寄托着母亲对儿子的思念、牵挂之情和希望孩子平安之意;月光象征着平安的拳拳报国之情;月光还象征着狗娃的报恩之情。④月光渲染了气氛。月光的皎洁、美好,使残酷的战争题材作品笼罩在一片诗情画意之中。 3. 合理:①平安的母亲也是深明大义的。从下文母亲的祈祷中可见母亲并未怨儿子的不辞而别;她从见到狗娃的一刻就已经隐约感觉到了儿子遭遇不测,但她将痛苦深藏起来。②平安对母亲的说辞起了作用,母亲受到了触动。这一个月来儿子的反复讲道理,母亲不会无动于衷。③儿子去意己决,母亲无可奈何。“霍平安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嘴上起满燎泡”,儿子的焦急母亲看在眼里,知道阻拦也无济于事。 不合理:①霍家无后,留下平安是为了传继香火。平安父亲早逝,是家中独苗,传宗接代对于一个寡居的妇女来说事关重大,而上战场就意味着可能的死亡,所以母亲一定会阻拦。②母亲已经给平安定下亲事,连结婚的日子都定了,而且看守了一个月,表明此事不会是假的,此时儿子走了失信于女方,因此从情理上讲也不可能在成亲之前放儿子走。③平安并未说服母亲。平安有自己的认识,母亲也有自己的道理,而且口气“不容商量”,这中间也没有发生什么重大变故,因此母亲不可能瞬间转变。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D项,“一直坚决不让”“但也冲淡了她的家国情怀”分析错误。根据原文“他不知道,有一双眼睛正目送着他离去,是母亲。母亲流着泪,咬着唇,硬是没有让自己发出一丁点声音。母亲抬起头,望着弯弯的月牙子,喃喃道,月亮呀月亮,你一定要照着平安呀”分析可知,当霍平安偷跑出家参军时,母亲是知道的,但她并没有阻拦;“但也冲淡了她的家国情怀”分析太武断。故选D。 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赏析文学作品中意象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意象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一种深刻的内涵,甚至还有第三种更深刻、更深远的内涵。结合文本内容“霍平安起身大踏步融入了夜色之中……望着弯弯的月牙子,喃喃道,月亮呀月亮,你一定要照着平安呀”“母亲站在院子里,抬头看着月亮,问,月亮呀,你天天看着平安,他现在到哪了?月亮无声,照着母亲雪白的头发”“狗娃非常孝顺,天天伺候着母亲,陪着母亲看月亮。母亲说,平安那晚走的时候月亮很亮很亮,月亮站得高,她天天看着平安呢”“母亲走了,她脸上挂着笑意,在月光的映照下那么安详,那么圣洁”等分析可知,“月光”作为线索,贯穿全文,烘托了人物的美好形象。结合“霍平安起身大踏步融入了夜色之中”分析可知,月光象征着平安的拳拳报国之情;结合“母亲抬起头,望着弯弯的月牙子,喃喃道,月亮呀月亮,你一定要照着平安呀”“这天,母亲站在院子里,抬头看着月亮,问,月亮呀,你天天看着平安,他现在到哪了?月亮无声,照着母亲雪白的头发”分析可知,月光寄托着母亲对儿子的思念、牵挂之情和希望孩子平安之意;结合“狗娃非常孝顺,天天伺候着母亲,陪着母亲看月亮。母亲说,平安那晚走的时候月亮很亮很亮,月亮站得高,她天天看着平安呢”等分析可知,月光还象征着狗娃的报恩之情。全文主要写战争,结合文本中“月光”内容分析,渲染了气氛。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情节作用分析及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明确观点,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注意主要从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情节发展、主旨表达等方面分析。如内容上一般为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等;结构上一般为为后面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下伏笔,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照应前文或标题,和文中的某情节形成对比等;效果上一般为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出乎意料却在情理之中,情节陡转,产生戏剧性效果、引人深思等。本题要求结合情节分析。如认为合理。结合“母亲抬起头,望着弯弯的月牙子,喃喃道,月亮呀月亮,你一定要照着平安呀”分析,母亲并未怨儿子的不辞而别;结合“母亲赶紧扶起眼前的年轻人说,……的手背,说,你和平安都是娘的好孩子”分析可知,从见到狗娃的一刻就已经隐约感觉到了儿子遭遇不测,但她将痛苦深藏起来;结合“这些天母亲天天盯着,转眼一月就快到了。霍平安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嘴上起满燎泡……”分析可知,儿子去意己决,母亲无可奈何。结合“娘,如果每个人都明哲保身,咱们国家就没有希望了!有国才有家呀,娘……不要和娘说什么大道理”等分析可知,平安对母亲的说辞起了作用,母亲受到了触动。如认为不合理。结合“母亲就自己一个儿子,父亲早逝,自己是霍家的独苗,母亲紧张,情理之中”分析可知,霍家无后,留下平安是为了传继香火。结合“平安,你也老大不小了,该娶媳妇了。霍平安说,娘,不着急。母亲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娘已经替你说好了亲事,姑娘很不错,家底清白……”分析可知,从情理上讲也不可能在成亲之前放儿子走。结合“别说了。一月后成亲。母亲的语气不容商量”“这些天母亲天天盯着,转眼一月就快到了。霍平安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嘴上起满燎泡……”分析可知,平安并未说服母亲。 |
|
录入时间:2021-05-20 09:3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