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万鞋墙·梁衡》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万鞋墙

梁衡

①陕北多山,千山万壑。有村名赤牛,世代农耕,名不见经传。近年有退休回村的干部老高,下决心搜集本地藏品,建起一农耕博物馆。我前去参观,不外乎锄、犁、耧、耙、车、斗、磨、碾之类,也未有见奇。当转入一巨大窑洞时,迎面一堵高墙,齐齐地码着穿旧了、遗弃了的布鞋,足有两人之高,数丈之长。我问:“有多少双?”答道:“13000双。”我脱口而出:“好一堵万鞋墙!”

②这鞋平常是踩在脚底下的,与汗臭为伴,与尘土、泥水厮磨,是最脏最贱之物,穿之不觉,弃之不惜,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今天忽然被请到墙上,隆重聚会,就像一支浩浩荡荡的翻身奴隶大军,顿然感到它的伟大。不管什么鞋,都已经磨得穿帮破底、绽开线头,鞋底也磨成了薄片。仔细看,还能依稀辨出原来的形状、针脚、颜色。每一双鞋的后面都有一个故事,从女人做鞋到男人穿它去种田、赶脚、打工等,一个长长的故事。我们这一代人都是穿着母亲亲手做的布鞋长大的,又穿着布鞋从乡下走进城市,每一双鞋都能勾起心底一段甜蜜或辛酸的回忆。这鞋墙就像是一堵磁墙,又像是一个黑洞,我伫立良久,一时无语,半天,眼眶里竟有点潮湿。

③在回县里的车上,大家还在说鞋。想不到这个最普通的穿戴之物,经今天这样一上墙,竟牵动了每一个人的神经。一种鞋就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中国革命是穿着草鞋和布鞋走过来的。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建第一个驻外使馆,大使临行前才发现脚上还穿着延安的布鞋,匆忙到委托店里买了一双旧皮鞋上路。大约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北方农村的人一律穿自家做的布鞋,小时穿妈妈做的鞋,成家后穿老婆做的鞋。布鞋是维系农耕社会中的男女关系、农民与土地关系的一根纽带。我想,做鞋也成了农村妇女生命的一部分,从少女时学纳鞋底开始,一直到为妇为母,满头白发,满脸皱纹,她们一针一线地纳着青春,纳着生命。遇孩子多的人家,做鞋成了女人的沉重负担。男人们很珍惜这一双鞋,夏天干活尽量打赤脚,出门时穿上鞋,到地头就脱下来,两鞋相扣小心地放在田垄上,收工时再穿回来。每年农历正月穿新鞋是孩子们永远的企盼,也是母亲笑容最灿烂的时刻。要说乡愁、亲情、家,布鞋是最好的标志。

④鞋不但是人情关系的标志,还是社会进步的符号。有人说,看一个人富不富,就看他家地上摆的鞋。我是1963年进大学的,同班有一位从湘西大山里考来的同学,赤着脚上课。老师问,为什么不穿鞋。他说长这么大,就没有穿过鞋。1968年大学毕业,按那时的规矩,我到内蒙古农村当农民劳动一年。生产队饲养院的热炕,是冬季的晚上村民们聚会、抽烟、说事的热闹地方。腾腾的烟雾和昏暗的灯光中,炕沿下总是一大堆七扭八歪,又脏又瘪的鞋,其中有一双就是我从北京穿来的,上面已补了13个补丁。90年代我已在北京中央国家机关工作,那时的会议通知常会附一句话:请着正装。“正装”什么意思?就是要穿皮鞋。

⑤那几天在县里采访,虽还有许多其他内容,但脑子里总是转着那些鞋。立一堵墙以之纪念,是人们常用的方法,最著名的如巴黎公社墙、犹太人的哭墙,还有国内外经常看到的烈士人名墙,但集鞋为墙,还是第一次见到。鞋虽踩在脚下,不像帽子风光,却要承一身之重,走一生之路,最是苦重,也最易被人忘记。

⑥我们常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却很少有人说到“游子脚下鞋”。做鞋,首要是结实。先要用布浆成“衬”,裁成帮,裹成底。将麻搓成绳,锥一下,纳一针。记得幼时,深夜油灯下,我躺在母亲身旁,是听着纳鞋底的刺刺声入睡的。现在市面上已找不到人工布鞋了,那天我在县里托人找了一双,不为穿,是想数一下一双鞋底要纳多少针。你猜多少?2500针。那堵鞋墙共有13000双鞋,你算一下,总共有多少针呀!每一个人都说自己的事业轰轰烈烈,走过的道路艰苦曲折,又有谁想到脚下千针万线的慈母鞋呢?

⑦鞋墙不朽。

(有删改)

1.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品开头一段写赤牛村名不见经传和老高建起的农耕博物馆也未有见奇,以此来反衬“一堵万鞋墙”给“我”的惊奇感受。

B. 第二段通过“隆重聚会”和“像一支浩浩荡荡的翻身奴隶大军”这两个比拟,把无生命的鞋写活了,一个“请”字表达了作者的敬意。

C. 第五段以“赤着脚上课”反映出湘西的贫困,以“一大堆七扭八歪、又脏又瘪的鞋”反映出农村的落后,以“着正装”反映城市的富裕。

D. 这篇散文运用以小见大的构思手法,通过塑造“穿之不觉,弃之不惜”的鞋这个意象,表达了深刻的主旨。语言庄重质朴。

2. 梁衡的散文善于运用联想、想象,请以第三段为例简要分析。

3. 请简要分析文章结尾的含义及作用。

下载Word版试题
《万鞋墙·梁衡》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①从鞋墙联想到中国革命的历史,联想到第一个驻外使馆大使临行前匆忙买一双旧皮鞋上路的情形。②想象农村妇女纳鞋的情景和男人们珍惜鞋子的情景等。③这些联想与想象,拓宽了思路,丰富了内容,深化了主题。   

3. 含义:鞋子所象征的艰苦奋斗的精神,所代表的社会进步,所象征的乡愁、亲情、家等应永远缅怀,永远传承。作用:照应题目与开头,使作品结构严谨;揭示作品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万鞋墙的赞美之情。

【解析】

【1题详解】

该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理解散文作品的内容,语言,表现手法,散文主旨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首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作品内容及主旨。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C项,作者以“赤着脚上课”和“一大堆七扭八歪、又脏又瘪的鞋”到开会“着正装”的变化来反映社会的进步。并非是反湘西的贫困、农村的落后、城市的富裕。故选C项。

【2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文学类文本中的表达技巧。考生对各种表达技巧要熟知,并能准确判断。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分析前,首先要通读文本,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分点作答。本题要求分析第三段中的联想、想象手法。第三段,鞋墙引发了作者的联想,他联想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联想到建国之初大使匆忙买旧皮鞋。鞋墙又引发了作者的想象,他想象过去农村妇女纳鞋和男人们珍惜鞋子的情景。这些虚写的内容,丰富了文意的内容,也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3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段落的含义和作用,也可以说是考查句子的含义和作用。因为结尾“鞋墙不朽”就是一句话。该题两问,要分开作答。理解句子的含义,要理解出其丰富的含义,比如,表层义,深层义。深层义有比喻义和象征义,还有言外之意。作用,可以从句子或段落本身表达的内容角度分析;从结构角度分析与开头的关系,与上文的关系;还可以从写作形式本身的表达效果角度分析。 “鞋墙”中的鞋,其中包括,中国革命是穿着草鞋和布鞋走过来的,鞋子所象征的艰苦奋斗的精神。第四节“鞋不但是人情关系的标志,还是社会进步的符号”,第六节“却很少有人说到‘游子脚下鞋’”,倒数第二节“每一个人都说自己的事业轰轰烈烈,走过的道路艰苦曲折,又有谁想到脚下千针万线的慈母鞋呢?”表明“鞋墙”代表的社会进步,代表着乡愁、亲情,“鞋墙不朽”是对“鞋墙”的赞美之情,也希望“鞋墙”所代表的美好的东西能传承下去。作用,“鞋墙不朽”照应标题“万鞋墙”,也照应开头“好一堵万鞋墙!”,这样使得散文结构严谨,“鞋墙不朽”也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和情感,点明了文章的主旨,赞美万鞋墙,并希望其中寄寓的美好精神和情感能传承下去。

【点睛】对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可以从下几方面去分析:①表达方式。一般涉及到描写的角度,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叙述顺序的安排手法的运用及作用。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人物形象或内容更加充实丰满,与上文或下文对比照应;人物前后变化的对比照应。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描写的特点——白描、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的作用。白描: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以小见大,寥寥几笔勾勒出画面,表现了性格、主题。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特别注意,如果是对景物的描写,要注意:A抓住事物的特点来描写;B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描写角度;C常见技巧的使用。②表现手法角度。看是否运用了象征法、对比法、衬托法、先抑后扬法、托物言志法、借景抒情法等手法,以及用它们塑造形象所起的作用;③从结构安排角度。看是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是否结构严谨,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等。

录入时间:2021-05-22 09: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