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使环卫更智慧·科技日报》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7年7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上海等46个试点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在2025年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要让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提高居民分类投放准确性是关键。目前,各地推出不少措施保证垃圾“分得清”。2018年,上海市出台《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引(居住区)》,编制并投放了“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一些方便市民查询垃圾分类信息的小程序也纷纷上线。不少地方都规定,违反垃圾强制分类规范的各类主体将面临包括罚款在内的多种处罚。上海、合肥等地还将履行生活垃圾分类义务与个人征信挂钩。厦门、广州多地将相关内容纳入各区党委、政府和街(镇)党工委的工作考核。 垃圾分类涉及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四个环节。生活垃圾混装、混运,既伤害公众的分类积极性,更破坏垃圾分类回收效率。为解决“混装混运”问题,北京要求垃圾运输车辆“亮出身份”,并通过智能技术进行精准管理,居民可通过电话监督举报。 垃圾源头分类是大趋势,让错配的废物变成财富,市场潜力巨大。有机构估算,固废全产业链市场有望达到千亿元规模。 (摘编自《让垃圾分类真正落地》,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2019年7月2日) 材料二: 日本是世界上垃圾分类要求最严格的国家之一,其垃圾分类的历史是法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从1900年的《污物清扫法》到1954的《清扫法》,再到1970年的《废弃物处理法》,2000年的《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法律经过了多次修订。日本政府认为,解决废弃物回收问题,需要摆脱“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型”的经济社会,建设环境负荷小的“循环型社会”。《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中提出,要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还规定了减少产生、再利用、再生利用、回收热量、适当处理等的优先顺序,从而实现了减少原料、重新利用、物品回收的法制化。日本的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 德国是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在德国垃圾回收利用的整个链条中,两个关键环节起到重要作用:一是如何教育民众自觉进行垃圾分类,二是分类回收的垃圾如何进行专业处理再利用。自20世纪初,德国就开始实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德国民众接受了近百年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从幼儿园阶段起,德国小朋友就要培养垃圾分类丢弃的习惯。到了小学,垃圾分类是课本内容,学校会系统性教导学生垃圾分类知识、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等,从小培养垃圾分类的意识。 (摘编自《突破垃圾分类难点有哪些国际经验可借鉴?》,新华网2019年7月3日) 材料三: 我国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约为3.6亿吨,基本属于没有分类的混合垃圾。混合垃圾基本不具有利用价值,如果进行人工分类,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作环境欠佳,一不小心就可能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发达国家的垃圾前端分类清晰,资源化利用相对容易。鉴于我国实际情况,我们研发了应用于垃圾分拣的机器人,它拥有独立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三维视觉识别技术,进一步提升了垃圾分选工艺和生产线智能化水平。”中城绿建总经理李玮说,通过借鉴应用计算机视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垃圾分拣机器人能同时获取流水线上待分拣物质的二维、三维多模态信息,来模拟人类观察认识事物的行为;对于多种材质组合的垃圾,还能有效计算分割待分拣物质,使分割平均绝对误差小于3%;设计多受力点自动协调手爪,极大地提高了垃圾分选的质量和效率。 (摘编自《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使环卫更智慧》,《科技日报》2019年5月20日) 1. 下列不属于材料三中垃圾分拣机器人的特点的一项是 A. 运用了世界领先的三维视觉识别人工智能技术,拥有独立知识产权。 B. 能够模拟人类观察认识事物的行为,有效计算分割多材质组合垃圾。 C. 借鉴了应用计算机视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可回收垃圾处理量极大。 D. 适合流水线工作环境,多受力点自动协调手爪,提高了分选的质量和效率。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每年产生数量巨大的生活垃圾,这些不分类的混合垃圾,没有任何利用价值,但经过分拣机器人分拣后的垃圾则可以回收利用。 B. 垃圾分类包括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等基本环节,其中居民准确地分类投放是关键,其他环节也很重要,否则会影响最终的回收效率。 C. 为了让居民“分得清”生活垃圾,试点城市推出了不少便民措施,出台了违规处罚办法,还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对基层党政部门的考核。 D. 我国采取试点城市强制分类——基本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在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的步骤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3. 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简要概括我国垃圾分类应采取的策略。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使环卫更智慧·科技日报》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C 2. A 3. ①学习借鉴先进国家垃圾分类的成功经验,不断加强和完善垃圾分类的法制化建设,循序渐进,从小培养孩子垃圾分类的自觉意识。②避开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负荷小的“循环型社会”。③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让更多的企业在垃圾分类与回收再利用中得到发展,同时也要发挥现代科技在垃圾分类宣传与垃圾处置中的作用。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不属于材料三中垃圾分拣机器人的特点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属于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三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C项,“可回收垃圾处理量极大”错误,该信息于文无据,材料三的表述中只是说“极大地提高了垃圾分选的质量和效率”,但并不能看出“可回收垃圾处理量极大”这一信息。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A项,“这些不分类的混合垃圾,没有任何利用价值”错误,材料三中说“我国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约为3.6亿吨,基本属于没有分类的混合垃圾。混合垃圾基本不具有利用价值”,选项A中丢掉了限制语“基本”,造成说法绝对化。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简要概括我国垃圾分类应采取的策略”,然后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如材料一中,“垃圾源头分类是大趋势,让错配的废物变成财富,市场潜力巨大。有机构估算,固废全产业链市场有望达到千亿元规模。”因此,想办法让更多的企业在垃圾分类与回收再利用中得到实惠、得到发展是推进我国垃圾分类的有效措施之一;而“一些方便市民查询垃圾分类信息的小程序也纷纷上线”,说明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帮助宣传垃圾分类也是有效措施之一;再如材料二中,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借鉴日本与德国的成功经验,比如借助法制的力量来不断加强和完善垃圾分类,比如借助学校教育的力量,从小培养国民的垃圾分类的意识,比如摆脱“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型”的经济社会,建设环境负荷小的“循环型社会”等;再如材料三中,从垃圾分拣机器人的相关内容来看,借助现代化高科技的手段来参与垃圾处理的过程也是我国垃圾分类应采取的策略之一。 |
|
录入时间:2021-02-07 12:08: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