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态》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总体来看,近年来我国社会心态正变得越来越理智成熟、开放多元、积极主动,并且更加具有世界意识。但也不可否认,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良社会情绪。比如,自卑自馁情绪有之,“牢骚太盛”情绪有之,懈怠散漫情绪亦有之。这些社会心态虽不是主流,却会对社会发展和改革进程产生消极影响。如不及时修复,不仅会伤及个人幸福生活,还会影响整个社会心态,甚至会阻滞社会主义现代化脚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社会心态必须强起来。 社会心态是一段时间内社会成员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价值观的总和,属于社会意识范畴。一个国家的社会心态与其发展实际密切相关,是时代的“晴雨表”“风向标”;它同时会影响每个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甚至影响整个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是个人、社会、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社会心理基础,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自成立以来,用短短几十年时间从“饥寒交迫”变为总体小康、从“一穷二白”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世界边缘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现在正阔步走在“强起来”的大路上。在这个“强起来”的新时代,应当有与之匹配的社会心态。 心态强起来应增强自尊自信。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尊自信的民族,自尊自信是中华民族精气神的集中体现。新时代,自尊自信源于深入了解“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它要求我们既不妄自菲薄,看到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拒绝照抄照搬别国发展模式;也不妄自尊大,拒绝其他文明优秀成果。只有清醒认识我国历史走向、准确定位我国历史方位,才能更加自尊自信。只有不断增强自尊自信,才能更加敢于正视自身不足、敢于承认别人长处,进而取长补短,更好迈向伟大复兴。 心态强起来应更加理性平和。理性平和就是冷静全面看待事物,不为不良情绪所左右;就是辩证客观分析问题,不偏激也不片面;就是实事求是解决问题,不扣帽子不打棍子。新时代,理性平和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要求我们清醒认识、坚定信心,深入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同时牢牢把握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变”;科学把握强国建设是“长期进行时”,积极应对“四大挑战”,克服“四种危险”。理性平和,才能拨云见日抓住本质,才能去蔽除障获得真知,从而不断超越自我、取得成功。 用未来的眼光看今天,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新时代,心态强起来才能更好服务于强国建设,才能更加专注奋发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当今一些不良社会情绪不是我国社会心态的主流,不会影响整个国家的发展大局。 B. 一个国家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发展实际正相关。 C. 社会成员的情绪基调、价值取向以及行为方式等等都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社会心态。 D. “强起来”的新时代需要与之匹配的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专注奋发等社会心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通过对近年来我国社会心态总体状况的一分为二的分析,引出观点,针对性强。 B. 文章二三段按具体到一般的思路,阐述了社会心态和当代中国心态强起来的重要性。 C. 文章四五段论述了使心态强起来的两点意见,字里行间情理充盈,理性却不失自信。 D. 文章采用层进式论证结构,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相结合,逻辑清晰严密,条理性强。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新中国日益“强起来”的显著标志是理智成熟、开放多元、积极主动的社会心态。 B. 社会心态既反映一个国家国情的现实性,也体现其历史命运、文化传统的独特性。 C. 以是否具有世界意识来评价一个国家的社会心态不仅很有必要,而且越来越重要。 D. 用未来的眼光看今天,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让心态强起来是强国建设的必做题。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社会心态》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B 2. B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项,“不会影响整个国家的发展大局”说法错误。文章第二段“它同时会影响每个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甚至影响整个国家发展大局”。 C 项,“都取决于”错误,说法过于绝对。原文第二段只是说“影响”。 D 项,“专注奋发”是心态强起来的结果。原文最后一段“心态强起来才能更好服务于强国建设,才能更加专注奋发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具体到一般的思路”错误,应该是“一般到具体”。文章第二段说的是一般现象,第三段说的是具体现状。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A项,一是判断绝对化,应加“之一”;二是“近年来我国社会心态正变得越来越理智成熟、开放多元、积极主动”,不是已经达到理智成熟、开放多元、积极主动。 故选A。 |
|
录入时间:2021-02-07 12:16: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