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社会心态》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总体来看,近年来我国社会心态正变得越来越理智成熟、开放多元、积极主动,并且更加具有世界意识。但也不可否认,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良社会情绪。比如,自卑自馁情绪有之,“牢骚太盛”情绪有之,懈怠散漫情绪亦有之。这些社会心态虽不是主流,却会对社会发展和改革进程产生消极影响。如不及时修复,不仅会伤及个人幸福生活,还会影响整个社会心态,甚至会阻滞社会主义现代化脚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社会心态必须强起来。

社会心态是一段时间内社会成员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价值观的总和,属于社会意识范畴。一个国家的社会心态与其发展实际密切相关,是时代的“晴雨表”“风向标”;它同时会影响每个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甚至影响整个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是个人、社会、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社会心理基础,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自成立以来,用短短几十年时间从“饥寒交迫”变为总体小康、从“一穷二白”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世界边缘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现在正阔步走在“强起来”的大路上。在这个“强起来”的新时代,应当有与之匹配的社会心态。

心态强起来应增强自尊自信。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尊自信的民族,自尊自信是中华民族精气神的集中体现。新时代,自尊自信源于深入了解“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它要求我们既不妄自菲薄,看到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拒绝照抄照搬别国发展模式;也不妄自尊大,拒绝其他文明优秀成果。只有清醒认识我国历史走向、准确定位我国历史方位,才能更加自尊自信。只有不断增强自尊自信,才能更加敢于正视自身不足、敢于承认别人长处,进而取长补短,更好迈向伟大复兴。

心态强起来应更加理性平和。理性平和就是冷静全面看待事物,不为不良情绪所左右;就是辩证客观分析问题,不偏激也不片面;就是实事求是解决问题,不扣帽子不打棍子。新时代,理性平和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要求我们清醒认识、坚定信心,深入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同时牢牢把握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变”;科学把握强国建设是“长期进行时”,积极应对“四大挑战”,克服“四种危险”。理性平和,才能拨云见日抓住本质,才能去蔽除障获得真知,从而不断超越自我、取得成功。

用未来的眼光看今天,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新时代,心态强起来才能更好服务于强国建设,才能更加专注奋发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当今一些不良社会情绪不是我国社会心态的主流,不会影响整个国家的发展大局。

B. 一个国家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发展实际正相关。

C. 社会成员的情绪基调、价值取向以及行为方式等等都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社会心态。

D. “强起来”的新时代需要与之匹配的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专注奋发等社会心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通过对近年来我国社会心态总体状况的一分为二的分析,引出观点,针对性强。

B. 文章二三段按具体到一般的思路,阐述了社会心态和当代中国心态强起来的重要性。

C. 文章四五段论述了使心态强起来的两点意见,字里行间情理充盈,理性却不失自信。

D. 文章采用层进式论证结构,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相结合,逻辑清晰严密,条理性强。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新中国日益“强起来”的显著标志是理智成熟、开放多元、积极主动的社会心态。

B. 社会心态既反映一个国家国情的现实性,也体现其历史命运、文化传统的独特性。

C. 以是否具有世界意识来评价一个国家的社会心态不仅很有必要,而且越来越重要。

D. 用未来的眼光看今天,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让心态强起来是强国建设的必做题。

下载Word版试题
《社会心态》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B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项,“不会影响整个国家的发展大局”说法错误。文章第二段“它同时会影响每个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甚至影响整个国家发展大局”。

C 项,“都取决于”错误,说法过于绝对。原文第二段只是说“影响”。

D 项,“专注奋发”是心态强起来的结果。原文最后一段“心态强起来才能更好服务于强国建设,才能更加专注奋发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具体到一般的思路”错误,应该是“一般到具体”。文章第二段说的是一般现象,第三段说的是具体现状。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A项,一是判断绝对化,应加“之一”;二是“近年来我国社会心态正变得越来越理智成熟、开放多元、积极主动”,不是已经达到理智成熟、开放多元、积极主动。

故选A。

录入时间:2021-02-07 12:1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