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内容 |
人类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凹凸程度可以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眼睛调节的二个极限点叫做远点和近点。正常人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厘米,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根据上文: (1)你认为正常人眼睛的观察范围是 A.0到10厘米 B.10厘米到极远处 C.25厘米到极远处 D.10到25厘米 (2)近视眼是来自 远 (选填“近”或“远”)处物体的光成像于视网膜前;矫正时在眼睛前面放一个 中间薄、两边厚 (选填“中间厚、两边薄”或“中间薄、两边厚”)的透镜,就能使光会聚到视网膜上。 |
答案解析 |
【答案】 (1)B;(2)远;中间薄、两边厚。 【解析】 【点评】(1)根据题干眼睛调节的两个极限点叫做远点和近点。正常人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厘米,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可得出结论; (2)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解答】(1)根据题干可知: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睛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所以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10cm到极远处 (2)由于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太强,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之前,所以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要看清远处的物体需要戴凹透镜进行矫正,凹透镜是中间薄、两边厚的透镜。 |
所属考点 |
专题21 眼睛和眼镜眼睛和眼镜知识点包括近视及远视的矫正等考点归纳总结。 |
录入时间:2022-09-30 10:25: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