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别茶·刘帆》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别  茶

刘帆

钱之江从小就想去看茶。

有一年,香江天气闷热,罗湖桥一带却异常热闹。

听说部队就要从鹏城移防过罗湖桥了,钱之江的心提了起来。爷爷说四十八年前,也有一支部队过江,粗布军衣,打着背包,在南京路上枕着马路沿睡了一宿,有起得早的富商巨贾,推门一看,都大吃一惊!

钱之江的爷爷在他小时候一再讲这个故事,还说一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仁义的部队。

钱之江印象深刻。爷爷从来没有这么眉飞色舞过。

钱江纱厂公私合营后,爷爷沪港两头跑,后来常驻港岛,生意继续,家里时常来人,讲的话与岛上的人不一样。钱之江就觉得,说话的人,讲国语,他们说的江南水乡,钱之江没去过,倒是课本上白乐天的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钱之江至今记得。

爷爷说,江南塞北,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有机会你可以去看看。

去看看江南塞北,这是钱之江一直的梦想。

人们说,去看江南塞北,要过桥,过罗湖桥。

钱之江好想去。刚开始年龄小,去不了;等长大了,又念书,仍去不了;再大一点儿,去了英国,还是去不了。钱之江就想,等我能够经济独立的时候,就自己去。爷爷说过,江南的水,江南的茶,你带一点儿回到香江。

钱之江终于来了,问茶,看茶。下榻的酒店在春江路,虽然距离香江不过一百七十多里,但是自从爷爷腿脚不方便后,又是十年光景。钱之江下榻的房间里有一张太师椅,斜卧在那里,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钱之江离开洁白的床,踱步到落地窗前,远处高楼林立,阳光恰到好处地倾泻在楼宇和树叶上,此刻,他只想静静地待一会儿。

他俯瞰城市,蓦然发现,一缕香气氤氲。茶几上,一杯清茶香气袅袅。钱之江回头,知道茶是碧螺春,产于太湖边的吴县,爷爷生于斯。多年来,受爷爷影响,他对这款茶也是情有独钟。

“洞庭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万里醉”,钱之江侧过身子,单手倚在窗前,目光灼灼,仿佛入定一般站在那里。爷爷曾说,几声鸡叫啼亮,湖山醒来,晨雾弥漫,采茶姑娘踏着朝霞,成群结伴,向山上的茶园走去。钱之江似乎看到了,那些时光,空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青翠欲滴的茶树丛中,采茶姑娘们神采飞扬,灵巧的双手敏捷地从茶树上摘下片片嫩芽,俊美的身影穿梭在绿树间,江南美丽动人的图画蓦然在眼前。

钱之江决定明天就飞往那里,看那入夜万家灯火的山村。此行,考察茶道,钱之江曾在《诗经》中体验“采荼薪樗,食我农夫”。爷爷说沧桑世事,除了采茶外,制茶还要经过蒸、捣、拍、烘等工序,“故情周匝向交亲”,茶人的感情完全因为人茶彼此交往才显得亲密。

钱之江端起茶杯,眼睛一动不动: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青螺入水,叶芽伸展,茸毛轻舒,嫩绿透亮,姿态动人。

你说嘛,明天的行程。钱之江的妻子,声音很好听。爷爷说吴侬软语,不要忘记了。绵软润滑,有酥糖的味道吧?钱之江瞅着妻子,马上高兴地问,你到过江南吗?

结婚这么多年,你今天才这样问我。姑苏的报恩寺,你知道吗?在那里,我是个采茶女。有空一定要去那个地方。

报恩寺。名字真好。

钱之江品了一口茶,微笑地望着妻子,似乎沉浸在某种幸福的回忆里。妻子的脸上好像升腾起一朵红云,在柔和的灯光下魅力无限。

钱之江动容了:多好啊!有你这样懂茶道的妻子。

钱之江说完,准备去拉妻子,这才发现太师椅上空空如也,只有茶几上茶叶飘香,依然绿意盎然,香气袅娜。

妻子在哪?钱之江一惊,及至愕然醒悟,方知妻子并未随行,只是那洁白的茶杯上的仕女,活脱脱一个采茶女。

钱之江太容易失神了。爷爷曾说,内地是魂牵梦萦的地方,你一定要去。

钱之江,站了多久?直到夕阳西下,明月初升。不能再待了!

次日一早,钱之江收拾行囊,中午就到了梦幻的老姑苏。白墙黛瓦,护城河,老城墙,石板街,转个弯,钱之江在院中摆了一张桌子,邀请来的几个人团团围坐,一套青花瓷茶具,七八十度的温开水,放入一小撮春茶。茶叶如青螺入水,旋转着飞速下沉。新朋旧友,相聚茶园,品茶谈心,那份伊呀呀的小调就落到了茶里……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0年第14期)

[注]①别茶:鉴别茶叶。“别”是“鉴别”的意思。②鹏城:深圳的别称。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面对同样的部队驻防一事,前后相隔四十八年,当年爷爷所说的富商巨贾的心理状态是惊讶,而现在钱之江的心理状态是紧张。

B. 小说多处写了爷爷要钱之江到内地看看,这既体现了爷爷的思乡情怀,又强化了钱之江前往内地看看的原因和心理状态。

C. 小说所选地名很有讲究,如“报恩寺”词既点出了钱之江妻子的大致出生地,又暗含了要不忘家乡、回报家乡的主题思想。

D. 小说结尾写钱之江带着“爷爷”的嘱托,来到期盼已久的江南,尝到了江南的茶,呼应标题,突出了钱之江的喜悦心情。

2.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时间和空间跨度很大,但自始至终都围绕“想去看茶”这一线索展开,其中如“四十八年前”等,让读者可窥见相关历史背景。

B. 小说主要通过语言、心理等描写手法直接刻画了钱之江爷爷和钱之江妻子的形象,二人都对钱之江前往内地有促进作用。

C. 小说的结尾极富有画面感,其风景风物、人物相欢、品茶氛围均美不胜收,让读者读后如身临其境,恍如梦境,惬意无比。

D. 小说采用散文化叙述,人物的情感在自然中融注,用语富有意蕴,多处运用的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情感表达。

3. 文中多处引用了古诗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 本文的情节构思有哪些特色?请简要分析。

下载Word版试题
《别茶·刘帆》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A    2. B   

3. ①既强化了茶香的浓郁,也全方位展现了制茶、品茶等茶文化及茶人情感,增强了小说的文化底蕴,使小说具有散文化特质。②强化了主人公前往内地看看的愿望,引发了主人公钱之江沉浸在茶之氛围中以及由此带来的想象,从而丰富了人物的心理状态,也使文章有了诗情画意之美感。   

4. ①小说以“想去看茶”为线索,贯穿全文内容,高度浓缩了两代人几十年的人生,且脉络清晰。②结尾以完成了心愿作结,与开头形成呼应,使得文章浑然一体。③中间插叙了爷爷相关的经历,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交代了钱之江想去看茶的原因,还揭示了做人要有家国情怀的主题。④用大量的笔墨写钱之江在春江路酒店喝碧螺春的感受,使行文有了波澜,又强化了江南之茶的魅力与在钱之江心目中的分量。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项,“现在钱之江的心理状态是紧张”错误。原文说“听说部队就要从鹏城移防过罗湖桥了,钱之江的心提了起来”,这里的“心提了起来”并非紧张,从后文看,钱之江对江南日思夜想,充满了向往。部队移防勾起了他的情感。因此,这里不是紧张,而是激动。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

B项,“直接刻画了钱之江爷爷和钱之江妻子的形象”错误。文本中刻画钱之江爷爷主要通过钱之江的回忆,对妻子的刻画是通过钱之江的想象完成的,并非直接描写。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引用的作用的能力。

本题,“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强化了主人公前往内地看看的愿望。“洞庭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万里醉”强化了茶香的浓郁。“采荼薪樗,食我农夫”“故情周匝向交亲”“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全方位展现了制茶、品茶等茶文化及茶人情感,增强了小说的文化底蕴,使小说具有散文化特质。这些诗句都是因为主人公沉浸于茶的氛围之中而带来的想象,使人物的心理描写内容丰富,在效果上,也让文章有了诗情画意的美感。

【4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小说构思特色的能力。

本题,钱之江从小就想去看茶“钱之江好想去”“钱之江终于来了,问茶,看茶”“钱之江品了一口茶”“次日一早,钱之江收拾行囊,中午就到了梦幻的老姑苏”,由以上内容可见,全文一直围绕着钱之江“想去看茶”而展开的,从线索的角度来看,本文是以“想去看茶”为线索。从开头和结尾的方式来看,结尾部分“次日一早,钱之江收拾行囊,中午就到了梦幻的老姑苏”,与开头“钱之江从小就想去看茶”照应,久久的愿望得以实现。从叙述顺序的角度来看,中间插叙了爷爷的经历,对主要情节其补充作用,交代了原因,也使文章结构紧凑。从详略的角度来看,用大量的笔墨写钱之江在春江路酒店喝碧螺春的感受,体现了钱之江对江南之茶的渴望,深化了主题。

【点睛】小说中的选择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录入时间:2021-02-09 1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