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和评价《史记》》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期以来,人们大都是从史学和文学的角度来认识和评价《史记》的,认为《史记》是中国的第一部通史,《史记》开创了中国史学的新纪元;认为《史记》是一部伟大的纪传体作品,有很强的文学性,是一部前无古人的传记文学。这种认识自然是正确的。然而,这样做无疑是忽略了司马迁自身的期许,忽略了司马迁以文学笔法书写史学著作的基本原则,忽略了史官的文化使命和历史担当。这种种情况的存在,直接影响到我们对《史记》的正确解读,同时也降低了司马迁及《史记》文学及文化品质的倾向。 司马迁是以文学笔法担当历史叙述的,是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承担博大精深的历史哲学观的。具体地讲,司马迁对《史记》的期许主要有两个:一是他在《报任少卿书》中提出的“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二是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强调的“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落实之处是“罔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这两个期许构成了司马迁的历史哲学观。问题是如何才能把深奥的道理叙述得深入浅出。司马迁采用的笔法是从历史人物的生动事迹入手,选择典型事件或言行,采用以小见大的方式揭示最深刻的道理。 所谓“究天人之际”,是指探究天道和人道之间的对应关系,揭示社会运动的规律。汉代是宗教神学盛行的时代,天人关系是汉代人关心的大问题。不过,在以文学的笔法叙述历史时,司马迁重点关注的对象是人,强调人在社会运动中的作用。关于这点,从司马迁的言论及《史记》五体排列秩序中可得到证明。如司马迁在《白起王翦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中选择典型事例叙述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如果赵王能听进赵括母亲的意见,那么,赵军将不会因赵括指挥失误在长平惨败,导致40万士兵被秦将白起坑杀。长平之战是赵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在这里,司马迁选择典型事例详细地叙述了人在历史活动中的作用。在表达中,主要是通过描述生动鲜活的人物和言行来承担其历史哲学观的。 所谓“通古今之变”,是指以变化为视点考察古今社会运动的历史,从叙述古今人物事迹入笔强调为现实服务的精神。具体地讲,在《史记》人物传记叙述时,司马迁有意识地建立了“通古今之变”与“原始察终,见盛观衰”之间的关系。司马迁历史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历史循环论。从大的方面讲,司马迁的历史循环论思想主要有四个一是《周易》(包括《易传》);二是邹衍的“五德终始说”;三是“孔孟学说”;四是董仲舒的“三统说”。这四个来源作为司马迁历史哲学思想的基石,不仅承担了司马迁“通古今之变”的史学思想,而且与“本纪”形成了特殊的表达关系。如在历史的叙述中,司马迁分别以《秦始皇本纪》《陈涉世家》等为叙述载体,选择能揭示事物本质的典型事件和人物言论,深刻地揭示了秦兴也勃、其亡也速的历史。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们认为《史记》是一部开创了中国史学新纪元、有很强文学性的纪传体作品,大都是从史学和文学的角度来认识和评价《史记》的。 B. 司马迁有自己的人生期许,有作为史官的文化使命和历史担当,这两点决定了《史记》的文学性。 C. 在《报任少卿书》和《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表达了对《史记》的两个主要的期许,这两个期许构成了司马迁的历史哲学观。 D. 司马迁的历史哲学观是博大精深的,而以小见大,选择典型事件或言行,进行生动的叙述是司马迁采用的笔法。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汉代盛行宗教神学,人们普遍关心天人关系,司马迁提出的“究天人之际”的期许带有时代特征,深深地打上了宗教神学的烙印。 B. 司马迁的言论、《史记》的五体排列秩序以及选择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手法都证明:在天人关系中,司马迁重点关注的是人,强调人对社会运动的作用。 C. 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记载的赵王任用赵括指挥长平之战而失败,导致赵国由盛转衰的史实,说明了人可以影响历史活动。 D. 无论是“究天人之际”还是“通古今之变”,司马迁都是选择典型事件和人物言论来叙述人物,以表现其历史哲学观。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不应该忽略《史记》的哲学特质,否则会违背司马迁的创作初衷,影响到我们对《史记》的正确解读。 B. 在表达天人关系的历史哲学观时,司马迁主要是通过对人物进行生动的描述来强调人在历史进程、社会变迁中的作用的。 C. 司马迁以《周易》、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孔孟学说”、 董仲舒的“三统说”为来源和基础,建立了自己的历史循环论思想。 D. 《陈涉世家》等篇章除揭示了秦兴也勃、其亡也速的历史,同时也表达了司马迁整体的历史循环论思想。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认识和评价《史记》》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B 2. A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 B项,“有作为史官的文化使命和历史担当,这两点决定了《史记》的文学性”曲解原文。根据原文第一段第三句话“然而,这样做无疑是忽略了司马迁自身的期许,忽略了司马迁以文学笔法书写史学著作的基本原则,忽略了史官的文化使命和历史担当”可知,《史记》的“文学性”是由司马迁的笔法决定的。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本题中, A项,“深深地打上了宗教神学的烙印”错在“深深地”。宗教神学可能对司马迁有影响,但程度不深。从原文“不过”“重点关注的对象是人”可以看出。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 C项,“司马迁以《周易》、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孔孟学说’、董仲舒的‘三统说’为来源和基础,建立了自己的历史循环论思想”遗漏条件。根据原文“从大的方面讲,司马迁的历史循环论思想主要有四个一是《周易》(包括《易传》);二是邹衍的‘五德终始说’;三是孔孟学说’;四是董仲舒的‘三统说’”,原文有限制条件“从大的方面讲”;武断绝对,原文说“主要有四个来源”。 故选C。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
|
录入时间:2021-02-09 10:2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