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话剧:110年的回眸·宋宝珍》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谈到中国话剧艺术,人们首先会想到它的现代属性,其次会想到它的现实使命。它是顺应中国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转型,从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和开启民智的现实需求出发,借鉴西方戏剧经验而创造生成的舞台艺术,发挥着其它艺术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中国话剧未生成之前,中国戏曲顺应中国文化的诗学传统和抒情特点,以歌舞演故事,以写意性与程式化表演,以典型化、符号化脸谱和曲牌体、板腔体音乐模式,培养了中国观众的接受心理和欣赏习性。 20世纪初,近代社会的历史变局,决定了中国话剧的必然出现,它是民族意识走向理性自觉的文化选择,是中华文明涅槃重生的历史嬗变的产物,也是民族自强、文化振兴的使命承担。 1907年秋,王钟声公开声称要以演剧为手段,“唤起沉沉之睡狮”。他表示:“中国要富强,必须革命;革命要靠宣传,宣传的办法,一是办报,二是改良戏剧。”鉴于改良社会的急迫性,新剧的倡导者抛弃了门派众多、技艺复杂的戏曲,而选择了更具灵活性、实践性的话剧艺术作为创新的突破口。话剧不是供人欣赏的“玩意儿”,而是唤起民众、改造社会的有力武器。 早期话剧与戏曲的关系实属藕断丝连,朱双云《新剧史》所概括的“生类”“旦类”,显然脱胎于戏曲行当。然而,新兴的话剧不同于戏曲,话剧对以艺术的方式反映真实、思考人生、发挥现实作用的强调,显然不同于成熟的戏曲艺术对形式美的倚重,而是更加彰显了社会人生的参与感、在场性和现实功用。 话剧对传统戏曲精神的融通,充分表明话剧艺术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的可行性。《商鞅》《李白》《蔡文姬》等话剧的持续热演,《杜甫》《苏轼》《詹天佑》等话剧对历史人物的重新书写,都表明民族文化史和心灵史对于当代话剧创作的重要意义。历史上出现的优秀话剧,无一不是作者良好的民族文化素养的显现,无一不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产物,无一不是中国式普遍伦理道德和社会正义的体现。 中国话剧的民族特色,不在于它多大程度地融入了传统戏曲的外在表现手法,尽管这是话剧民族化的有效途径之一;而更在于它在多大程度上契合了民族精神和美学神韵,即从骨子里流露出“中国特色”“中国气派”。没有深厚而活跃的民族艺术精神,没有深厚而扎实的传统艺术底蕴,中国话剧将难以立足;没有宽广的文化胸襟和广采博收的气度,中国话剧将难以发展。因此,话剧人应当不断努力,发扬传统文化精神、吸纳民族艺术精华,借鉴外来艺术经验,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艺术精品。 (摘编自宋宝珍《中国话剧:110年的回眸》)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话剧是在中国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期出现的、具有现代属性的舞台艺术。 B. 中国话剧以满足时代要求和现实需求为目的,发挥着其它艺术不可替代的现实作用。 C. 戏曲顺应中国文化的诗学传统和抒情特点,培养了中国观众的接受心理和欣赏习性。 D. 中国话剧是国人民族意识走向理性自觉的文化选择,促成了民族的自强、文化的振兴。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话剧的现代属性人手,阐述了中国话剧的产生、作用、精神内涵和民族特色。 B. 文章通过梳理中国话剧与传统戏曲之间的关系,突出了二者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 C. 文章引用王钟声的话,意在阐明话剧诞生之初,它的实用性远远大于其艺术性。 D. 使用旧题材的《商鞅》等新话剧演出获得成功,证明话剧融通民族文化是可行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早期话剧强调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与思考,对传统戏曲所倚重的形式美不太关注。 B. 中国话剧如果能高度契合民族精神和美学神韵,日后的发展就一定会越来越好。 C. 话剧是文化素养的显现,内容与形式结合的产物,伦理道德和社会正义的体现。 D. 话剧人如果能够发扬传统文化精神,吸纳外来艺术精华,就能创造出艺术精品。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中国话剧:110年的回眸·宋宝珍》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D 2. B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选不正确的一项。 D项,“促成了民族的自强、文化的振兴”错误。原文“它是……也是民族自强、文化振兴的使命承担”,可见原文是“承担着使命”,远远没有到“促成了”的地步。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本题选不正确的一项。 B项,“突出了二者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错。原文有“早期话剧与戏曲的关系实属藕断丝连”“话剧对传统戏曲精神的融通,充分表明话剧艺术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的可行性”,可见文章只是阐述了传统戏曲对话剧的影响,并没有提到话剧对传统戏曲的影响,所以不能说“相辅相成”。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本题选正确的一项。 B项,“如果……就”“一定会”表述绝对。中国话剧如果高度契合民族精神和美学神韵,只能表明它具有民族特色,但不足以推出“日后的发展就一定会越来越好”这一结论。 C项,并不是所有中国话剧都能体现“伦理道德和社会正义”。原文有“历史上出现的优秀话剧,无一不是作者良好的民族文化素养的显现,无一不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产物,无一不是中国式普遍伦理道德和社会正义的体现”,注意是“优秀话剧”。 D项,“如果……就能”错,“发扬传统文化精神、吸纳外来艺术精华”只是“创造出艺术精品”的必要条件。 故选A。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
|
录入时间:2021-02-10 09:05: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