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云想衣裳:中国民族服饰的风神·韦荣慧》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丝绸印花古代名叫“染缬”。染缬的沿起,《二仪实录》以为“秦汉间始有,陈梁间贵贱通服之。隋文帝宫中者,多与流俗不同。”此书记载史事常多以意附会,不可尽信,惟谈及染缬在六朝流行,隋代宫中亦重视,还不太荒谬。染缬盛行于唐代,技术也成熟于唐代。目前可知唐代至少已有三种染缬技术普遍流行:蜡缬、央缬和绞缬。

“蜡缬”,就是我们常说的“蜡染”。它又分单色染和复色染两种。复色染有套色到四、五种的。因不同颜色容易相互浸润,花头多比较大,无论是串枝花或团科花,构图饱满,别宜于作幛子帘幕。近来常听人说现代西南蜡染从唐代渠缬发展而出,事实或者正相反,唐代蜡染技术上的成就,很可能是从西南兄弟民族方面传入中原加以发展的结果。

“夹缬”的制法是用镂空花板把丝绸夹住,再涂上一种浆粉混合物,待干后投入染虹加染,染后晾干,刮去浆粉,花纹就明白现出。这样作成的染缬,花色必浅子其他部分。如用花板夹住,直接于漏空处用颜色刷染,花色就深于其他部分。后者虽也叫染缬,但材料可并不曾入过染缸。这种染缬必用花板。

“绞缬”是把成匹丝绸或衣裙成品,照需要把某部分用线缚着、缝着或作成一定策折,用线钉固,染后晒干,再剪去钱结,就自然形成一定图案,有湖蝶、海棠、蜡梅、水仙等等简单小簇花样。一般说来,鉸缬作法不受纈板限制,并且能随心所欲作成个人爱好的花样,因此在当时人应用上也就相当普遍。

染缬多宜于用在熟软薄质丝绸上。一般染缬多用青碧地,但唐人已习惯用红色,由退红到深红胭脂紅,红色实包括了许多种不同等级。部分花缬必然是要利用这不同等级的红色形成美丽效果的。古代红色染料主要是紫草和红花,到唐代红花种植已遍全国。染缬图案不断在发展中,到北宋时还流行深色地的花蝴,后来被政府用法令禁止,技术才失传。一种日用生产品由政府用法令禁止,可知成品流行必相当普遍,生产又相当费工。吉州窑烧造的紫褐釉印黄白花鸟三凤或四合如意的茶盏花纹,图案基本上还是唐代样式,和染缬完全相通。一般认为是染缬流行,同时或稍后具体反映到陶瓷制作上。

(选自沈从文《谈染缬》,有删改)

[材料二]蜡染,作为一种传统民间印染工艺,常以蜂蜡等作防染剂,对工具、技艺的要求都非常高,程序也比较复杂。

首先,要将蜂液熔化。蜡,具有受热熔化、受冷凝结的特性,蜡太热则线条化开,花纹难以形成,蜡太冷则不易流动,花纹参差不齐。

第二步,是用蘸蜡液的纲制蜡刀在白布或绢上描绘出构思好的花纹图案。描绘花纹时也要具备熟练的技能,落刀轻重、行刀快慢,都有一定的讲究。只有处理得当,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蜂蜡凝固之后,将布绢浸入靛蓝缸内染色。蜡染的主要颜色是蓝色,也有染成紫、红等色的。

待浸染的颜色达到饱和程度后,将布取出,用沸水煮去蜡质,用净水冲洗。这时,蓝底布上便呈现出白色花纹,这种蜡染叫做素染。还有一类叫彩色蜡染,先将布底染成所需要的多种色彩,然后在染好的色块上用蜂蜡描绘花纹圈案,最后将彩色布放入靛蓝液中浸泡染色。在浸泡染色的过程中,不同的颜色互相浸润,即形成彩色蜡染。

(选自韦荣慧《云想衣裳:中国民族服饰的风神》,有删改)

1. 下列对“蜡染”工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蜡染分单色染和复色染,复色染的难度更大,所以花头多比较大,适宜制作帷帐帘幕

B. 蜡染技艺的成熟并不能仅归功于中原百姓,这一技术在传入西南后得到了更大发展。

C. 蜡染常以蜂液为蜡,熬蜡时温度的掌握至关重要,过热则花纹难成,过冷则花纹参差。

D. 蜡染的最后一步是在布底充分浸染后,将布取出,除去蜡质,此时花纹自然呈现出来。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染缬作为一种传统的印染工艺,成熟于唐代,失传于宋朝,而其流行或可推至六朝。

B. 夹缬是用镂空花板把丝绸夹住,于漏空处染色的一种工艺,染缸浸染并非必不可少。

C. 绞缬不受缬板限制,相对自由,个人可依爱好制出心仪的花样,因而应用较为普遍。

D. 染缬多用青碧色,但唐人已惯用红色,红花作为红色染料的原材料,在唐代种植广泛。

3. 材料一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染缬的?请简要概括。

下载Word版试题
《云想衣裳:中国民族服饰的风神·韦荣慧》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A   

3. 历史流变、制作工艺及分类、艺术影响。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蜡染’工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到文中圈出有关“蜡染”的文字,再浏览选项的内容,与文本进行比较。

B项,“传入西南后”错误。结合“唐代蜡染技术上的成就,很可能是从西南兄弟民族方面传入中原加以发展的结果”分析,不是“传入西南”,而是“很可能是从西南兄弟民族方面传入中原加以发展的结果”。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划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A项,“失传于宋朝”错误。结合“染缬图案不断在发展中,到北宋时还流行深色地的花蝴,后来被政府用法令禁止,技术才失传”分析,“失传于宋朝”推断不准确。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

结合“染缬的沿起,《二仪实录》以为‘秦汉间始有,陈梁间贵贱通服之。隋文帝宫中者,多与流俗不同。’此书记载史事常多以意附会,不可尽信,惟谈及染缬在六朝流行,隋代宫中亦重视,还不太荒谬。染缬盛行于唐代,技术也成熟于唐代”分析,从历史流变方面介绍染缬的。

结合“它又分单色染和复色染两种。复色染有套色到四、五种的。因不同颜色容易相互浸润,花头多比较大,无论是串枝花或团科花,构图饱满,别宜于作幛子帘幕”“‘夹缬’的制法是用镂空花板把丝绸夹住,再涂上一种浆粉混合物,待干后投入染虹加染,染后晾干,刮去浆粉,花纹就明白现出”“‘绞缬’是把成匹丝绸或衣裙成品,照需要把某部分用线缚着、缝着或作成一定策折,用线钉固,染后晒干,再剪去钱结,就自然形成一定图案,有湖蝶、海棠、蜡梅、水仙等等简单小簇花样。“染缬多宜于用在熟软薄质丝绸上。一般染缬多用青碧地,但唐人已习惯用红色,由退红到深红胭脂紅,红色实包括了许多种不同等级”等分析,从制作工艺及分类方面介绍染缬的。

结合“古代红色染料主要是紫草和红花,到唐代红花种植已遍全国”“吉州窑烧造的紫褐釉印黄白花鸟三凤或四合如意的茶盏花纹,图案基本上还是唐代样式,和染缬完全相通。一般认为是染缬流行,同时或稍后具体反映到陶瓷制作上”分析,从艺术影响方面介绍染缬的。

录入时间:2021-02-10 09: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