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曲艺的文化形象·吴文科》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曲艺是演员以本色身份采用口头语言“说唱”叙述的表演艺术。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和其他一切文艺形式一样,它具有娱乐、审美、认识、教化等多重社会功用。但是,从历史上曲艺扮演的不同角色及所发挥的特殊作用看,曲艺又不仅仅是一门艺术,而是在自身娱乐大众和化育世风等“本体”功能之外,同时兼有传承历史文化和传播知识观念的“载体”功能,更有孕育文学体裁与戏曲剧种的“母体”功能。 ②比如,许多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其历史与文化传统,包括生产和生活知识,都是借助曲艺“说唱”的表演方式,传承下来或传播开来的;当今仅有几千人的赫哲民族,基本上不再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生产和生活,唯一促使学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动因与理由,就是继承和保护伊玛堪的“说唱”表演。再如,古人吟诵的诗歌和俗赋、演唱的宋词与元散曲,均是古代曲艺与文学一体发展的特殊产物;近代以来诸如评剧、越剧、吉剧和北京曲剧等等剧种的形成或创立,无不是在莲花落、嵊州落地唱书、二人转和单弦牌子曲等曲艺形式的基础上,脱胎发展而成的。凡此种种,均使曲艺功用远远超出了自身作为舞台表演艺术的娱乐与审美范畴,从而与其他的艺术门类,形成鲜明对照。可谓出类拔萃,卓尔不凡。 ③从中国曲艺的自身发展来看,当今内地曲艺的曲本创作与表演实践,存在着太多的问题与遗憾,其解决途径,有赖对自身艺术独有特征和多样功能的正确理解与准确把握。只有真正明白了曲艺是什么,曲艺的艺术优长和表演擅长在哪里,才不致将传统继承搞成抱残守缺,将发展创新弄成南辕北辙;才会远离戏剧化、歌舞化、杂耍化的迷误,避免“改行”式的“改革”、“创伤”式的“创新”和“革命”式的“革新”;进而改变创作表演“重形式、轻内容,重短段、轻长篇,重表演、轻创作,重技术、轻艺术,重演员、轻伴奏,重数量、轻质量,重包装、轻内涵,重宣传、轻实干”的跑偏路径。最终通过对于自身传统的深入学习和深刻继承,既返璞归真也返本开新,既礼敬传统也发展繁荣。 ④从中华文化的当代复兴去看,要想真正确立起自身的文化自信,首先要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及其价值了然于胸。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这就有赖对包括曲艺在内的一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和深刻传扬。只有通过对自身历史文化全面系统的学习了解和继承弘扬,将自信建立在自觉、自尊和自豪的基础上,才不会自卑、自虐和自残,才能够自重、自立和自强。 (摘编自吴文科《中华曲艺的文化形象》)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作为一门表演艺术的曲艺,具有娱乐、审美、认识、教化等多重社会功用,这远远超出了它作为舞台表演艺术的“本体”功能。 B. 曲艺演员表演的主要方式是“说唱”且唱词以叙述为主,语言通俗易懂。 C. 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其历史文化传统传承或传播都需要借助曲艺的“载体”功能完成。 D. 赫哲民族基本上不再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生产和生活,这是因为要继承和保护伊玛堪的“说唱”表演。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首先阐明曲艺的功用价值,接着论述对待曲艺乃至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和做法,论证层层深入。 B. 第②段在论证曲艺具有“载体”和“母体”的功能时,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C. 第③段关于中国曲艺自身发展的论证,既指出问题,又运用举例论证阐明方法,观点富有思辨性。 D. 文章最后一段关于中华文化的当代复兴的论证,增加了文章的现实针对性和时代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作者看来,虽然曲艺具有与其他艺术形式相同的社会功用,但由于它还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功用,因此它的价值比其他艺术门类更为突出。 B. 如果想要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国曲艺的独有特征和多样功能,就要以改变中国曲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创作表演问题,避免曲艺革新中的种种错误为前提。 C. 中国曲艺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对传统曲艺的深入学习和深刻继承,也离不开在此基础上的改革创新,要做到返璞归真和返本开新并重。 D. 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及其价值了然于胸,学习弘扬传统文化,确立自觉、自尊、自豪基础上的自信,才不会自卑、自残和自虐。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中华曲艺的文化形象·吴文科》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B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项,“这远远超出了它作为舞台表演艺术的‘本体’功能”错误,根据原文“曲艺是演员以本色身份采用口头语言‘说唱’叙述的表演艺术。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和其他一切文艺形式一样,它具有娱乐、审美、认识、教化等多重社会功用”,可知娱乐、审美、认识、教化等都是曲艺的“本体”功能。 C项,“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错误,根据原文“比如,许多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其历史与文化传统,包括生产和生活知识,都是借助曲艺‘说唱’的表演方式,传承下来或传播开来的”,可知不是所有的“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其历史文化传统传承或传播都需要借助曲艺的“载体”功能完成。 D项,强加因果关系,根据原文“当今仅有几千人的赫哲民族,基本上不再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生产和生活,唯一促使学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动因与理由,就是继承和保护伊玛堪的‘说唱’表演”,可知继承和保护伊玛堪的“说唱”表演,是促使赫哲民族学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唯一动因与理由,而不是“赫哲民族基本上不再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原因。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C项,“第③段……又运用举例论证阐明方法”错误,第③段关于中国曲艺自身发展的论证,并未运用举例论证阐明方法。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B项,关系倒置,根据原文“从中国曲艺的自身发展来看,当今内地曲艺的曲本创作与表演实践,存在着太多的问题与遗憾,其解决途径,有赖对自身艺术独有特征和多样功能的正确理解与准确把握”,可知如果想要改变中国曲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创作表演问题,避免曲艺革新中的种种错误,就要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国曲艺的独有特征和多样功能。 故选B。 【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篇或文本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个段落,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就是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 |
|
录入时间:2021-02-10 10:3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