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算法的复杂性特质及伦理挑战·刘劲杨》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工智能算法的传统通常有两个:一是符号认知主义,主张智能行为依赖于符号操作,通过基于符号表征的计算可实现推理、决策,甚至情感活动,如早期的专家系统;二是联结主义,认为通过大量底层简单的“激活单元”相互交织可在高层自发涌现出复杂的智能行为,这一传统以神经网络为代表。阿尔法围棋的研究主要得益于这一种传统,基于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实现算法的突破。 以复杂性视角观之,目前的智能算法有一个突出特质——涌现性,即智能是一种由算法底层的简单规则生成的复杂行为,智能并不由预定的算法前提所决定。游戏棋局的最终输赢是一种涌现,不是依靠单次行为的累加,而是算法演化系列的整体取胜。阿尔法围棋有一些令顶尖职业棋手难以理解的“昏招”,可这些昏招最终成了取胜的“神之一手”,这表明“招数系列”比“某一招”更有意义。在伦理上,涌现性特质揭示出智能算法具有不同于传统的行为特征:智能算法行为不是边界清晰的单个行为而是集体行为的演化,其行为效果既不由“某一”行为所决定,亦不由其前提决定。 智能算法的另一个特质是算法的自主性。阿尔法围棋一代曾依据人类历史上的优秀棋谱,对弈了3000万盘棋,二代强化了自我增强学习。如果智能算法的自主性意味着机器是某类主动的、自我进化的“生命”,那么我们是否能说人工智能就是一个具有自我意识、能够自我决定的“主体”?以算法的观念来看,理性传统所认可的“主体”是一个能够协调个体自身复杂行为的中心控制单元,它担负该个体所有信息的整合和全部行为的控制。目前得到广泛应用的弱人工智能,则形成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主体观念。弱人工智能的自主性是智能行为的自组织性,机器算法会在没有人类程序员的干预下自发学习,自动处理问题。 2015年,有人在使用“自动驾驶”模式时遭遇车祸,历经十个多月的调查,最终归责为驾驶员过于信任人工智能,手没握住方向盘,人工智能得以免责。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必会让我们可完全摆脱方向盘。智能驾驶系统由厂商的机器人制造,其算法不断自我进化,无缝嵌入庞大的物联网中,行进于更多智能体交互的开放环境,并与它们共同形成了一个不断自我演化的复杂算法整体。在这一整体中,厂商、机器人、使用者、众多智能体等都是造就整体的个体,但并不存在对整体负责的“主体”,此时我们在伦理上可能面临根本的挑战:智能行为既不遵循行为与效果之间的直接对应,也不遵循行为与主体之间的必然联系,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出一个恰当的道德判定? (摘编自刘劲杨《人工智能算法的复杂性特质及伦理挑战》)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基于符号认知主义和联结主义这两个传统,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最终得以实现。 B. 无论是“某一”单个行为,还是预定的算法前提,都不能决定智能算法的行为效果。 C. 弱人工智能有一个中心控制单元,它担负了所有信息的整合和全部行为的控制。 D. 既然智能驾驶系统不存在对整体负责的“主体”,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则无需追责。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通过比较两种智能算法传统的异同,分析了阿尔法围棋获胜的原因。 B. 文章以阿尔法围棋为例说明智能算法的涌现性,从行为特征角度做了伦理思考。 C. 算法的自主性意味着机器是某种“生命”体,这是文章对“主体”进行辨析的前提。 D. 文章介绍了智能算法的传统及特质,最后指出了我们在伦理上可能面临的困境。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没有以神经网络为代表的联结主义传统,阿尔法围棋就未必会有算法上的突破。 B. 昏招成了取胜的“神之一手”,这是智能算法集体行为演化胜过单个行为的例证。 C. 智能驾驶系统的算法处于众多智能体交互的开放环境之中,才能不断地自我进化。 D. 智能行为与效果不直接对应、与主体无必然联系,但是我们还要对它做道德判定。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人工智能算法的复杂性特质及伦理挑战·刘劲杨》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B 2. A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问题有:遗漏或添加信息、时空交错、偷换概念、张冠李戴、逻辑出错等。 A项,“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最终得以实现”分析错误,从原文第1段“阿尔法围棋的研究主要得益于这一种传统,基于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实现算法的突破”可知实现的是“算法的突破”,另外,从“得益于这一种传统”可知主要得益于联结主义传统。 C项,“弱人工智能有一个中心控制单元”偷换概念,从第3段“以算法的观念来看,理性传统所认可的‘主体’是一个能够协调个体自身复杂行为的中心控制单元,它担负该个体所有信息的整合和全部行为的控制”可知“弱人工智能”应为理性传统所认可的“主体”。 D项,“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则无需追责”曲解文意,从原文“在这一整体中,厂商、机器人、使用者、众多智能体等都是造就整体的个体,但并不存在对整体负责的‘主体’”,可知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需要认定事故的责任者。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A项,“文章第一段通过比较两种智能算法传统的异同”分析错误,并未比较两种智能算法传统的异同,也没有“分析阿尔法围棋获胜的原因”,而且第一段指出的是“阿尔法围棋的研究”成功的原因。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因为是“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句子,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出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C项,“才能不断地自我进化”表述过于绝对,从原文最后一段“智能驾驶系统由厂商的机器人制造,其算法不断自我进化,无缝嵌入庞大的物联网中,行进于更多智能体交互的开放环境,并与它们共同形成了一个不断自我演化的复杂算法整体”可知,题干表述与原文逻辑不符。 故选C。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要揣摩的命题陷阱: 1.以偏概全——即以部分替代整体,以局部替代全局;或者以全局替代局部,以一般替代个别,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阅读科技文原文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到……为止、除……之外、一些、某些”等表范围的词语。严格区别“部分”与“整体”。做这类题关键是沉着细心推敲。 2.无中生有——选项中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也不能由原文中推断出来。注意:在做题时要仔细检查所给选择项的内容是否能在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有效信息句合理地推断出来。 3.有意缺失——原文中某些信息在选项中被命题者故意略去。 1. 强加因果——选项把原文没有因果关系的信息都说成是有因果关系的。 2.因果颠倒——选项把原文的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之间关系。 3.偷换概念——选项将原文中相关信息换成一种与之不符的说法。常见是漏字、添字、换字、错位。 4. 指代不明——指选项中代词的指代内容发生错误。方法:要留心文中的“这些”、“那些”、“这个”、“哪个”、“其”、“即”等词。联系上下文,弄清楚它们的指代内容。 5.转化失误——将某一个意思的句子转化成另一个句子时,误将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全称变特称,变相对为绝对,变绝对为相对,把未然说成已然和已然说成未然等。 |
|
录入时间:2021-02-11 09:24: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