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的构筑指引·王兆云》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重要论述,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精神构筑的科学时空观,深入挖掘其理论内涵和时代价值,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不忘本来”是中国精神构筑的“战略指引”。“不忘本来”,要不忘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的重大判断,精辟概括并科学界定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具有里程碑式的划时代意义。中国精神作为兴国强国之魂,其构筑不能忘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进入强起来的新时代。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发展己经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中国精神构筑所需要的条件更加全面,更加坚实。我们中国经历了站起来的时代、富起来的时代,最终迎来了强起来的新时代。 “吸收外来”是中国精神构筑的“空间指引”。任何国家进行建设都不可能关起门来。过去的中国曾在一段时期内闭关锁国,闭关锁国必然导致国家落后,这已经被历史反复证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精神的发展也离不开与世界各民族的相互学习借鉴。中国精神的构筑就是要树立开放观念,摆正文化心态并主动学习、借鉴世界先进文化。 传入中国的外来文明是中国精神构筑的有益滋养,同时也会冲击中国精神的构筑。在“互联网+”时代,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包裹在文化产品中的西方价值观在中国得到强势传播,造成中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冲突和矛盾,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思想文化的侵蚀和意识形态的渗透从未停止且日益隐蔽,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和封建主义的残余势力在社会快速发展中滋生繁衍。这些都将对中国精神构筑带来长期的挑战。中国的经济、文化及教育等领域越是开放,西方社会就越有可能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其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因此,作为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的中国精神,越是吸收外来文化,就越要求我们更加坚持和弘扬中国精神的民族特色,积极回应世界性挑战和时代性挑战,在相互较量中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在新时代,成就面前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战略意识,任务面前树立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是我们提升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面向未来”是中国精神构筑的“时间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光明前景与严峻挑战并存。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开创的一项前无古人的、毫无经验可循的、毫无既定模式可模仿的伟大事业,其最终实现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过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改革开放40年,长期的团结奋斗和不懈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质的提升阶段和强起来的新时代。但是,国内外依然存在许多困难与挑战。因此,我们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条长征路,难以预测的问题会很多,将要面临的风险会很多,将要应对的挑战会很大,将要承担的任务会更重。 “面向来来”,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国精神促进社会历史发展的功能属性。具体而言,其一,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在新时代,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尤其需要一种力量将中华儿女凝聚起来,汇聚成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其二,中国精神是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中国是一个大国,从大国到强国的飞跃必须创新创造,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实现中国梦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其三,中国精神是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精神定力。当前,我国发展的成就之大前所未有,困难、诱惑、干扰等更是前所未有。弘扬中国精神,可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摘编自王兆云《中国精神的构筑指引》)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忘本来”,指要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当前面临的历史阶段及发展状况。 B. “吸收外来”,指要开阔眼界、开放观念,对传入中国的外来文明要全面地吸收。 C. 想要充分发挥中国精神促进社会历史发展的功能属性,一定要坚定地“面向未来”。 D.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三个方面辨证统一于中国精神构筑的实践进程中。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主体采用并列式结构,阐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内涵与价值。 B. 文章第四段论证了提升国家文化竞争力以应对西方价值观在我国的强势传播的方法。 C. 文章论述“吸收外来”这一分论点时,横向联古今,纵向览世界,有理有据有策略。 D. 尾段立足于“面向未来”,论证中国精神在新时代里的具体作用,增强了现实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西方价值观在我国强势传播,我们要降低某些领域的开放程度。 B. 中国发展已经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弘扬中国精神,我国一定会迅速成为世界强国。 C. 中国精神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更是遏制西方势力的法宝。 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既要坚持自己的特色,也需要学习借鉴世界先进文化。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中国精神的构筑指引·王兆云》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B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 B项,“指要开阔眼界、开放观念,对传入中国的外来文明要全面地吸收”分析错误,根据原文,“吸收外来”不仅要有开放广阔的世界视野,更加坚持和弘扬中国精神的民族特色,还要回应思想文化领域的世界性挑战。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横向联古今,纵向览世界”分析错误,应为“横向览世界,纵向联古今”。 故选C。 【3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A项,“我们要降低某些领域的开放程度”说法错误。结合“中国的经济、文化及教育等领域越是开放,西方社会就越有可能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其意……在相互较量中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分析可知,“我们要降低某些领域的开放程度”推断错误。 B项,“我国一定会迅速成为世界强国”说法错误。原文的表述是“我们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条长征路”。 C项,“更是遏制西方势力的法宝”说法错误。结合文本最后一节内容分析,“更是遏制西方势力的法宝”于文无据。 故选D。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误类型: (1)无中生有。把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去。(特别提醒: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 (2)主次颠倒。把次要的说成主要的。 (3)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即偷换概念,明明是那件事,答案里却说成是这件事。 (4)因果颠倒。或者把因说成果,或者把果说成因,这一点最具有干扰性,需要认真甄别。 |
|
录入时间:2021-02-14 09:39: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