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理想的富贵诗》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艺术来传达富贵,于一般匠人而言,图画多不离牡丹,诗歌则不离金玉。古人的富贵诗是堆金积玉的。如唐代李咸用的《富贵曲》“画藻雕山金碧彩”,贯休的《富贵曲》“琼树玉堂,雕墙绣毂”。这些诗歌充斥着金玉意象,显得富丽堂皇。

但是,这种诗歌并不能获得有见识的诗评家的认同。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指出,贯休“刻成筝柱雁相挨”、韦楚老“十幅红绡围夜玉”之类的诗句,折射出作者实际上“不曾近富儿家”。而更有甚者,晏殊曾经指出:“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乃乞儿相,未尝谙富贵者”。晏殊对伪富贵诗的排斥和轻蔑,可谓无以复加。

那么,古人心目中理想的富贵诗该如何呢?宋代吴处厚《青箱杂记》中有一则记载颇能说明问题。“晏元献公虽起田里,而文章富贵,出于天然”,“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唯说其气象。若‘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之类是也”。晏殊诗词中从来不用“金”“玉”之类的字眼,其逼人的富贵气象,来自诗词中闲静典雅的氛围——这是对富贵最好的注释。

刘禹锡说:“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所以堆金积玉,可能是暴发户的做派;平常陈设,也能彰显富贵之气。《红楼梦》描述王夫人室内的陈设反复用到“半旧”二字,但丝毫无损于贾家的富贵尊荣。使用频繁的物件,变得陈旧是很自然的,不陈旧倒有点不合情理。

鲁迅也曾经指出:“唐朝人早就知道,多用些金、玉、锦、绮字面,自以为豪华,而不知适见其寒蠢。真会写富贵景象的,全不用那些字。”但需要指出的是,富贵诗并非和“金、玉、锦、绮”等字眼冰炭不容。如袁枚认为“烛花渐暗人初睡,金鸭无烟却有香”乃富贵诗的绝妙者。

没有经历过富贵生活的人,缺乏必要的生活体验,难以写出富贵诗;而锦衣玉食的富贵中人,也未必能写好富贵诗。一方面,因为“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好之,则不暇以为”。另一方面,因为欢时易过,富贵快乐很难进入心灵的深层体验;而穷愁难挨,痛苦点点滴滴积淀于心中,更容易使人忧思感愤。所以,穷愁痛苦之言易巧,而富贵欢娱之辞难工。正因为如此,所以文学史上富贵诗不多,地道的富贵诗更是凤毛麟角。

富贵,是一种骨子里的闲逸,和满身的珠光宝气无关;富贵诗重在意境上的闲静雅致,和堆金积玉无关。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古代艺术作品中,画家和诗人为了表达富贵的意思就会选择牡丹和金玉作为意象。

B. 有见识的诗评家不认同某些富贵诗,是因为这种诗歌的作者往往并不是生活富贵的人。

C. 理想的富贵诗,其富贵气象来自诗词意境上的闲静雅致,而不在于言金玉锦绣。

D. 富贵是骨子里的闲逸,没有富贵体验的人写富贵诗,可通过描写平常陈设彰显富贵气。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指出古人传达富贵的诗歌多用金玉意象,并以李咸用和贯休的同题诗歌为证。

B. 文章引述沈括《梦溪笔谈》和晏殊的观点,证明堆金积玉的富贵诗都是伪富贵诗。

C. 文章在论证中大量引用相关诗句及名家言论,使论证更有针对性、说理更具权威性。

D. 对于富贵诗,文章先引出论题,接着分析内涵,最后指出真正的富贵诗数量少的原因。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富贵诗也可以使用“金、玉、锦、绮”等字眼,堆金积玉也不完全是暴发户的做派。

B. 如果锦衣玉食的富贵中人既擅长作诗,又有闲暇时间,他就能够写出理想的富贵诗。

C. 痛苦容易使人忧思感愤,言辞发自肺腑自然带有撼人心魄的力量,所以穷愁痛苦之言易巧。

D. 富贵快乐很难给心灵以深层体验,因此富贵欢娱之辞难工,这是富贵诗少的一个原因。

下载Word版试题
《理想的富贵诗》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B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

A项,“就会选择牡丹和金玉作为意象”过于绝对,原文说的是“于一般匠人而言,图画多不离牡丹,诗歌则不离金玉”,并不是所有画家和诗人都这样。

B项,强加因果,由原文第三段可知,古人评价富贵诗的标准不是作者是什么人,而是诗歌中闲静典雅的氛围。

D项,无中生有,“没有富贵体验的人写富贵诗,可通过描写平常陈设彰显富贵气”文中没有依据。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B项,扩大范围,原文沈括和晏殊的评价都是针对特定的诗歌而言的,并不能由此证明所有“堆金积玉”(以金玉为意象)的诗歌都是伪富贵诗。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B项,“如果……他就能够写出理想的富贵诗”假设不成立,由原文可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好之,则不暇以为”只是一方面的原因。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录入时间:2021-02-14 10: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