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力·曾立力》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眼力 曾立力 山高路远的牛角冲村,是县农业局的扶贫点,接连派了两拨人过去,均收效甚微。也不是下去的人不卖力,更不是没有好项目,就是水上不服。眼瞅着时间紧、任务急,再派谁去呢? 新来的局长排兵布阵、运筹帷幄,出人意料地相中了仪表堂堂、文质彬彬的白冬。会上当着大伙的面说:选来选去,就你了!等于当众让他立了军令状,退缩不得。 白冬习惯性地用手理了理一丝不苟的大背头,一刻也不敢耽搁,立马赶往牛角冲。 走出一身大汗,到了牛角村,村民们并不热情。听说派来个无职无权的小秀才,一个个心里直犯嘀咕:今后怕莫是一弄不来钱,二弄不到物,有啥指望? 两年前白冬为解决夫妻分居问题,从一乡村学校调到县农业局。乡村教师俗称杂货担子,像医院的全科医生一样,各科一肩挑,堪称百晓。然而到了局里,却是百晓百不晓。前任局长一直安排他在局办公室打杂,摆明了就是个无足轻重的小秀才。 山里冷的早,村民们早早地窝在火塘边打盹,猫冬。他光杆一个人,一日三餐好打发,在村部安营扎寨后,也不用村干部领着,像过去做家访一样,走东家转西家仔细摸排。 去年这地方搞过稻田养鱼,到了捞鱼时,鱼花子都没见个,说什么今年谁也不养了。 村干部也说:不养就不养,算了!看还有啥好项目可弄? 白冬心里明镜似的,没好气地回答说:当用了时就用了,不当用了时就不用了,怎能就算了? 这种事躁不得,好在老师出身的他,有的是耐心,一次又一次地挨家挨户上门劝说:山里水好,养出的鱼品质优、售价高,市场上供不应求。接着又说:吃一堑长一智,失败乃成功之母,今年养肯定能成。嘴巴讲出血,只是当苋菜水。软磨硬泡,磨得人家耳朵里起老茧。 磨烦了,大伙说:反正鱼苗、技术都归他弄来,他说咋养就咋养。听他一回又如何? 这些天的走访,家家的茶叶毛烟少了一大截,长此下去山都吃得崩。山里人讲话也爱用夸张,等他走后,躺床上心口痛却是事实。 最后只剩下一户外号叫老禅师的村民,任凭他说破天就是不搭腔。这人初一、十五出门都要看日子,死死定:头炮就放了哑炮,兆头不好,千万不敢再养。 然而过了些日子,就在白冬给大伙发放鱼苗时,这人却突然主动寻上门来索要鱼苗。赌咒发誓说:昨晚打大雷、下大雨,今早只见两条鲫鱼在他家的屋檐水沟里活蹦乱跳。奇了怪了,这鱼怎么就上坡了呢?想必是有菩萨在提醒他:今年养鱼肯定大发!这个人心眼开了窍,牵着不走,打起飞跑。 忙完养鱼,白冬又从上面争取来100只波尔黑山羊。剩下的10户贫困户,正好每户10只,挺好的。可他却非要集中饲养不可,断然拍板说:谁将这批种羊领回去,一年后分给每户50只。理论上说这羊一年生两胎,每胎产三羔,应该没问题。可理论与实践永远都有距离,过去这地方白山羊都没养过,养黑山羊?谁吃了豹子胆敢领? 王疯子既不疯也不仙,是村里不同寻常的人。最终100只羊到了王疯子家。但是,没多久,这批羊便死的死、失的失,所剩无几。 王疯子发了疯,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拉上白冬倾其所有购回300只黑山羊,又修羊舍,又请专家,大干一场。白冬跟着王疯子,天天泡在羊圈里,一连好几个月都没回去。到年底,终于兑现承诺。 后来不光是贫困户,全村家家户户都养起黑山羊来。每天清晨白冬站在村部抬眼望去,满目青山星星点点的黑山羊,时隐时现,咩咩声不绝于耳,养羊成了村里的支柱产业。 两年后,当他离开牛角冲时,正值年终岁末,来村里买鱼牵羊的人络绎不绝,市声鼎沸。村民们都舍不得他走,当然再没人会在乎那点茶叶毛烟了。 回到局里,大伙都夸局长好眼力,慧眼识珠! 局长拢了拢满头披肩秀发,莞尔一笑说:“白冬这个人,注重仪表不马虎,加之又在那儿教过多年的书,知根知底,对症下药,能不成吗?我们都为他点赞吧! (《微型小说选刊》2020.8)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的“收效甚微”“水土不服”等词语,写出了牛角冲村的扶贫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为下文写白冬工作的艰难作了铺垫。 B. 文中插叙了白冬曾担任过乡村教师这一-细节,暗示了他有一定的群众工作经验,易与村民沟通,能担当扶贫攻坚的重任。 C. 在对待养鱼的问题上,村民和白冬的看法截然不同,这体现了村民维护自身利益与干部“包打包唱”的工作方法的冲突。 D. 小说的主人公白冬是扶贫工作中千千万万基层驻村干部的典型形象。他尽职尽责、勇于担当、睿智坚韧、重实干、讲方法。 2. 小说语言很有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 请赏析小说标题“眼力”的妙处。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眼力·曾立力》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C 2. ①经典名句和通俗口语混搭。如“吃一堑,长一智,失败乃成功之母,今年养肯定成”“打大雷,下大雨”。②使用多种方法使语言幽默、风趣。如采用打油诗形式,使用正话反说,使用夸张等。③巧用反问句式,增强语言表现力。如“当用了时就用了,不当用了时就不用,怎能就算了?”“这地方白羊都没养过,养黑山羊?谁吃了豹子胆敢领?”。 3. 内容上:①新局长知人善任、慧眼识珠,相中新人白冬下村扶贫;②白冬独具慧眼为村民找到了发家致富的项目,对扶贫工作全心投入,在工作中耐心细致;③王疯子看准黑山羊养殖项目,倾其所有购回种羊,最终做成支柱产业。 主旨上:以“眼力”为题,巧妙地揭示了小说主旨,即在扶贫工作中,大家在新形势下要更新观念、打开视角、上下同心、积极参与,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脱贫。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主要对文意、文章的主旨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手法等内容的考核,设错点概括类一般为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类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选择题错误的选项命制一般都有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C项,“这体现了村民维护自身利益与干部‘包打包唱’的工作方法的冲突”错误,村民的思想体现的并不是维护自身利益的要求而是代表了在脱贫攻坚中所暴露出的懒惰、得过且过、不求改变的落后思想。另外,白冬的工作方法也不是不切合实际的一人独揽。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语言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首先建构起故语言的知识网络,赏析时可以从句式、语言特色和修辞等方面进行着手分析。 从语言风格、特色看,“吃一堑长一智,失败乃成功之母,今年养肯定能成”引用经典名句,“今后怕莫是一弄不来钱,二弄不到物,有啥指望”“昨晚打大雷、下大雨”运用口语表达,通俗易懂。这样的语言书面语与口语结合,雅俗共赏,有很强的表现力。 从表现手法看,“嘴巴讲出血,只当苋菜水”采用打油诗的形式,使语言生活化;“牵着不走,打起飞跑”,原话是“牵着不走,打着倒退”,巧用俗语翻出新意;文中人物命名颇有深意“白冬并不苍白寒冷,老禅师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王疯子既不疯也不仙”,这样的正话反说,使语言幽默、风趣;家家茶叶毛烟少了一大截,长此下去山都吃得崩”运用了夸张手法,突出了村民的抵触情绪。 从句式看,“当用了时就用了,不当用了时就不用了,怎能就算了?”“过去这地方白山羊都没养过,养黑山羊?谁吃了豹子胆敢领?”“白冬这个人,注重仪表不马虎,加之又在那儿教过多年的书,知根知底,对症下药,能不成吗?”这些句子运用反问的句式,增强了语气和表达效果。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题作用的鉴赏能力。把握文本标题的作用: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概括文本主要事件;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突显人物形象;揭示文本主旨,深化主题;从给读者的带来的感受角度来说,还有吸引读者,引发阅读冲动的作用。 本文标题是“眼力”,从情节内容看,“回到局里,大伙都夸局长好眼力,慧眼识珠”指的是局长眼力好,派白冬下村扶贫;“一次又一次地挨家挨户上门劝说:山里水好,养出的鱼品质优、售价高,市场上供不应求”“忙完养鱼,白冬又从上面争取来100只波尔黑山羊。剩下的10户贫困户,正好每户10只,挺好的。可他却非要集中饲养不可”“两年后,当他离开牛角冲时,正值年终岁末,来村里买鱼牵羊的人络绎不绝,市声鼎沸”说的是白冬眼力好,扶贫项目找得准,成效显著;“王疯子既不疯也不仙,是村里不同寻常的人。最终100只羊到了王疯子家”“王疯子发了疯,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拉上白冬倾其所有购回300只黑山羊,又修羊舍,又请专家,大干一场”说的是王疯子眼力好,看准黑山羊养殖项目。从主旨看,要想真正实现脱贫,需要扶贫干部选人、用人独具慧眼;扶贫工作要更新观念,有长远眼光;贫困群众也要在走出贫困中积极配合,积极参与,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脱贫。 【点睛】小说标题的作用一般有:概括情节,揭示主旨;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暗示象征,深化主题;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等。小说阅读题中,如果题目中问到:小说以“XX”为题目的好处是什么?小说以“XX”题目的目的是什么?小说为什么以“XX”为标题?我们一般可以考虑从小说标题的作用角度去解题。解答此类题目需注意运用专业术语,还要结合文本作具体阐释。 |
|
录入时间:2021-02-15 09:1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