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文体系统与文体族群·谷曙光》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体系统与文体族群

谷曙光

一国之文学错综复杂,尤其中国,每个朝代皆非单一文体,而是多种文体共同存在、共同发展。从历时性角度来说,一个朝代的文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系统,也是一个休戚相关的共同体。各种文体在系统中共存与协调发展,犹如大自然的生态系统。其中的文体之间亦具有相资相生、相互竞争、相互融通的复杂关系。因此,从单一视角研究文体,可能是片面的、狭隘的,如果立足于“文体——系统——族群”,以多元角度观察考量,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接近文体运动的真实格局。

中国古代文体系统中,应特别强调的一个关键词是文体之“变”。文体的变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中国古代的文体系统永远处于运动状态,并且不是平面运动,而是立体运动。新与旧、高与低、主与次,五方杂处,碰撞震荡。在文体系统中,主流文体、较早文体和边缘文体、后起文体,关系微妙复杂。相对而言,主流文体、较早文体影响边缘文体、后起文体是主要趋势,是常态;而边缘文体、后起文体虽能反作用于主流文体、较早文体,却无法实现同等的影响力。其实,多个文体间有时还有复杂的叠加效应和共振影响。譬如,在宋以后,一般而言,是循着“文→诗→词→曲”的方向施加影响力的。文可影响诗、词,诗可影响词,词可影响曲;反之,词却不宜影响诗、文,曲更是如此。

中国古代的文体系统,既有较模糊的总体事理,又有单一文体的规则要求。中国古代文体的演变发展,亦有总有分,很大程度上印证、契合了朱熹提出的“理一分殊”的学说。文体系统处于永不停歇的运动状态,诸文体新旧杂陈,常中有变,变中有常,总的运行趋势是新陈代谢,但各文体又有自身的小规律,而其间的震荡、平衡、嬗替、倾覆,实难一言而尽。

文体系统的复杂性,远超一般想象,这也加剧了研究的困难。系统内的各层次都存在复杂的现象和机制,层次与层次之间亦错综交织,具有穿透力和渗透性。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一个朝代的文体系统、文体关系,就需要顾识大局、辨别主次、理清头绪。

在研究古代文体系统的同时,还可引入“族群”的概念。在古代的文体系统中,是否存在若干族群呢?答案是肯定的。诗歌、散文、骈文、小说、戏曲等是古代文体系统中较突出的几大族群,其中散文是最大的族群,它疆域最广、成员最多、势力最大。

散文是中国古代文体系统中生态环境、发展态势较好的族群。在中国古代,散文始终是诸文体的基础。离开了散文,许多文体便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先秦、两汉是散文的天下,六朝至唐虽骈文称盛,但骈文的周围,始终笼罩着散文的巨大“阴影”。降及宋代,散文再度成为文体系统中的核心。宋以后,散文依然是中心,小说、戏曲的文体基础依然是散文。从历史的长时段看,诗歌和骈文族群,虽然在总体上不如散文族群的势力大、影响深,但在某一朝代,却也曾独领风骚,如唐朝的诗歌,都是当时居于中心地位的文体族群。

(选自2016年05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无论哪一个国家,无论这个国家在哪个时期,它的文学都是复杂的,表现在文学体裁上则是多种文体的共同存在,共同发展。

B. 在中国古代文体系统中,文体的变化是这个系统中突出的特征,且这种变化是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它是永恒的一种存在。

C. 中国古代文体的演变发展经历了新陈代谢的时期,但相当复杂,常中有变,变中有常,与朱熹的“理一分殊”的主张相契合。

D. 相对中国古代文体系统中几个较大的族群而言,散文族群成员多、势力大,是生态环境、发展态势明显具有优势的族群。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我们不能从单一视角研究文体的发展,其原因主要是在于各文体之间具有相资相生、相互竞争、相互融通的复杂关系。

B. 文体系统中有主流文体、较早文体和边缘文体、后起文体之分,前者对后者的作用力有时会小于后者对前者的作用力。

C. 我们在研究文体系统、文体关系时之所以要辨别主次、理清头绪,是因为文体系统内的各层次之间具有穿透力和渗透性。

D. 从文体发展的漫长历史的时段看,总会有一种文体族群独领风骚,如我们所说的“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即是明证。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体的运动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我们立足于“文体——系统——族群”对其进行观察考量,才有可能接近文体运动的真实格局。

B. 无论什么时期,文体系统中的多个文体之间会有复杂的叠加效应和共振影响。如文可影响诗、词,诗可影响词,词可影响曲。

C. 研究古代文体系统时,若引入“族群”概念,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弄清文体系统中各层次之间错综交织的复杂的现象和机制。

D. 散文是许多文体存在的根基,无论是骈文,还是小说、戏曲,都受到了散文的巨大影响,哪怕散文不是当时文体系统中的核心。

下载Word版试题
《文体系统与文体族群·谷曙光》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B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

C项,“与朱熹的‘理一分殊’的主张相契合”说法错误,与朱熹的“理一分殊”的主张相契合的是有总有分,而不是新陈代谢的变化。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B项,“小于后者对前者的作用力”判断有误。应为“大于后者对前者的作用力”,文中有“却无法实现同等的影响力”的信息。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B项,“无论什么时期”错误,这里扩大了时间范围。原文有“多个文体间有时还有复杂的叠加效应和共振影响”的信息,因此时态应是“有时”,而不是“任何时候”。

故选B。

【点睛】论述类文本题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时,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因为该题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录入时间:2021-02-15 09: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