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作为一门古老的学问,能传承至今靠的是什么?》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医学发展历程,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瘟疫理论创新发展于汉末与明末清初,是中医理论创新的两个重要历史阶段。一是东汉末年,《伤寒杂病论》问世;二是明末清初“温病四大家”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提出温病辩病辩证方法,丰富发展了瘟疫理论与实践。瘟疫理论的核心包括张仲景“六经辨证”、吴有性《温疫论》“表里九传静证”、叶天士《温热论》“卫气营血辨证”和吴鞠通《温病条辨》“三焦静证”等。 这些辩证方法对指导中医防治瘟疫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上,清代瘟疫流行超过任何时期,正是由于中医瘟疫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广泛应用,清代,我国人口数量没有因瘟疫而减少。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乙脑、流脑、出血热、SARS、甲流等流行传染性疾病防治中,中医药发挥了应有作用,许多有效方法至今在临床广泛应用。在中国内地SARS发病最严重,然而治疗效果最好,死亡率远低于平均死亡率,这得益于国家推进中医药作用的发挥。 去年12月至今,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给人民健康带来极大危害,严重影响着社会生活秋序,令世人关注。中医根据病例分析,新发病例多以寒热毒邪错杂、损伤正气为特点,邪居肺卫与少阳,故出现发热或无热、乏力、干咳,或恶心、胸闷、苔白或黄等症,治宣和解少阳、清热宣肺、益气解毒,可用小柴胡汤与升降散加减。邪气入里化热而毒热壅盛,肺失宣降,可见发热、咳吐黄痰,气促胸闷、乏力日甚,舌红苔黄等症,可用宣白承气汤、桔梗汤加减;至于寒盛伤及脾阳而腹泻或热伤气阴而气阴两虚可随证施治。疫情极期如毒热内盛,肺气郁闭,内闭外脱当用开窍醒神、固脱等救急方法。同时重视发挥中医药防治病毒性疾病毒刮作用小、减少西药后遗症和并发症的作用,坚持中西医优势互补,有效治疗了新冠状病毒感染,提高了感染人群痊愈后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取材自《中医中药,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材料二 中医对生命与疾病的认识是基于对人的观察、实践与研究,形成以人为中心的诊疗模式和理论体系。根据人体的生命信息把握健康与疾病动态变化,运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收集人体外在信息,通过综合分析、判断人体整体状态(辨证),确定相应养生保健与治疗原则和方法(论治)。中医对疫病的认识是通过人与自然时令变化的适应性与细菌、病毒侵犯人体后机体综合反映所表现的外在征象进行分析,根据病邪导致脏腑经络功能异常、气血津液失调的病变机理,综合判断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方法。无论病情处于什么阶段,注重自然界变化特点、人的身体状况与疫病的演变规律,“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调动体内抗病能力与抗细菌和抗病毒相结合,有利于早期有效干预,从而达到及时有效防治的目的。 中医学强调天人合一,特别重视自然界对人体的影响,对于流行性传染病的防治尤其重视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因素。结合天人相应、形神合一、脏腑和调理念和中医诊疗模式,在瘟疫流行时期,对易感正常人群、无明确病因而异常症状或确诊瘟疫病人均可有效防治。这也是面对新发病因不明传染性疾病,不需要明确病原体,根据时令气候变化症状和体征来诊治病人,达到有效防控疫情的目的。 中医药治疗瘟疫不是单纯与病毒对抗,而是注重驱邪与扶正并举,使邪有出路,正气得复。我们在临床运用透表解毒法治疗各种流感、感冒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疗效确切的基础上,根据中医瘟疫理论及对SARS的认识优化了中药处方,形成中药复方制剂——金柴抗病毒胶囊,是2003年被证实对冠状病毒有抑制作用的中药复方。研究显示:金柴抗病毒胶囊对冠状病毒、流感、副流感病毒等7种呼吸道病毒有抑制作用,作用机理是多方面的,有直接抗病毒作用,作用于细胞本身,提高病毒攻击后细胞膜脂质流动性,阻止病毒进一步感染;有针对病变环节抑制病毒及缓解化学物质引起的肺部炎性病变与退热作用;有机体免疫功能的整体调节作用,并可抑制炎症因子NO释放,降低由其引起的肺损伤作用等,充分显示中医药治疗的多靶点、多环节、多途径,体现中医药治疗瘟疫的整体优势。 (取材自《曹洪欣:中医对生命和疾病的认知》) 材料三 中医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分支之一,几千年来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添充、完善,形成了如今磅礴宏大、独树一帜的理论体系。2010年,习近平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作为一门古老的学问,中医能传承至今,靠的是师承教育。所谓师承,指的是以师带徒的方式,手把手传授中医知识,学生在耳濡目染下学习。中医在某种程度上不同于现代科学,尤其是在教育模式上,中医需要的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师承教育有三个阶段:传授、运用、创新。传授即传授知识,这是最基本的阶段,学生需要掌握基础入门中医理论,需学习中医理论课程,这是一个理解和背诵的过程;运用即运用知识,这是实践的过程,学生跟师亲自实践,分辨各类药草的习性作用、掌握人体的病症反应;创新是目标,中医是一门无穷无尽的学问,需要后人不断地学习、实践,再加以完善。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明确提出振兴中药计划,从战略高度对中医药进行全面系统部署,明确了当前新形势下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为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医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防治疾病的实践中创造的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医药在救治患者过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国家提出“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这是我国传统医药焕发青春的机遇,也是传承和发扬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机遇。有关部门要抓住机遇,出台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具体政策措施,为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和价值,以科学认知破除对中医药的认识误区。把中医药文化内涵的挖掘和传播与中医药专门人才的培养结合起来,使新一代中医药人才真正理解并掌握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把“仁心仁术”作为其职业成长的基本功和职业操守。 (取材自《中医作为一门古老的学问,能传承至今靠的是什么?》) 1. 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瘟疫理论创新于东汉末年,在明末清初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地丰富与发展。 B. 由于中医瘟疫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广泛应用,清代我国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C. 新发病例发热乏力、干咳或恶心多是因体内寒热毒邪错杂、损伤正气所致。 D. 中西医优势互补可有效治疗新冠状病毒感染,提高感染人群愈后生活质量。 2. 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无论病情处于什么阶段,只要注重自然界变化、身体状况与疫病的演变规律,就能有效干预。 B. 中医结合并运用天人相应、形神合一、脏腑和调理念和中医诊疗模式,有效防治了瘟疫流行。 C. 中医药治疗瘟疫注重驱邪与扶正并举,使邪有出路,正气得复,而不是单纯与病毒对抗。 D. 金柴抗病毒胶囊对流感、副流感病毒等7种呼吸道病毒有抑制作用,对冠状病毒也有抑制作用。 3. 下列不属于金柴抗病毒胶囊作用的一项是( ) A. 调节脏腑经络功能异常、气血津液 B. 提高病毒攻击后细胞膜脂质流动性 C. 缓解肺部炎性病变与退热作用 D. 降低由N0引起的肺损伤作用 4. 根据材料三,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医学事业、生命科学研究有积极推进意义。 B. 相较于现代科学,中医在教育模式上尤为不同,采用传统的师承教育模式。 C.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是传承和发扬传统中医药及其文化的重要机遇。 D. 我们既要做好中医药文化内涵的挖掘和传播,也要致力于培养中医药专门人才。 5. 结合以上三则材料,简要说明发展中医药学,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意义。 6. 中医根据人体的生命信息把握健康与疾病动态变化,运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收集人体外在信息,通过综合分析、判断人体整体状态(辩证),确定相应养生保健与治疗原则和方法(论治)。《红楼梦》中也包括中医药文化。请从书中试举出两处具体情节,分析该情节是如何体现中医养生保健或治疗方法的。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中医作为一门古老的学问,能传承至今靠的是什么?》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B 2. A 3. A 4. C 5. (1)发展中医药学的意义:①把握生命信息,调理身体,治疗疾病;②有效防控疫情,提高感染人群痊愈后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③防治流行性传染病④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2)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意义:①为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②破除对中医药的认识误区;③有助于培养新一代中医药人才。 6. 示例答案:贾府里常有聚会饮宴,喝酒的时候,特别是在冬天,都要烫热了再喝。喝冷酒对肠胃有很大害处,如果把酒烫热了再喝,一方面可以减少体内热能的消耗,另一方面又可以使酒中的刺激性物质挥发掉,减少其对肠胃的刺激,同时还可以加强酒的活血行气作用。黛玉多病,经常不思饮食,只靠补药支撑身体,宝钗劝她:“古人说:‘食谷者生。’你素日吃的竞不能添养精神气血,也不是好事。”又说:“昨儿我看你那药方上,人参肉桂觉得太多了。虽说益气补神,也不宜太热。依我说:先以平肝养胃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这些话提出了食补胜于药补、食物养身的观点,也指出了滥用补药的害处。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要做好此类型,平时应该积累易错类型及常见问题,比如判断绝对,时态有误,杂糅、遗漏、多余信息,偷换概念等等。 B项,“由于中医瘟疫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广泛应用,清代我国人口数量持续增长”错误。原文信息是“这些辩证方法对指导中医防治瘟疫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上,清代瘟疫流行超过任何时期,正是由于中医瘟疫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广泛应用,清代,我国人口数量没有因瘟疫而减少”,可见选项把“没有减少”偷换成“持续增长”,过度拔高,曲解文意。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分析近五年高考命题,语文试卷中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悄然在发生着变化。如果说之前在语句对照的层面就能做对选项,那么现在需要在读懂的基础上对信息与说理性进行甄别。因为考纲的要求已然发生了变化,所以考生在平时复习中一定要注重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不仅限于会提取筛选信息。 A项,“无论病情处于什么阶段,只要注重自然界变化、身体状况与疫病的演变规律,就能有效干预”错误。原文信息是“无论病情处于什么阶段,注重自然界变化特点、人的身体状况与疫病的演变规律,……调动体内抗病能力与抗细菌和抗病毒相结合,有利于早期有效干预,从而达到及时有效防治的目的”,可见选项遗漏了“调动体内抗病能力与抗细菌和抗病毒相结合”这一环节;另外把“有利于早期”这个表达程度的限制语丢掉了,曲解文意,夸大其词。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和分析比较的能力。说得通俗一些,就是“找”和“比”两种做法。一般说来分两步走:第一步,阅读题干和选项:要一字一句地读,找出考查的信息和设置题目的角度。然后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有重点地阅读全文,画出与选项有关的信息。第二步,比较选项和与选项有关的文中信息。必须掌握设置干扰项的方式,找准原文的关键词句,细心与题干对照。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比对:①是否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混淆;②是否偶然、必然混淆;③是否指代混淆,是否主客颠倒,是否偷换概念;④是否现实和设想混淆;⑤是否肯定和否定、主要和次要关系混淆,是否无中生有;⑥是否条件和结果、原因和结果的关系颠倒。 首先找到题干中明确的参考文段:金柴抗病毒胶囊对冠状病毒、流感、副流感病毒等7种呼吸道病毒有抑制作用,作用机理是多方面的,有直接抗病毒作用,作用于细胞本身,提高病毒攻击后细胞膜脂质流动性,阻止病毒进一步感染;有针对病变环节抑制病毒及缓解化学物质引起的肺部炎性病变与退热作用;有机体免疫功能的整体调节作用,并可抑制炎症因子NO释放,降低由其引起的肺损伤作用等,充分显示中医药治疗的多靶点、多环节、多途径,体现中医药治疗瘟疫的整体优势。 把文中信息与四个选项加以比对,发现: A项,信息在材料二的第一段“中医对疫病的认识是通过人与自然时令变化的适应性与细菌、病毒侵犯人体后机体综合反映所表现的外在征象进行分析,根据病邪导致脏腑经络功能异常、气血津液失调的病变机理,综合判断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方法”,而BCD相关信息都在材料二的最后一段,即“研究显示:金柴抗病毒胶囊”的作用里。根据结构布局即可确定答案:A项“调节脏腑经络功能异常、气血津液”不符合题干相关信息的要求,也就是说不属于金柴抗病毒胶囊的作用。 B项,源于相关文字的第一层“金柴抗病毒胶囊对冠状病毒、流感、副流感病毒等7种呼吸道病毒有抑制作用,作用机理是多方面的,有直接抗病毒作用,作用于细胞本身,提高病毒攻击后细胞膜脂质流动性,阻止病毒进一步感染”。属于金柴抗病毒胶囊的作用。 C项,相关信息源于第二层“有针对病变环节抑制病毒及缓解化学物质引起的肺部炎性病变与退热作用”。属于金柴抗病毒胶囊的作用。 D项,相关信息在第三层“有机体免疫功能的整体调节作用,并可抑制炎症因子NO释放,降低由其引起的肺损伤作用等”。属于金柴抗病毒胶囊的作用。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相关内容的概括分析能力。做这种题,通常是先整体把握文意,获取作者的观点或态度;然后对照选项在文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细致比对后判断正误即可。常见错误点和设题类型做到心中有数,表述不一致的未必就是错的,一定要深入细致分析比较,灵活理解变通思考。总之要静下心来耐心地仔细地推敲和琢磨。 C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是传承和发扬传统中医药及其文化的重要机遇”错误。原文信息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医药在救治患者过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国家提出‘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这是我国传统医药焕发青春的机遇,也是传承和发扬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机遇”,可见选项偷换了概念,文中的机遇是指国家提出“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而选项中偷换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提取、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类题目解答时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题干为“结合以上三则材料,简要说明发展中医药学,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意义”。此题包含两问,考生一定要理清,第一问“发展中医药学”的意义,第二问“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意义。 第一问,发展中医药学的意义: 答案①把握生命信息,调理身体,治疗疾病,源自材料二“中医对生命与疾病的认识是基于对人的观察、实践与研究,形成以人为中心的诊疗模式和理论体系。根据人体的生命信息把握健康与疾病动态变化,运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收集人体外在信息,通过综合分析、判断人体整体状态(辨证),确定相应养生保健与治疗原则和方法(论治)”。 答案②有效防控疫情,提高感染人群痊愈后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源自材料一 “同时重视发挥中医药防治病毒性疾病毒刮作用小、减少西药后遗症和并发症的作用,坚持中西医优势互补,有效治疗了新冠状病毒感染,提高了感染人群痊愈后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答案③防治流行性传染病,源自材料一开头部分“这些辩证方法对指导中医防治瘟疫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上,清代瘟疫流行超过任何时期,正是由于中医瘟疫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广泛应用,清代,我国人口数量没有因瘟疫而减少。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乙脑、流脑、出血热、SARS、甲流等流行传染性疾病防治中,中医药发挥了应有作用,许多有效方法至今在临床广泛应用。在中国内地SARS发病最严重,然而治疗效果最好,死亡率远低于平均死亡率,这得益于国家推进中医药作用的发挥”。 答案④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源自材料三开头“中医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分支之一,几千年来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添充、完善,形成了如今磅礴宏大、独树一帜的理论体系。2010年,习近平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第二问,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意义: 根据材料三最后一段“有关部门要抓住机遇,出台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具体政策措施,为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得出答案:①为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根据材料三最后一段“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和价值,以科学认知破除对中医药的认识误区”得出答案; ②破除对中医药的认识误区。 根据材料三最后一段“把中医药文化内涵的挖掘和传播与中医药专门人才的培养结合起来,使新一代中医药人才真正理解并掌握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把“仁心仁术”作为其职业成长的基本功和职业操守”得出答案:③有助于培养新一代中医药人才。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本及名著阅读能力。属于综合性考查,既然熟悉相关文段,又要了解相关的经典作品《红楼梦》的内容、情节、人物等。题干为:中医根据人体的生命信息把握健康与疾病动态变化,运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收集人体外在信息,通过综合分析、判断人体整体状态(辩证),确定相应养生保健与治疗原则和方法(论治)。《红楼梦》中也包括中医药文化。请从书中试举出两处具体情节,分析该情节是如何体现中医养生保健或治疗方法的。著阅读考查,考点大多落在主要人物、重要情节和主题理解上,能力层级多为“识记”。理解时要结合作品具体的情节、人物性格以及作品的主题、情节、环境等。平时一定要熟读名著,对于大纲要求的篇目,有时间时反复读,只有熟到一定的程度,类似题目才能应对自如。另外,课下可以多读一些名著,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古代医生是怎样给达官贵人看病的?曹雪芹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生动的画面。胡君荣医生给尤二姐看病,是只能切诊,而不能望诊的,看病时病人只露出手臂。胡君荣说:“医生要大胆,须得请奶奶将金面略露一露,医生观看气色,方敢下药。”尤二姐的丈夫无法,只得命丫鬟将帐子掀起一缝,尤二姐才露出脸来。一个男医生,给贾府的妾看病尚且如此,那么给皇帝的妃子、贵人、公主看病,就更严格了。王熙凤的女儿巧姐病了,是天花。这忙坏了整个贾府,“正乱着请大夫诊脉……一面打扫房屋,供奉‘痘疹娘娘’;一面传与家人忌煎炒等物;一面命平儿打点铺盖衣服与贾琏隔房;一面又拿大红尺头给奶子丫头亲近人等裁衣裳。外面打扫净室,款留两位医生,轮流斟酌诊脉下药”。在古代,人们患传染病的时候,是怎样预防、隔离、护理的,十分形象地展示在了我们面前。从《红楼梦》人物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中医和中药知识在民间的普及。史湘云对丫鬟翠缕纵论阴阳,很有见地,阐述阴阳是天地之道,阴阳可以解释一切。薛宝钗的医药学知识,更是令人叹服,她了解很多中药,懂得很多医理,当妈妈(薛姨妈)因儿媳金桂吵闹撒泼而肝气上逆、左胁疼痛时,先叫人去买了几钱钩藤来,浓浓地煎了一碗,给她母亲吃了,又和香菱给薛姨妈捶腿揉胸,薛姨妈睡了一觉,肝气也渐渐平复了。《红楼梦》的博大精深,使全世界各行各业的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建立起一门“红学”。“红学”也可以称为“宏学”,即天地间至大至深的学问。毫无疑问,医学应该是红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医学家研究《红楼梦》,因为有新的角度和视野,可发掘出《红楼梦》中未曾发掘的东西,提出新的见解,丰富红学研究的内容。 【点睛】中医药学既是一门独具特色的科学技术,又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必然影响到社会、生活、学术的方方面面,也深入到文学作品中。古代优秀的文学家大都了解、熟悉中医药学,有的甚至对这门学问有深刻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曹雪芹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这在他的《红楼梦》中有充分的表现。 《红楼梦》是盖世无双的文学巨著,它以一个世家大族的盛衰,再现了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人生诸相,里面涉及的中医药学内容,可以说俯拾皆是。据统计,120 回的《红楼梦》(后40 回为高鹗续书),细致描写或明显涉及疾病与医药的就有66 回,占55%。里面有医药卫生知识290 多处,5 万余字,使用医学术语161 条,描写的病例114 种,中医病案13 个,方剂45 个,中药125 种。一部小说中包含如此丰富的医药知识,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也不奇怪,因为在那“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特定环境中,主子们个个“安富养荣,钟鸣鼎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起码的锻炼,以致身体孱弱,弱不禁风,疾病也就接踵而来。另一方面,在温情脉脉的封建家庭关系面纱的遮掩下,充满着兄弟、婆媳、妻妾、嫡庶之间的矛盾,为了一己的利益,互相猜忌仇恨,勾心斗角,“一个个不像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这种强烈的精神因素,也是重要的致病原因。在中医病因学中,讲究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也就是精神因素或心理因素。这样看来,在那尔虞我诈的倾轧中,多灾多病也就不奇怪了。可以这样说,《红楼梦》若去掉疾病和医药学内容,就不成为《红楼梦》了;《红楼梦》又因为这些疾病和医药学内容而增色不少,加上其他各个学科的内容,成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
|
录入时间:2021-02-15 10:28: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