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猝死诱因》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1月27日,年仅35岁的台湾地区艺人高以翔因录制《追我吧》,突然昏厥,心跳骤停,之后抢救无效,遗憾离世。医院最终宣布高以翔为“心源性猝死”。 今年立冬后,宁波的雨似乎就没停过。到了深夜,让人愈发感觉潮湿阴冷。11月26日晚,高以翔参加的《追我吧》最新一期节目就在宁波录制。节目录制是从早上8:30开始,一直到27日凌晨1:47左右高以翔倒地晕倒,已录制了超过17个小时。 从医学角度来看,在猝死多发的寒冷季节,让普通人在深夜、室外进行跑、跳,甚至攀爬高楼等高强度体育项目,危险性极大。如果是长期劳累、作息不规律的艺人,在此类节目录制中,更容易出现意外。有医学专业人士气愤地表示,这个节目凑齐了低温、熬夜、剧烈运动这“猝死三件套”。 有目击者称,高以翔晕倒后坐在花坛上休息,随后休克,人在花坛上停留了起码半小时。医护人员未在15分钟内抵达,到场后做了十几分钟的心肺复苏才让高以翔恢复心跳。等到病人终于送到医院时,已是凌晨2:30。爆料人称,此时高以翔的瞳孔已经“放大到边缘”。 (选自《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11月27日,有删改) 材料二: 过度劳累、长期熬夜、过度运动等,都是心源性猝死的诱因。在我国,每年有55万人心源性猝死,平均1分钟1条命。在工作节奏快到前所未有的今天,过劳而死,是悬在每个人头顶的利剑,并非单独一个行业、一个地区的问题。 猝无是无法从体检报告中提前看出来的,更何况,很多人连每年一次体检都做不到。但是,我们虽无法预测,却有办法可挽救——及时使用“AED”(自动除颤仪)。 室颤,即“心脏因为心室的心脏电传导系统问题,造成心宣无效颤动,无法榆送血液,心博停止进而失去意识及脉搏。" 4分钟内消除室颤,就可以争取到50%的生存率,这就是“黄全4分钟”。有了“AED”,即使不是在医院、周围没有医生,路人也可以用它救人。 月初,台球小将“斯诺克之星”潘正潮在跑步时猝死,年仅18岁。博主急诊夜鹰遗憾道:“‘在场教练立即将他送往医院’,如果是‘在场教练立刻开始心肺夏苏,有人拿来附近的“AED”使用,除颤之后,他心脏复跳’就好了。” (选自《新周刊》2019年11月27日) 材料三: 央视新闻报道,2015年,北京唐医生在美国成功抢救了一名游客。唐医生回忆:“当时老太太呼吸停止,我开始做胸外按压。美国公园到处都有“AED”(自动除颤仪),很快就有人拿“AED”来……”博主急救科普人从舟山飞回北京,被安检告知,不许携带“AED”上飞机。安检的理由是:“你没有带医师证,就不能证明你是医生,你就不能使用这个东西。”注意,“AED”不是医生专用,它本来就是设计给普通人急救用的,因为操作简单,被称为“傻瓜急救机”。“AED”普及的初衷,就是跟死神抢时间,面对倒在地上人事不知的患者,没有那么多恰好带了医师证的医生路过。 新京报报道,我国在公共场所配备“AED”,始于2006年,北京首都机场装了11台。到今年3月,北京市一共约150台,其中机场70台。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过劳、猝死,如今,公共场所每十万人口拥有394台“AED”,在美国则是317台。而每年心源性猝死人数居全球首位的中国,公共场所每十万人口仅有0.2台“AED”。 今年十月,北京大兴机场装了40台“AED”,但很多旅客并不知道它是做什么用的。为此,有人建议将“AED”英文缩写改为中文,但在急救知识大片盲区的现下,这可能只是杯水车薪。学校、企业,每年都有数不清的各种培训,但最能救命的急救这门课,偏偏没几个人上过。人们宁愿寄望于掐人中、拧大腿,也不愿意多花点时间和耐心,去了解“AED”是什么。 (选自《新周刊》2019年11月27日) 1. 依据文意,下列不属于高以翔猝死原因的一项是( ) A. 录制时间过长,运动过于剧烈。 B. 录制时天气寒冷且又是在深夜。 C. 事发后没及时使用自动除颤仪。 D. 抢救时错失了“黄金4分钟”。 2.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AED”是专门设计给普通人急救用的,所以被称为“傻瓜急救机”,它可以帮助患者跟死神抢时间。 B. 参加急救培训的人少,急救知识存在大片盲区,是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人数居世界首位的根本原因。 C. “AED”可以为在没有医生情况下的患者争取到更大的生存机会,但我国每十万人口的配备比还很低。 D. 心源性猝死诱因较多,也很难有效地加以预防。一旦心室无法输送血液,人就会因心博停止而死亡。 3. 综合三则材料,说说如何有效规避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心源性猝死诱因》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C 2. D 3. (1)要注意保暖,注意休息,不能做剧烈运动; (2)定期体检,提早做好预防; (3)学会使用“AED”(自动除颤仪),争取“黄全4分钟”; (4)要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 【解析】 【1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关于高以翔猝死的原因的在材料一中,为“有医学专业人士气愤地表示,这个节目凑齐了低温、熬夜、剧烈运动这“猝死三件套”“人在花坛上停留了起码半小时。医护人员未在15分钟内抵达,到场后做了十几分钟的心肺复苏才让高以翔恢复心跳”,主要原因就是ABD三项中的内容,C项内容没有涉及到。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题干的表述一般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A项,“‘AED’是专门设计给普通人急救用的”,所以被称为‘傻瓜急救机’”强加因果,原文是说“因为操作简单,被称为‘傻瓜急救机’”。 B项,“是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人数居世界首位的根本原因”强加因果,文章中只是阐述了一种现象,“但在急救知识大片盲区的现下,这可能只是杯水车薪。学校、企业,每年都有数不清的各种培训,但最能救命的急救这门课,偏偏没几个人上过”,没有说明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C相,“但我国每十万人口的配备比还很低”混淆范围,原文是“公共场所每十万人口仅有0.2台‘AED’”。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域,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题干要求分析如何有效规避心源性猝死的风险,解答此题要根据材料中介绍的心源性猝死的原因去分析,同时注意介绍的一些成功的案例会存在的问题,成功的地方坚持,存在的问题要避免。如材料一中介绍高以翔猝死的原因有过度劳累、长期熬夜、过度运动等,那么规避的方法就要注意保暖,注意休息,不能做剧烈运动;材料一种还讲到,高以翔猝死的原因还因为抢救不及时,没有有效地抓住“黄全4分钟”抢救时间。还有材料二中讲到的台球小将“斯诺克之星”潘正潮在跑步时猝死的时间,都告诉人们,要学会使用“AED”(自动除颤仪),争取“黄全4分钟”;材料三重点介绍了人们还不知道什么是“AED”(自动除颤仪),怎么使用“AED”(自动除颤仪),这就告诉人们要要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就要去粗取精。基本要点有二:一是切块法,即在锁定与答案有关信息句段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包围圈,将目光锁定在一段或几段中的某一“块”。可以依据写作的角度切块,也可以依据内容上的关键词切块,还可以依据语句上的连接词(关联词、序数词、插入语、介词等)切块。二是抽条法,即在锁定“块”的基础上,分出“条”来抽取答案信息,然后再提炼概括。有时候与答案有关的信息并不是集中在某一“块”,而是分布在全文的各部分,这就要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点面结合,逐一摘取,避免遗漏。瞄准目标。目标语句使指代表有用信息的语句,它不一定就是文章的段落或全篇的核心语句或精要语句。瞄准目标语句,依题干要求进行提取和整合是迅速、准确地解决问题的关键。 |
|
录入时间:2021-02-15 10:29: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