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通为——从传统经典看中华文化的特点·王蒙》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华文化很注重中庸之道。国家太大,治理需要依靠精英,这样的精英有一个特点,在孔子那里就是讲求“中庸”。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我称之为中庸理性主义,既不要过于峻急,也不要过于迟缓,应当恰到好处,掌握分寸,留有余地。《论语》最大的特点就是恰如其分。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鄙弃不义得来的富贵,但他只是说“如浮云”,像浮云那样一晃而过,并没有说其他丑恶的词,这体现了孔子语言的分寸感。在孟子的时代,认为精英就当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庄子是从另外的角度说的,他强调有至人、有真人。 ②中华文化很早就提出“化”的观点,《周易》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什么事情碰到钉子,无计可施了,这就是“穷”,穷就要变,变了才有出路,才可维持下来。到了庄子的时代,更喜欢用的字是“化”——与时俱化。“化”与“变”相比,有些悄悄发生变化的意思。所以,千万不要以为中华文化讲仁义道德、一和同、天下定于一、吾道一以贯之,似乎很呆板。其实中华文化一点儿都不呆板,比如中国人承认有多种多样的选择性。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如果我没有条件,我就把自己管好了,如果我有条件了,我就为天下百姓与君王效劳。孙子说:“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充分理解战争的人,永远不会让自己变成殉葬者。孟子评价孔子,说他是“圣之时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孔子生活的时代千变万化,民不聊生,国无宁日,孔子如果不随时调整自己,把握分寸的话,他早就灭亡了。 ③在中国,不同的思想理论可以想办法走通。老庄主张以退为进、以弱胜强、以无胜有。老子甚至主张,柔弱是生命的特色,坚强是死亡的特色。当然,这个说法我们是存疑的。但从侧面说明,中华文化从来都不是僵硬的文化。20世纪后半期,当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进入改革的时候,西方的一些政要,比如撒切尔夫人、基辛格等人都对某些国家的改革不看好,而上述这些人却说,改革唯一可能成功的是中国,原因之一是中国有独特的文化,该坚持的继续坚持,该改革的就改革,化之于无形。全世界能够迈开这么大步子进行改革开放而又保持稳定局面的,只有中国。我们当然不能无原则地自我吹捧,但中华文化适应调整、变化的能力,统筹兼顾、面面俱到的能力,世界上罕有其匹,这也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特点。 ④如今,我们更可以在中华文化传统和资源的基础上,按照当下中国和世界发展的时势,推动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我们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建设我们美好的生活,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选自王蒙《道通为——从传统经典看中华文化的特点》,有删节)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说明孔子的价值观是鄙弃富贵的。 B. 《周易》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说明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善于变化,变了才有出路,才可维持下来。 C. 因为中华文化适应调整、变化的能力,统筹兼顾、面面俱到的能力,世界上罕有其匹,所以中国的改革可以获得成功。 D. 我们可以在中华文化传统和资源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推动我们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阐释了中华文化之中庸之道与穷通变化的特点,①段论述中庸之道,②③段论述穷通变化的特点,④段展望未来,体现我们的文化自信。 B. 作者引用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证明了《论语》最大的特点就是恰如其分。 C. 第二段采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手法,突出了中华文化“穷通变化”文化优越性。 D. 第二段孙子“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是中华文化穷通变化的特点的有力证据。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孟子的时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是坚持原则的人,并不符合中庸之道。 B. 庄子、孙子、孟子、孔子,虽学派不同,但都有穷通变化的思想。 C. 作者不赞同老子“柔弱是生命的特色,坚强是死亡的特色”的说法,但是认为它能从侧面说明,中华文化从来都不是僵硬的文化。 D. 中国有独特的文化,该坚持的继续坚持,该改革的就改革,化之于无形,撒切尔夫人、基辛格等人认为改革唯一可能成功的是中国。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道通为——从传统经典看中华文化的特点·王蒙》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D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 A项,“鄙弃富贵的”错。原文是“他鄙弃不义得来的富贵”,有修饰语“不义得来”。 B项,原文是“什么事情碰到钉子,无计可施了,这就是‘穷’,穷就要变,变了才有出路,才可维持下来。”原文有前提“什么事情碰到钉子,无计可施了”。 C项,原文是“改革唯一可能成功的是中国,原因之一是中国有独特的文化,该坚持的继续坚持,该改革的就改革,化之于无形……但中华文化适应调整、变化的能力,统筹兼顾、面面俱到的能力,世界上罕有其匹,这也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特点”,原文有“原因之一”。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C项,“对比论证的手法”错,第二段采用的是举例论证,没有对比论证。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A项,“并不符合中庸之道”错,文中表示这样的人正是精英,正是中庸的表现。 故选A。 【点睛】解答论述类文本的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 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
|
录入时间:2021-02-16 09:2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