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无愧的暮年·张承志》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愧的暮年

张承志

翁独健先生是一位学者,但他作为学者的一生也许是悲剧。我认识的翁先生是一位老人;他作为一位老人却拥有着无愧的暮年

翁先生个人的著述不算多。除了他在哈佛留学期间用英文写作的《元史<爱薛传>研究》之外,论文很少。翁先生的论文几乎都发表于四十年代末期,那以后,先是繁重的教育工作,再是繁重的学术组织工作——吞没了他的精力和健康,也吞没了他作为一位学者应有的著作。

自从1978年我考上他的研究生以来,我和同学们不知多少次表示愿做助手,愿为先生留下一本传世之作竭尽全力。但是他总是微微地摇摇头,默默地吸着他的烟斗。他那神态使我内心感到一种震惊,我觉得他似乎看透了一切:包括我们的热心,包括学术著作本身。

我觉得他的那种神态平衡着我的年轻好胜的冲动。但我毕竟是我。1983年我在日本东洋文库进行东北亚历史研究时,我曾向一些极其著名的日本教授谈到翁先生是我的导师。但他们的问话使我终生难忘,他们说:“哦,是吗?我怎么不知道您的老师,他有什么著作?”

我觉得自尊心受了重重的伤害。著作,著作就是一切!我简直是在咬牙切齿地这样想着、写着。

但翁先生仍然默默地噙着他的大烟斗。在他那残破而昏暗的室内,时间在无言中流逝。暗淡的光线映着他的脸,我觉得那脸上现出了一种坚毅。

先生不著作。

然而,在他殚精竭虑的领导下,中华书局点校本《元史》已经饮誉海内外。伊儿汗——(波斯)史料《世界征服者史》和《史集》的汉译本已经在我国出版。内蒙古学者对元代另一巨著《元典章》元刊本的点校已经开始。基本史料整理,骨干队伍建设,都已经初现规模。翁先生一贯坚持的思想已经在我国蒙元史研究界日益清晰地成为现实。

我曾经陪着翁先生和外国学者谈话。他握着烟斗,用英语和他们慢声闲谈。但只要听到书名和论文的题目,他马上打断谈话,当场要求把那名字写在纸上,然后仔细问清内容。这时他的小外孙女领着一个同学进来了,他们大概刚上初中,做不出一道英文作业题。翁先生抽出他数不清的词典中的一本,他给那两个小孩讲解时的神情和主持学术会议完全一样。小姑娘走了,我看见翁先生脸上有一丝快意,也看见外宾脸上浮着的惊讶。

翁先生晚年慎于署名著述的态度近于神秘。

无论是我们同学,或是学术界一些同志,往往在自己的论文末尾注明“在翁独健先生指导下”之类的话。这并非恭维,因为翁先生确实细致地关心着他知道的每篇文章。但翁先生一视同仁,一律大笔一挥划掉那句话,他划掉那句话时的神态简直使我无法理解。

但是,在告别遗体时,我看到数不尽的学者、前地下党员、工人都在恸哭,为一位哈佛大学博士、燕京大学代理校长、中国蒙古史学会理事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亚文化研究协会副主席失声恸哭时,我突然想:

著作真的就是一切吗?

也许,有的青年在他人生的途中需要一位老师。常常是,有幸遭逢的一席话甚至一句话就能推动人生的一次飞跃,“导师”的意义就在于此。

我在翁先生面前肆无忌惮。我激烈地咒天怨地。我发泄地攻击批评。我发现了一条新史料欣喜若狂絮絮不休。翁先生总是端着他的大烟斗,心平气和地听着,即使插上几句也全是商量口吻。我特别兴奋的一次是在《文史》上发表了关于天山硇砂的文章之后,那一次我对先生说,不管怎样我总算搞出了一篇肯定是正确的文章,因为我利用的不只是史料而且利用了地质资料馆的“物证”。翁先生听着,不加批评,表情也很淡然。但是后来,我胡扯中说一句:

“日本有个古代雅利安博物馆——”

翁先生问:“什么?”

我愚蠢地又说:“古代‘窝、利、安、特’博物馆。古代雅利安——”

翁先生怀疑地望望我。他指指书架说:“那本字典。”

翁先生用他那本我也有的《日本外来语辞典》查了我那个“窝利安特雅利安”——

Orient,东方。

我挨了整整一个小时训斥。翁先生在那一小时里的严厉、忿忿不满的神情至今像是还在剥着我的皮肉。

在学问上,我是翁先生的不肖之徒。记得1979年年初,我终于没有瞒住、而让翁先生读了我的第一篇小说以后,我使劲解释说,写着玩儿的,休息时写的,我不会耽误功课;而翁先生沉吟了一下,说道:

“你会成为一个作家。”

他的口气中没有一丝不同意。我觉得他这个人没有一丝干涉学生,干涉别人的选择的习惯。

我虽然年龄尚小却禁不住地总在想暮年,也许是先生的暮年给我的印象太深了。

是的,生命易老,人终有暮年,更重要的应该是暮年的无愧。

能有一个像翁先生那样的暮年,是件很难的事,也是件辉煌的事。

(有删改)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结尾相互呼应,照应标题;“无愧”和“辉煌”两个词语,表达出作者对恩师无限的敬仰与赞美。

B. 文章叙述翁先生和外国学者谈话这一段文字,运用了细节描写、侧面烘托,表现了翁先生对学术严谨、认真的态度。

C. 文章以“我”在翁先生面前的肆无忌惮与先生总是心平气和地聆听形成对比,主要为了反衬出“我”的浮躁、不踏实。

D. 文章语言通俗浅显、简洁明快,多用短句,如“但我毕竟是我”“先生不著作”“生命易老”等,这样的表述节奏感强。

2. 对“翁先生晚年不著述”一事,作者内心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本分析。

3. 如何理解“一位老人却拥有着无愧的暮年”这句话?请结合文本分析。

下载Word版试题
《无愧的暮年·张承志》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①震惊不解。我们热心地劝翁先生留一本传世之作,但先生总是沉默不语;②痛苦(激愤)。在日本谈及翁先生,因先生无著作不被日本著名教授所知,此事让“我”自尊心受创;③致敬感念(理解)。翁先生去世后,看到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前往悼念,失声恸哭,“我”终于理解了先生。   

3. ①(无愧的暮年)晚年从事学术组织和领导工作,为他人搭建学术平台。②晚年从事教育工作,用专业严谨的态度,不慕名利的精神感染着后辈学者。③饱含着作者对翁先生的崇敬、爱戴和感激。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C项,“主要为了反衬出‘我’的浮躁、不踏实”错,主次颠倒,写“我”是为了表现翁先生。文章以“我”在翁先生面前的肆无忌惮与先生总是心平气和的聆听形成对比,主要是为了反衬先生的平和、稳重。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梳理文本结构,筛选并概括主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按照一定线索梳理情节,在不同层次中找出与题干有关的语句,然后用准确的词语进行概括,注意要有例子进行证明。题目是,对“翁先生晚年不著述”一事,作者内心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本分析。

结合“自从1978年我考上他的研究生以来,我和同学们不知多少次表示愿做助手,愿为先生留下一本传世之作竭尽全力。但是他总是微微地摇摇头,默默地吸着他的烟斗。他那神态使我内心感到一种震惊,我觉得他似乎看透了一切:包括我们的热心,包括学术著作本身”可概括出“震惊不解”;

结合“1983年我在日本东洋文库进行东北亚历史研究时,我曾向一些极其著名的日本教授谈到翁先生是我的导师。但他们的问话使我终生难忘,他们说:‘哦,是吗?我怎么不知道您的老师,他有什么著作?’我觉得自尊心受了重重的伤害。著作,著作就是一切!我简直是在咬牙切齿地这样想着、写着”可概括出“痛苦”;

结合“在告别遗体时,我看到数不尽的学者、前地下党员、工人都在恸哭……我突然想:

著作真的就是一切吗?也许,有的青年在他人生的途中需要一位老师。常常是,有幸遭逢的一席话甚至一句话就能推动人生的一次飞跃,‘导师’的意义就在于此”可概括出“致敬感念”。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语句含义及分析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找出语句中的关键词,结合全文内容理解其具体内涵,并通过这个句子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题目是,如何理解“一位老人却拥有着无愧的暮年”这句话?请结合文本分析。本题关键词是“无愧”。考生要从文中找出翁先生“暮年”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这个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从而理解“无愧”的具体含义。

结合“然而,在他殚精竭虑的领导下,中华书局点校本《元史》已经饮誉海内外……基本史料整理,骨干队伍建设,都已经初现规模”,可概括出“晚年从事学术组织和领导工作,为他人搭建学术平台”;

结合“我和同学们不知多少次表示愿做助手,愿为先生留下一本传世之作竭尽全力。但是他总是微微地摇摇头,默默地吸着他的烟斗”“我挨了整整一个小时训斥。翁先生在那一小时里的严厉、忿忿不满的神情至今像是还在剥着我的皮肉”“也许,有的青年在他人生的途中需要一位老师。常常是,有幸遭逢的一席话甚至一句话就能推动人生的一次飞跃,‘导师’的意义就在于此”,可概括出“晚年从事教育工作,用专业严谨的态度,不慕名利的精神感染着后辈学者”;

结合结尾“我虽然年龄尚小却禁不住地总在想暮年,也许是先生的暮年给我的印象太深了。

是的,生命易老,人终有暮年,更重要的应该是暮年的无愧。能有一个像翁先生那样的暮年,是件很难的事,也是件辉煌的事”,“无愧”一词饱含着作者对翁先生的崇敬、爱戴和感激。

【点睛】句子含意题的审题答题规范指导

1.审题

做句子含意题前要审清以下几点:

①位置特点(文首、文中、文尾,段首、段中、段尾)。②相邻句。③句内关键词语。④句内结构层次(单句、复句等)。⑤句子表达特点(有无用修辞手法及表现手法等)。

2.答题

句子含意题答题没有固定模式。一般说来,先说表层含意,再说深层含意;先说句内含意,再说句外含意;先说关键词语的含义,再说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和感情。

另外,针对不同的句子特点采取不同的答法。如较抽象概括的句子具体化;生动具体的句子概括抽象化;表达有特点的句子还原化;结构复杂的长句切分成几层,分层解说。

还有,答题点可与句子结构、层次对应起来,如是并列、递进关系,应写出两个要点;如是偏正关系,千万不要丢掉“偏”的要点。

在对句子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分析时,有时句子中包含着的情感要点不能忽视。

录入时间:2021-02-16 09:2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