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阳光下读诗·林文月》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阳光下读诗

林文月

这本书在膝盖上,沉甸甸的,颇有些分量。

长雨过后忽睛。这样的晴天,不晒晒阳光太可惜,但仅晒阳光又未免无聊,遂自书架上顺手取了一本书走到阳台来。这一本沉甸甸朱红色布纹精装书,便是如此颜有分量地落在膝盖上的。

这是一本英国近代汉学家亚瑟·威利的中诗英译本。想起来自觉有些腼腆。这本书买来已经年余,但要做的事很多,要读的书也很多,终于没有轮及读这一本书。

记得是一个夏天的夜晚,饭后开车,经过那一条衡,被辉煌又含蓄的灯光吸引而驻车走进去的是一家旧书店。灯黄黄的,明亮却单调。店面意外的宽敞深奥。前面卖些月历、本子、卡片类文具,后面的旧书籍倒是整理得有条不紊。我随便浏览过去,在与东方相关的一隅停步细观。其实,与东方相关之书籍并不多,在少之又少中,这本威利的英译诗集,反而很快地吸引了我的注意。

这诗集是第二版,印制时间在一九四一年,初版则是一九一九年。当然比不得宋版明版善本书,不过也已经逾越半世纪。倘换为人,合当是风霜在颜,萧疏鬓斑,看尽世态炎凉的年纪了。只因为书不言语,静静地伏卧膝上,任我翻弄。

我在春风微寒的阳光下翻弄一本美国学者翻译的中国诗集。阳光自背后照射,令我感觉腰背之际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暖舒适。

威利的序言并不长,只简单说明中国古典诗与英诗在内蕴与技巧方面的异同。在序言的前段,威利说到译诗之难。西方的读者们或者会好奇,中国诗讲究协韵吗?有的。但他翻译时,衡量形式与内容,避免顾此失彼而放弃了韵的问题。于末端,他则又提及此书的面世,恐将引起一些争议,但他自信尚不至于误导读者。

我看见威利的微笑在那里出现,朦胧但坚定。

在七十年前,或者八十年前,一位生于英国,长于英国,从未到过东方而热爱东方文化的学者,将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贡献给东方文学的译介。而今,我坐在阳光之下,阅读一本英译的中国古典诗集,遂经由一位英国文士的译文,再去溯源一些熟悉的以及不甚熟悉的古诗。感觉有些复杂而奇妙。

其实,第一次接触威利的译著是二十余年前,当时正译着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威利的译本给了我另一个观察原著的视角。他的翻译未必十分忠实,有些部分删节了,有些文字修改了原著的缠绕,但译文十分典雅优美,相信西方的读者会被那本书导引进入神妙的东方文学世界。我后来又有了一本美国学者塞登史帝克的英译本《源氏物语》。那本评著颇为忠实,对我自己的译事十分有助益,然而,字里行间似乎欠缺了一些什么。也许是品味罢,或者是风格。可见得忠实正确,大概不是翻译的全部。

忽闻得鸟鸣啁啾。侧首从栏杆望过去,近处大树的繁枝已有万点新绿,一群不知名的蓝色小鸟正穿梭新绿万点之间。山谷向远方倾斜迤逦,高低深浅不同的树姿和树色也一径流宕至远方,在春日阳光下,仿佛到处跃动着;而那更远处的海港,水映着光,反而像透明的镜面,文风不动。

如果从海港驶出大海,一径航行,与哥伦布相反的方向,大约精疲力竭后,可以抵达威利的故乡罢?不过,读其人之书,也未必非要追寻其人的踪迹不可。有人诵读杜甫、白居易或苏东坡,使发愿追其一生遗迹。但会看到什么呢?多系一些后世人庸俗的附会罢了。威利聪明,或者可以说浪漫。他宁愿保存文字里美好的东方印象,足不离英国土地一步,他的日本,遂永选是紫式部笔下的日本,他的中国,也应该就是像这本译诗集中的中国罢。

(选自《林文月经典散文》,有删改)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不写“阳光”,也不写“读诗”,却从一本书写起,是为了凸显这本诗集的主体地位,表现它的厚重有分量。

B. 作者以人喻书,把这本诗集比作饱经风霜的老人,巧妙独特,意在说明这本诗集出版的年代久远,沧桑厚重,表达自己对这本书作者的敬重之情。

C. 作者把威利译著的《源氏物语》与美国学者塞登史帝克的译本进行对比,说明最好的译著不能忠实,而是要有自己的加工修改。

D. 文章倒数第二段,由书转为对周围环境的描写,清新优美,表明自己心境的轻松惬意,思绪飘远,引出下文对诗集作者的怀想。

2. 作者为何会说威利的微笑是“朦胧但坚定”的?

3. 文章题目为“阳光下读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读到了什么?

下载Word版试题
《阳光下读诗·林文月》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朦胧是因为:

①由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译诗非常困难。②他翻译时,衡量形式与内容,避免顾此失彼而放弃了韵的问题。③此书的面世,恐将引起一些争议。

坚定是因为:①他自信自己的译作不会导读者。②他生长在英国,从未到过东方,却将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贡献给东方文学的译介。   

3. ①作者首先读到的应是英国近代汉学家亚瑟·威利的中诗英译本。②作者读出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暖舒适。③作者读出威利的作为一位译者朦胧和坚定。④作者读出了另一个观察原著的视角。⑤作者读出了翻译并不限于忠实正确,还要有译者的品味和风格。⑥作者读出了读书未必追寻作者的踪迹,只保留文字里的美好印象即可。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能力。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样的硬伤即可。

C项,“说明最好的译著不能忠实,而是要有自己的加工修改”,理解错误。原文说“可见得忠实正确,大概不是翻译的全部”,“忠实正确”不是“全部”,并没有否定忠实正确。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重点语句含义的能力。把握文中重点语句的准确含义,其中包括分析句子本身的意思,句子的深层含义,体味句子的言外之意。“句不离篇”是理解句意的原则,也是准确理解句意的切入点。在理解具体的句子时应结合句子所处的具体环境灵活运用,要看句子所在的语段,注意与此相邻的上下句和与之对应的解说句,抓住相邻句,挖掘隐含信息,这样去体味、推敲句子才能做出正确合理的解释。

本题,这个句子的关键词是“朦胧”和“坚定”,把握住这两个词就能把握住句子的含义了。我们需要到上下文去寻找。

上文,“在序言的前段,威利说到译诗之难”“但他翻译时,衡量形式与内容,避免顾此失彼而放弃了韵的问题”“于末端,他则又提及此书的面世,恐将引起一些争议”这些都是他在翻译的时候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思考,这些东西都是朦胧的,答题的时候根据这些进行概括即可。

上文中的“但他自信尚不至于误导读者”,下文中的“在七十年前,或者八十年前,一位生于英国,长于英国,从未到过东方而热爱东方文化的学者,将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贡献给东方文学的译介”,都可以理解成他的坚定。答题时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这类题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就是标题的字面含义,深层含义就是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从表层含义上来看,作者首先读到的应是英国近代汉学家亚瑟·威利的中诗英译本。

从深层含义上看,作者读到了很多东西。

“我在春风微寒的阳光下翻弄一本美国学者翻译的中国诗集。阳光自背后照射,令我感觉腰背之际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暖舒适”,此处可以见得,作者读出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暖舒适。

“我看见威利的微笑在那里出现,朦胧但坚定”,由此,作者读出威利的作为一位译者朦胧和坚定。

“威利的译本给了我另一个观察原著的视角”,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读出了另一个观察原著的视角。

“也许是品味罢,或者是风格。可见得忠实正确,大概不是翻译的全部”,由此,作者读出了翻译并不限于忠实正确,还要有译者的品味和风格。

“不过,读其人之书,也未必非要追寻其人的踪迹不可”“他宁愿保存文字里美好的东方印象”,由此,作者读出了读书未必追寻作者的踪迹,只保留文字里的美好印象即可。

【点睛】散文鉴赏方法

1、整体入手,理清文章脉络。材料丰富,思路灵活是散文的主要特点之一,阅读时一定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驾驭文章,体察作者寄寓其中的意,倾注其中的情。

2、了解背景,透视创作历程。作品是社会的折射,内容是背景的产物。有不少散文的创作,往往受环境的影响。因此,了解文章的相关背景,是阅读鉴赏散文的一把钥匙。

3、借助想象,体察作者情感。散文属于文学范畴,阅读散文必须发挥联想和想象,结合个人生活体验,和作者情感发生强烈共鸣。

4、辨识手法,找准突破口。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的主要表现手法之一,托物言志类散文也多次高考试题中。

5、明确技巧,提高答题效率。阅读散文,掌握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可以提高阅读效率,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常见的有:①比喻。②反衬。③对比。④象征。⑤排比。⑥变换人称。

6、瞻前顾后,分析句段关系。阅读散文时还要瞻前顾后,注意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前后勾连。

录入时间:2021-02-16 09:31:50